《智空和尚讲禅》∵序
禅,妙不可言(1)
序∵
禅,妙不可言∵
释智空∵
禅宗,以它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它大量生动的传说和奇异精妙的禅语,以它对东方文化长期的深刻影响和对当今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成了一个深邃、广袤的禅的世界。∵
在这个禅的世界里,时而花红柳绿,鼻竖眼横,极为普通,极为平常。时而海底红尘,火中白雪,奇特怪诞,令人惊疑。禅玄远而贴近,平实而空灵,难以捉摸,不可思议,充满了难解之谜,越是难解,越叫人着迷!∵
禅对千万人的心灵亲切呼唤:归来吧!别迷途忘返,快回到自身的安宁的家园。禅告谕人们,佛在自身中,此心就是佛,如能识自心,人人都成佛。于是,人们把禅宗又称作心宗。∵
唐代有位禅师名叫道林,他居住在浙江绍兴东南郊秦望山中的古宋枝上,与鸟鹊为邻,时人称为鸟巢和尚。他有一个弟子叫会通,有一天领来向他告辞。禅师问他到哪儿去,会通回答说:“我为寻求佛法而出家,拜您为师。但是您从不给我说法,如今我要到其他地方学佛法去。”道林禅师说:“若是佛法,我这里也有一点儿。”会通马上就问:“您的佛法是什么?”这时候,禅师从衣服上拈出一根纱絮,轻轻地吹向会通,会通立即醒悟了,不再求奔他方。这就是“布毛示法”的故事。(禅家把这类故事称作“公案”)∵
佛性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就好比人人身上都有布毛(纱絮)一样。然而在生活中,人们陷入繁冗事务,到处驰走寻求,常常有意无意地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身中去寻找,去发现。禅师把这种现象称为“骑驴觅驴”(骑上驴儿去找驴),浅显易懂的比喻,包含人生的启迪。∵
唐宋时代的法律规定,不得“压良为*”(也写作“押良为*”),意思是不允许掠夺购买平民作为奴婢。禅师常用压良为*一语来斥责那些不领会自我为主、到处求教请益的僧徒,这些僧徒当然没有在外掠买平民作为奴婢,然而他们辛苦奔走,东问西求,却不识自身佛性的痴迷行为,恰恰是出卖了自己,把自己从主人降成了奴婢,这不是人世间经常发生的可悲的喜剧和可笑的悲剧吗?∵
不仅要发现自我,而且必须充分地重视自我,确立自我在参道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是禅师们常常强调的话题,从印度传来佛教思想的同时,也传来了佛教历史和佛教神话中一大批佛祖和神祗。这批佛祖神祗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天上地下,无处不现,随时可给人们带来幸福或造成灾难。于是,教徒们诚惶诚恐,顶礼膜拜,人格的屈从转成盲目的迷信,心性的懦弱化为宗教的虔诚。就在这样的时候,传来着名禅师德山宣鉴的呵佛骂祖声:∵
我对先祖的看法就不是这样!这里没有什么祖师佛圣,菩提达摩是老臊胡,释迦牟尼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挑粪汉。∵
对先佛先祖痛快淋漓的否定,表现了禅师对自找,对现实人生饱含激情的信心。∵
唐代慧安禅师道誉远播,中宗皇帝曾请他到宫中说法,奉为国师。有一次,僧徒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慧安国师反问他:“何不问自己意!”∵
多么简捷明快!又多么清新自然!这对于已经习惯了模仿和盲从,习惯了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习惯了把自己依附寄生在他人身上的人,应该是振聋发聩的一声响雷呀!∵
有人问缘观禅师(五代):“怎样才是认识了自我呢?”∵
禅师回答:“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这一答语充溢着重视自己,自我为主的禅的精神。∵
《智空和尚讲禅》∵序
禅,妙不可言(2)
重视自我自心是认识和恢复自我自心的本来面目和宝贵价值,并非不切实际的狂妄自大。禅一方面认为人人具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另一方面也指出,人的根器才具是有上中下之分的。了解这一点便能更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认识自己在人群中应有的适当位置。正如北宋时清满禅师所说:“堪作梁的作梁,堪作柱的作柱。”∵
杨歧派重要传人佛果克勤禅师有一次上堂说:∵
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上是天下是地,左边厨库右边僧堂,前是佛殿三门,后是方丈寝堂。宝藏在什么处,你们看到了吗?∵
宝藏究竟在哪儿呢?当一个人充分重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在大千世界茫茫人群中处于合适的位置,满腔热忱、全副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事业,这不正是人们心灵的需要,心灵的宝藏吗?而此时感觉到的平静安逸,舒展无碍的愉悦,不正是宝藏的烟耀闪光吗?∵
在我们阅读禅僧语录时,最使人震惊的莫过于禅师在死亡之前的那种宁静旷达了。用“视死如归”一语来形容禅师对待死亡的态度,是绝对没有一丝夸张意味的。唐代法常禅师是这样告别人世的:∵
有一天,法常禅师对弟子们说:“将要来临的不可抑制,已经逝去的无法追回。”弟子们大概感觉到了什么,不知说什么好。静默之间,忽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禅师说:“就是这个,并非其他。你们各位,善自保重,吾今逝矣。”说完就去世了。∵
以烧佛像取暖而闻名禅林的天然禅师是这样逝世的:∵
长庆四年六月,禅师对弟子们说:“准备热水洗浴,我就要出发啦。”洗完澡,禅师戴上笠帽,穿上鞋子,操起拄杖,从床上下来,脚还没着地,就去世了。∵
类似的记载在禅师语录和传记中屡见不鲜,绝非偶然。得道禅师在死亡前没有丝毫的惊怕恐惧;没有因留恋人生而引起的痛苦;没有因世事牵累而造成的遗恨和不安。通达从容,不失诙谐,保持了禅的人格、禅的精神的连贯和一致。禅师对待死亡有此共识,出于多方面的宗教和人生涵养,其中有一条,那就是清楚地认识了自我在自然界的适当位置,反映了禅对生命流程、对生死规律地深度认同。北宋时的黄龙祖心禅师就这样说过:∵
大凡要穷究生死根源,必须认清自家的一片田地。(自家田地:喻指自身自心)∵
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晚唐五代。在这段时期,先后发生武宗灭佛、农民起义、军阀割据等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混乱,经济衰退,佛教其他宗派都遭受道眼中的挫折,许多宗派从此一蹶不振,趋于消亡。唯有禅宗一枝独秀,系派繁衍,门叶兴旺,精英辈出,声誉大振。当时天下几乎无寺不禅,政界重要人物,上有皇帝宰相、朝廷显贵,下至各地方州、府县官僚,许多人都与禅师有所交往,有的过从甚密,有的为禅所倾倒。影响所及,当时的朝鲜,日本等国朝野也对禅宗产生浓厚兴趣,于是,中国禅传播异域,开国外千年禅风。∵
印度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竟魏晋南北朝而入唐代,已拥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信徒。然而,佛教经典卷帙繁多,义理艰深玄奥,戒律细密苛严,修行长年累月,仍使许多人望而却步或畏难而止。禅宗六祖,唐代慧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他的顿悟学说的。慧能指出人性本来清净,见性便可成佛,他在着作《坛经》中反复强调:“一念修行,法身等佛”,“一念若悟,众生是佛”,“一悟即知佛也”,“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灭万年愚。”并且指出,不出家同样可以修行,不必定在寺院中。慧能开创的禅宗特别标出“不立文字”,如此一来,实际上就撇开了所有佛教典籍,让人免于皓首穷经之苦。禅师反对僧徒“寻言逐句”,陷于义理诠释和知识见解。曹洞宗开创者之一的本寂禅师有一次对僧众说:全部佛经教义“只是个‘之’字”,像“之”字形那样,绕来绕去,使人不能顿见本性,获得省悟。∵
五代后唐的庄宗信重佛教,他亲自邀请休静禅师和其他宗派的高僧入宫说法。庄宗看到其他高僧都认真读经,只有休静禅师和他的弟子不读经,就问:“禅师您为何不读经?”休静用两句诗回答:“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含有既已省悟成佛,不必再读佛经的意思。庄宗再问:“为什么您的弟子们也不读经?”休静又用两句诗回答:“师(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意谓我禅门之中,个个是狮子、象王(佛教圣物),都是不读经而成佛的。庄宗又问:“那么其他大师们为什么都读经呢?”回答仍是两句诗:“水母元(原)无眼,求食须赖虾。”海中的浮游动物水母本没有眼睛,它求觅食物须要依赖虾的帮助,这对那些读佛经的高僧和高僧读的佛经是多么辛辣的讥刺!∵
《智空和尚讲禅》∵序
禅,妙不可言(3)
唐代神赞禅师出家于福州大中寺,后外出行脚时遇上着名的百丈怀海惮师,领受了禅法。神赞此时才知道自己在大中寺的受业老师尚未省悟,就回到大中寺。业师见他回来,问他有何收获,神赞说没有收获。业师让他仍做杂务。∵
有一天,业师在窗下看经,正巧一只蜜蜂要飞往窗外,急切地撞击着窗棂上糊着的旧纸。神赞看到时机来了,就说:“世界如此广阔,不肯出去,却钻那故纸,一辈子也出不了!”业师一听这话,十分震惊,放下经卷问他:“你上回外出行脚,究竟遇上什么人?”神赞如实相告,业师立即打钟集众,恭请他的弟子神赞为大众说法。这个故事极为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僧侣对禅宗和顿悟学说的向往。∵
禅宗虽以“禅”名宗,却反对传统的坐禅修行的方式。慧能就尖锐地指出:住心观净,长坐不卧,“是病非禅”!∵
南岳系始祖怀让禅师在南岳衡山住持寺院,唐开元年间,有一位年轻僧名叫道一(着名的禅宗大师,后来成了南岳系二世重要传人),修行十分精诚专一,日日在山中坐禅。怀让就问他:“你坐禅图个什么呢?”道一回答:“图做佛。”怀让听了,就捡来一块砖头,在寺院门前的大石上磨起来。道一奇怪地问:“老师磨砖做什么?”怀让一面磨砖,一面回答他:“镜子。”道一感到十分荒唐,说:“磨砖岂能做镜子?”怀让丢下砖头,对道一说:“既然磨砖不可能做镜,那么坐禅又怎能成佛呢!”∵
不用长年累月地读经,不用拘束身心地坐禅,当修行者们从这一系列僵硬死板的形式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的心灵是多么舒适轻快,多么活泼自在!呵佛骂祖,贬抑佛经(这些佛门中大逆不道的言行),都可成为上佳机语。骑在圣僧像头上,焚烧佛像来烤火(唐代天然禅师的故事),禅林一直引为美谈。∵
禅,一方自由自在的身性的天地。∵
禅,一座无拘无束的心灵的家园。∵
禅,如此随心适性,如此简捷易行的顿悟解脱法门,怎么会不吸引社会各层次的广大的民众呢!∵
唐代怀海禅师住持江西百丈山,他规定禅僧必须经常参加劳动,并且以身作则。虽然年事已高,也坚持和众僧一起干活。有一次,一位僧人实在不忍心,悄悄地把怀海老人的劳功工具藏了起来。怀海无法干活,就拒绝进食,他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那位僧人只好把工具还给了老人。怀海把禅僧必须参加劳动作为寺院制度写入着名的《百丈清规》(又称《禅门规式》),这一作法迅速地推广到各地禅寺,并为后世禅林仿效。∵
佛教僧侣长期读经坐禅,势必脱离劳动,依赖***和施主供养。一旦社会经济恶化,其生活来源便趋枯竭。这也是晚唐五代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时期,佛教其他各宗派纷纷衰败的原因。唯独禅宗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繁盛兴旺。这正体现了禅的大胆革新,重视现实的精神。∵
黄龙派第二世传祖禅师曾经说:∵
如果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无足;如果只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无眼。∵
我在上文已谈过禅的重视自我的精神,祖心把重视目前和重视自我相提并论,并且形象地比喻成如同眼和足一般的重要,这是极富启示意义的。人如无眼,漆黑一团;人如无足,行之不远。禅之所以能洞察心灵,发现人人具有佛性,能传播于天下,绵延于后世,正是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眼和足呀!∵
有一位住持庐山栖贤寺的禅师曾对僧徒说:∵
出得僧堂门,见五老峰,一生参学事毕。∵
五老峰,在这里是眼前事物的代表或象征。见五老峰,也就是重视目前。∵
禅师经常使用“脚跟下”一语,例如有人问杨歧派创始人方会和尚:“怎样学习佛祖的教说?”方会回答:“脚跟下!”云门宗的重元禅师也要求学生“脚下看取”。这是极其平常通俗的语言,“脚跟下”、“脚下”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眼前目下。着眼目前,重视目前,参悟目前,投入日前,也便可达到禅所要求的“应用现前,随处解脱”。∵
有个僧徒问崇慧禅师(牛头宗第六世):“菩提达摩没来中国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呢?”崇慧回答:“没来之前的事暂且别问,你如今的事怎么样啦?”僧徒表示不领会,崇慧又说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长空万古不变,风月朝朝不同。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应当自我为主,立足眼前,参学领悟,这就是禅的要求。∵
禅师时常把佛法和世间法相提并论。临济宗的女禅师妙总评论文偃禅师的名言“日日是好日”时说:这句话把佛法和世法都包容无尽。另一位临济宗禅师崇岳说得更干脆:佛法和世法统统都是混合一致的。注重现实,随机应变,保持清醒头脑,在这一方面,禅和世间法是相通的。云门宗禅师怀琏说:“世间法里,迷却多少人?佛法里面,醉却多少人?至于不迷不醉,应该是什么人的态度呢?”答案不言自明,无论对于佛法还是世间法,都应当保持现实的、不迷不醉态度的,应该是禅者。∵
禅,是几十代(其中有许多人中英杰)用了十几个世纪的漫长时间精心构筑的精神世界。此世界植根于深远而丰富的华夏文化,也溶入了同样深远而丰富的印度文化。它流光溢彩,博大精深,蕴涵着令人叹止的宗教智慧和人生智慧,洋溢着东方文化特有的风范、情致和魅力。∵
对于这样一个禅的世界,自然不是作为序言的一篇短文所能够详细探讨的。这篇引文所介绍和论述的,只不过是一个现代僧人用现代眼光来观察禅的一些思考和体会,着重于禅对今人的启示,仅供读者参考而已。∵
最后,引用古往今来历代禅师常说的几句话作为本系列丛书的开篇语:∵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领会意旨,一切自看。∵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盲人点灯
第一章∵
盲人点灯∵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络绎不绝地默默前行。∵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昏黄的灯光从巷道深处静静地照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瞎子?”苦行僧愣了,他问身旁的一位村民,“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
他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他根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让人觉得可笑?∵
那灯笼渐渐近了,昏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自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双目失明。”∵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了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者缓缓向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因不留心被两个人碰了一下。”∵
盲人听了,深沉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原来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却会看到我的。”∵
很多人在抱怨为别人大开方便之门,自己却一点利益都没有,但这不能成为借口,试想如果人人都大开方便之门,那么怎能说对你没有一点益处?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平安和幸福。∵
和尚和哲人∵
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正无精打采地默诵经文。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立地成佛,他因此而苦闷、彷徨,渴望解脱。正好,一位驰名中外、云游四海的哲人来到他身旁。∵
“尊敬的哲人,久仰久仰!弟子今日有缘见到你,真是前世造化!”和尚来不及站起,激动得颤颤巍巍地说,“今有一事求教,请指点迷津:伟人何以成其为伟人?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位佛祖……”∵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哲人从容地讲开了,声如洪钟,萦绕殿堂。∵
“是因为……跪着?”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着哲人,“这么说,我该站起来?”∵
“是的!”哲人向他打了一个起立的手势,“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伟人!”∵
“什么?你说什么?我也可以成为伟人?你……你……你这是对神灵、伟人的贬损!”说着,和尚双手合十,连念了两遍“阿弥陀佛”。∵
“与其执着拜倒,不如大胆超越。”哲人像是讲给和尚,又像自言自语,头也不回地走了。∵
“超越?呸!”和尚听了哲人的话如惊雷轰顶,“这疯子简直是亵渎神灵!罪过!罪过!”说着,虔诚之至地补念了一遍忏悔经。∵
要想超越别人,首先得超越自己。连自己都不了解,都不敢超越的人,永远都不会加入伟人的行列。∵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圣安禅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圣安禅寺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陶,蜘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蜘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圣安禅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祖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圣安禅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地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顿生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觉得一下子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16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新科状元郎甘鹿举行庆功宴席。席间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服。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16年前,圣安禅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像力未免太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
几天后,皇帝下诏,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通,佛祖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就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圣安禅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像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能把握现在的幸福。”话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深地拥抱着……∵
的确。有的人在得不到的时候,总是垂涎三尺,有的人却在拥有的时候,不去珍惜,当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的时候,又开始后悔。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乞丐有乞丐的美梦,富翁有富翁的烦恼。没钱的时候,向往有钱的生活;有钱的时候,怀念没钱的日子。单身的时候,向往爱情的浪漫;结了婚以后,向往独身的自由。忙碌的时候,向往闲暇时的轻松;闲暇的时候,向往忙碌的充实。∵
幸福的味道不是甜蜜,而是平淡;不是浓烈的芬芳,而是淡淡的幽香。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定,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追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便是真正的幸福。∵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保持适当距离的刺猬
不幸的骡子∵
两匹满载背包的骡子长途跋涉,一匹驮着装满财宝的背包,另一匹驮着装满谷物的背包。驮着财宝的骡子昂着头,不断地摇动系在颈部的铃,使之发出清脆的声音。它趾高气扬地走着,仿佛知道所载东西的价值。而那一匹驮着谷物的骡子却以恬静、悠闲的步伐跟着走。∵
突然,一群强盗从隐蔽的地方冲出来打劫,在格斗中,一个强盗用一把短刀刺伤了那匹驮财宝的骡子,将财宝抢劫一空,而那驮着谷物的骡子根本没有引起强盗的注意。∵
受伤的骡子哭诉它的不幸,另一匹却说:“我很高兴强盗不看重我,我没一点损失,也没有受伤。”∵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财富并不值得夸耀,倒是要小心它会带来灾难。∵
金钱有时带给人们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和灾难。人生一世,折磨我们的不一定是贫穷,而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贪欲。∵
沉湎于物质的追求,会产生对财富、名誉的贪欲。为了这无止境的人生追求,人会变成欲壑难填的怪物。∵
人所拥有的越多,越引以为自豪,越想向他人展示自己存在的优越性。这种思想将大多数人引入思想的歧途,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有时过分地展示和夸耀,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保持适当距离的刺猬∵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
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又不得不再度分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与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出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在人际交往中,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因此,交朋友要有一种弹性,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有人认为,好朋友应该常聚会呀,保持距离不就疏远了吗?问题就在于常聚会,好朋友最初在一起,都能够融洽相处,但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他们会从尊重对方,慢慢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彼此需要一些空间,有时太多亲近,不小心失了分寸,就会造成彼此的紧张和伤害。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让,尊重对方。所以,为了友谊,为了人生,不要怕孤单寂寞,人们要在人际交往中和朋友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因过分地亲密,而失去朋友。∵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不停抱怨的鱼
不停抱怨的鱼∵
一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总感到没有意思,一心想找个机会离开大海。一天,它被渔夫和他的儿子打捞上来,高兴得在网里摇头摆尾,“这回可好啦!总算逃出了苦海,可以自由呼吸了!”∵
就这样,鱼被放在一只破鱼缸里,每天欢畅地游来游去。∵
每天,渔夫总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很高兴,不停晃动身子,展示漂亮的服饰,讨渔夫喜欢。渔夫真的乐了,又撒下一大把鱼虫,鱼大口地吃着,累了则可以停下,打个盹。鱼儿开始庆幸自己的美妙命运;庆幸现在的生活;庆幸自己一身花衣。它自言自语道:这才是幸福生活。∵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鱼儿一天一天地游。它似乎有些厌倦,但再也不愿回到海中去了。“我是一条漂亮的鱼”,它总这么对自己说。∵
后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儿子收拾了东西搬家了。什么都带上了,只忘了那条漂亮的鱼。鱼在缸里大喊:“嗨!带上我,别丢下我!”没人理它。∵
鱼很悲伤。它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伙食太差,抱怨渔夫儿子对它无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甚至抱怨它决意离开大海时伙伴们为何不加阻拦,抱怨它所认识的一切,只忘了抱怨它自己。∵
它又开始幻想:一个富商路过此地,发现一条漂亮的鱼,于是把它小心地收好,养在家中的大水塘里,每天都有可口的鱼虫……∵
太阳升起来了,四周静俏悄,只剩下一口破水缸,一条漂亮的鱼———死鱼。∵
鱼儿因贪图虚荣,贪图安逸而远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最终落了一个可悲的下场。生活就是这样,你可以在属于你自己的空间里自由翱翔。任何爱慕虚荣,幻想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幸福的人,永远找不回自己真正的生活,也终将会被生活的淘汰。∵
如果你渴望他人的赞许或同意,那么一旦获得了他人的认可,你就会感到幸福、快乐。但是,如果你陷入这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之中,那么,一旦没有得到它,你就会感到身价暴跌。这时候,自暴自弃的因素就会潜入进来。在这种情况下,虚荣心使你选择让他人来恩赐你的尊严或留给你面子,只有当他们给予你表扬时,你才会感觉良好。∵
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极其有害。如果你果真有这样一种虚荣心,那么,你的人生就注定会有许多痛苦和挫折。与此同时你会感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软弱无力的,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只有选择属于自己的空间,找回真正的生活,最终才会理解生活的真谛。∵
不愿说话的长颈鹿∵
有一只长颈鹿自出娘胎便是个哑巴,心里有话不能说,它一直很痛苦。∵
一天,天神对长颈鹿说:“我可以解除你的苦难,使你能够说话,不但能讲兽言、鸟语,甚至还能说人话!”∵
长颈鹿听了,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不过,”天神接着又说,“你得先答应我一个条件,当你获得说话能力以后,不能随便开口,只能说那些我要你说的话,不管你心里愿不愿意。如果你答应,那就请点点头吧!”∵
长颈鹿摇了摇头,转过身来,屁股对着天神,头也不回地走了。∵
世上最痛苦的还不是心里有话嘴巴不能说,而是嘴巴说出心里不愿意说的话。一个人如果盲目依从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那他就失去了自我,丧失了人格。∵
一个人应该尊重自己的人格,不要为金钱、势力、地位等利益而出卖自己的人格,丧失自己的操守。不把自己当作一件物品与人交易,因为人格不仅代表一个人的资本,更是道德的保证和最高尚的财富。它是植满了人类美好愿望与荣誉的庄园。∵
人们投资于此会得到报偿,会获得真正的荣誉和快乐,每个人都要懂得,在自己的生命中,应当有着宝贵的人格、高尚的人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力量是任何代价也不能够买去的。∵
一个人不能光凭面包活着,还需要人格力量的支撑,它比财富更有用。如果人丢失了灵魂,那么即便他得到了整个世界,也毫无意义。∵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稠李和鸫鸟
稠李和鸫鸟∵
稠李实在忍无可忍了。自从它那味道酸涩的浆果成熟以来,那些讨厌的鸫鸟经常来骚扰,它们整日在树顶盘旋,用它们的尖嘴利爪残酷地撕扯都不如。”∵
正在竹鸡取笑野兔之时,噩运降临到它的头上。竹鸡总认为凭自己的翅膀在什么时候都能摆脱险境,但这可怜的家伙哪是老鹰利爪尖喙的对手,结果它成了这猛禽的点心。∵
可别去讥讽不幸的人。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走运呢?∵
人的一生,谁身上都难免会有缺陷,谁都难免会有失误,谁都难免会遇上尴尬的处境。有的人喜欢讽刺不幸的人,越是讥讽别人的人,心理越失衡。当别人遇到不幸的时候,人们要学会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他人。这样,当自己遭受不幸的时候。别人才会帮助自己。∵
如果你在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嘲笑别人,那么自己在遭到不幸的时候,别人会怎样对待你呢?可能别人会像老鹰那样把你当作“点心”吃掉。∵
因此,任何时候人们都不要去讥讽不幸的人。∵
吵架∵
鸡在窝里咕咕地叫着,看家狗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它们,羡慕地说:“瞧这一家子多亲热啊,谁见了都会羡慕。看来,公鸡之间都可以和睦相处,只有我和猫是冤家对头。”∵
猫蹲在栅栏顶上,对于狗的挑衅,它从来都是针锋相对的。猫讥讽地说:“伙计,你知道的事情太少了。你最好仔细听听,此刻鸡窝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鸡窝里传来了“咯、咯、咯”的争吵声。叫声未停,就见一只羽毛蓬乱的老公鸡就像被火烫伤了似的跳进院子里,一瘸一拐地走了,地上还留下了斑斑血迹。此时,鸡窝里响起了“喔、喔、喔”的报捷声。∵
“是两只公鸡打架了。”无所不知的猫说道,“早些时候,鸡窝里的公鸡还小,那时它们还太平无事;谁知它刚长大,就成了挑衅闹事的能手。从此以后,原本平静的鸡窝就不得安宁了。”∵
猫的话很有道理,公鸡和公鸡不能和睦相处,这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
这个故事就是说有些人的好斗本性是无法改变的,其意和人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差不多。同时也告诫人们和睦相处是最重要的,别因一时之愤而破坏原来友好的环境,那样,于人于己都不利。∵
但人们似乎可以更进一步来理解,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至一个国家,一个公司,小至一个小组,一个家庭,随时都会有矛盾存在。人们常说:“牙齿也有咬到舌头的时候”,问题是在矛盾出现之后,你如何正确去对待它,处理它,使它往好的方向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之中发展进步的。∵
所以,当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碰到矛盾的时候,千万不能因此而苦恼不堪,甚至灰心丧气,而应当乐观地面对,认真研究解决矛盾的办法,并不懈地努力,促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
长生鸟∵
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空,飞来了一只长生鸟。星空下,它远远地望见了一堆通红的青火。长生鸟知道,这里就是它的归宿,也是它的再生之地,它必须勇敢地接受命运对它的严峻安排。∵
长生鸟的体型比鹰还大,论其羽毛的华美,又是鹰所无法相比的。它在夜空中展翅飞翔,它的盘旋显得既矜持而又庄重,仿佛在与这肃穆的长空依依告别。突然,它舞动双翅,挨近了熊熊的烈火,分明已经感觉到利刃似的火舌正舔着它的翅翼,舔着它的脚爪,但它仍强忍着锥心似的疼痛,奋力扑进了火焰的怀抱。∵
烈火冒出一股浓烟,紧接着,火势渐渐地减弱了。不过一会儿工夫,柴堆余灰底下,又蹿出了一股火苗,它在夜风里顽强地扭动着。终于,它仿佛像生出了一对翅膀,腾身飞向浩瀚的星空。∵
长生鸟在烈火的灰烬中再生了,它在天空中至少要再活上五百年。∵
这个故事与“凤凰涅盘”近似,它歌颂了壮烈的死亡,告诉人们,正常的死亡是人生的超脱和升华。而要自己的事业得到升华,也同样必须经历残酷的境况。∵
“凤凰涅盘”说的是一只凤凰勇敢地冲进烈火之中,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其内容和意思几乎和此文一模一样,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
“涅盘”原是佛教的用语,梵文的音译,意译是“灭度”、“入灭”、“圆寂”,是佛所说的最高境界。佛经里说,信仰佛教的人,经过长期的修道,就能“寂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清净,进入自由无碍的最高境界。用凡人的通俗话来说,就是死亡是一种超脱和升华,人死了就脱离了一切烦恼,进入了一种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境界。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聪明的狐狸
聪明的狐狸∵
有一头年老的狮子,已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猎捕食物了,心想只能用智取的办法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
于是,他钻进一个山洞里,躺在地上假装生病,等其他小动物走过来窥探,就把他们抓住吃了。这样,不少动物都被狮子吃掉了。∵
然而狐狸识破了狮子的诡计,远远地站在洞外,问狮子现在身体如何。狮子回答说:“很不好。”它又反问狐狸为什么不进洞里来。狐狸说道:“如果我没发现只有进去的脚印,没有出来的脚印,我也许会进洞去的。”∵
你绝不能比狐狸笨,因为社会中的陷阱比比皆是,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凡事三思而后行,方可避免受到伤害。∵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人们面对的是变化的、运动着的世界,因此,人们常常会遇到因考虑不周、鲁莽行动而造成损失的情况,所以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许多问题的产生,都是一时的冲动,未经深思熟虑的后果,冲动情讯往往是由于对食物及其利弊关系缺乏周密思考引起的。∵
在遇到与自己的主观意向发生冲突的事情时,若能先冷静地想一想。不仓促行事,也就冲动不起来,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很好地保全自己。∵
嘲笑野兔的竹鸡∵
野兔、竹鸡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它们的平静生活潜伏着危险。一群猎狗闯来了,野兔不得不找个地方来藏身。它逃到密林丛中,猎狗一时失去了追寻的踪迹,外号叫“饕餮”的狗也找不到目标。然而群狗终于从野兔身上散发的气味找到了线索,外号叫“饕餮”的狗根据气味分析,断定这准是它们追踪的那只野兔,就凶猛地向它逼近。∵
危急时刻,竹鸡却在嘲笑:“你总说自己是飞毛腿,看来你的腿连竹竿都不如。”∵
正在竹鸡取笑野兔之时,噩运降临到它的头上。竹鸡总认为凭自己的翅膀在什么时候都能摆脱险境,但这可怜的家伙哪是老鹰利爪尖喙的对手,结果它成了这猛禽的点心。∵
可别去讥讽不幸的人。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走运呢?∵
人的一生,谁身上都难免会有缺陷,谁都难免会有失误,谁都难免会遇上尴尬的处境。有的人喜欢讽刺不幸的人,越是讥讽别人的人,心理越失衡。当别人遇到不幸的时候,人们要学会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他人。这样,当自己遭受不幸的时候。别人才会帮助自己。∵
如果你在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嘲笑别人,那么自己在遭到不幸的时候,别人会怎样对待你呢?可能别人会像老鹰那样把你当作“点心”吃掉。∵
因此,任何时候人们都不要去讥讽不幸的人。∵
戴胜鸟和它的孩子∵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树林中各种各样的鸟类都从巢中飞了出来,愉快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它们那美妙的歌声,给寂静的树林带来了勃勃生机。∵
可是戴胜鸟和它的老伴却飞不出窝巢了,岁月不饶人,它们的身体早已虚弱不堪了,全身的羽毛已经变得干涩枯燥、暗淡无光,像老树上的枯枝般容易折断,双眼还生了翳病看不见了。为了养儿育女,它们的精力已经快要耗尽了。∵
老戴胜鸟觉得自己的子女都已经长大,能够独立生活了,自己的职责已经尽到,可以无怨无悔地离开这个世界了。因此,夫妻俩商量,决定不再离开自己的家,安心地待在窝里,静静地等待那迟早总会降临的时刻。∵
但老戴胜鸟想错了,它们辛辛苦苦养育的那些孩子们是绝不会扔下它们不管的。小戴胜鸟发现年迈的双亲身体不好,立即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它的兄弟姐妹们。这一天早晨,它们的大儿子就带着一些好吃的东西,专程来看望它们。∵
戴胜鸟的儿女们很快都到齐了,它们聚集在双亲的旧巢前,有一只戴胜鸟说:“我们的生命是父母亲最伟大的馈赠,它们用爱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现在它们老了、病了,眼睛也看不见,已经没有能力养活自己了。我们一定要帮它们治病,细心看护好它们,这是我们做子女的神圣义务!”∵
这些话刚说完,年轻的戴胜鸟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飞去筑起温暖的新居,有的振翅飞去捕捉昆虫,有的飞到树林里去找治病的药。∵
新房子很快就落成了,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帮着父母搬了进去。为了让父母感到温暖,它们像孵蛋的母鸡用自己的体温去保护没有出壳的雏鸡一般,用自己的翅膀盖住老鸟。它们还细心地喂给父母泉水喝,并用自己的尖嘴帮忙梳理老戴胜鸟蓬乱的绒毛和容易折断的翎毛。∵
飞往森林的孩子们终于回来了,它们找到了能治失明的草药。大家高兴极了,它们把有特效的草叶啄成草汁给老戴胜鸟擦用。尽管药力很慢,需要耐心等待,它们却一刻也不让父母亲单独留在家里,总是轮流守候在父母身边。∵
快乐的一天终于到来了,戴胜鸟和它的老伴睁开眼睛,向四周张望,它们认出了自己孩子的模样。孩子们都高兴极了,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好好地庆祝了一番。∵
知恩的子女们就这样用自己纯真的爱,治好了父母的病,帮助它们恢复了视觉和精力,以报答养育之恩。∵
养育之恩,理当报答,奉养父母,义不容辞。戴胜鸟用心侍奉父母的感人故事就诠释了这个做人的道理。∵
老戴胜鸟为了养育子女,劳累了一生,如今已经年迈力衰,又患了眼疾,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夫妻俩却无怨无悔,觉得子女们都已经长大,能够独立生活了,自己的职责已经尽到,可以无牵无挂地离开这个世界了。于是决定安心地待在窝里,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可是孝顺的孩子们得知父母患病的消息之后,立即互相转告,很快就聚集到老戴胜鸟的身边。它们细心地照料父母,并分工合作,想尽一切办法要治好双亲的眼疾,让它们过一个安乐的晚年。在子女们的照顾下,老戴胜鸟的身体康复了,可以好好安享晚年。∵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愿社会上那些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虐待老人的不孝子孙,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能翻然悔悟,善待恩重如山的父母。∵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得胜的斗鸡
毒蜘蛛∵
一个身材高大的农夫在他的果园里挖地,突然,有一只毒蜘蛛从他翻起的泥块底下蹦了出来。∵
“讨厌的家伙!”农夫厌恶地说,并本能地往旁边跳开一步。∵
“你敢碰我一下,我绝不饶你!”毒蜘蛛摆动着上下颚,发出了“嘶、嘶”的叫声,威胁地说,“你这个无知的家伙!我可要警告你,只要敢碰我一下,我就会让你在痛苦地挣扎中死去,到时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农夫一眼就看穿了毒蜘蛛的伎俩,它其实只是在虚张声势。他用粗壮厚实的脚踩住这只说大话的小虫,高声说道:“你讲得那么可怕,今天我倒要来看看,我们究竟是谁厉害!”∵
说大话的毒蜘蛛在还没有被踩扁之前,不停地做垂死挣扎,在农夫的脚底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可是农夫并没有觉得痛苦,只觉得好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碰了一下而已。∵
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本事不大,却又骄傲狂妄、自不量力、口出狂言的家伙。∵
故事中的小蜘蛛与高大的农夫比较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堪一击。∵
当农夫把它从地里挖出来的时候,它只要知趣一点,悄悄地走开,农夫是不会去伤害它的。可是小蜘蛛却偏偏自不量力,虚张声势,口出狂言,进行挑衅。∵
它警告农夫不要碰它,否则就会让他“在痛苦地挣扎中死去”。小蜘蛛的狂妄惹恼了农夫,于是农夫用脚轻轻一踩,就把小蜘蛛踩扁了,尽管小蜘蛛在农夫的脚上狠狠地咬一口,却根本伤不了农民的一根汗毛。∵
社会上也有不少蜘蛛式的人物,他们其实本事不大,却偏偏自以为了不起,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蓄意挑起事端,甚至恶语伤人,动手打人,这种人往往是自己讨打,自找苦吃。∵
得胜的斗鸡∵
一天,两只斗鸡为了农场的主权斗得很凶。后来,其中的一只赶走了另外一只。那只被打败的公鸡逃走了,并偷偷躲在安静的角落。那胜利的一只,则飞上一座高墙全力鼓翼吹鸣。∵
突然,一只盘旋飞来的老鹰用利爪将这只胜利的斗鸡掳走了。随后,失败的那只公鸡立刻从角落里出来统治了农场,从此它的主权,再也没人来争了。∵
胜利的公鸡忽略了身边的危险,被老鹰捉走了;而失败的公鸡虽失去优势,却等到了机会。∵
一个人有一点儿能力,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产生一种满意和喜悦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这种满意发展为满足,喜悦变成狂妄,那么他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将不再是通向新胜利的阶梯和起点,而成为继续前进的包袱和绊脚石,那就会酿成悲剧。一个真正懂得珍惜生活的人,不会因一时的失败或胜利而自卑或自傲。失败了,他会寻找机会,会在实践和现实生活中学习;胜利了也会以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不断学习,所以他会成功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三个梦∵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人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固执的青蛙
固执的青蛙∵
两只比邻而居的青蛙,一只住在深水池里,不容易被人瞧见;另一只住在沟里,这沟里的水很少,并且旁边有一条马路。∵
住在池里的那一只青蛙,警告他的朋友,并请他改变他的住所,和自己同住,说自己的住处比较安全,也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但那一只青蛙拒绝了,他说搬离他已习惯的地方,他觉得很困难。∵
然而,几天之后,一辆笨重的马车,经过那浅水沟,将它压死在轮下。∵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情上,固执己见会导致失误,甚至会害了自己。∵
坚持有执着的一面,人们做事情,处理问题都需要这样的决心和勇气,但切忌将“坚持”与“固执”划等号。固执是非理性的,而坚持则是经过理性的分析之后才做出的决断。∵
当有人在你人生奋斗的途中,向你提出某些方面的警告时,一定要学会理智地分析这些警告的真正含义。一方面不要因他人的错误劝解而放弃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要因对方的善意且正确的规劝而固执己见。∵
挂铃的狗∵
一只狗每遇到一个人,总是静静地跑到他的后脚跟,乘人不备时咬他们。∵
他的主人在他的颈上挂了一个铃,这样无论它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人们注意,狗对这个铃引以为豪,满街走得叮当响。∵
一只老猎狗对它说:“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请相信我,你戴着那个铃,并不是什么功劳的奖章,正好相反,这是一个不光荣的记号,是向所有的人宣布,叫他们避开你这粗野的狗。”∵
对狂妄自大的人来说,虚荣的性格显露他们的罪恶,这种人就像那条恶狗一样,一天到晚抗议、找麻烦,结果给他一个头衔,他的虚荣心就会得到满足,从此他便安静,不再到处去坑害人了,他还时不时向他人炫耀他的头衔,以此为荣誉。∵
事实上,给他头衔并不是因为他能干,而恰恰相反,是因为他让人讨厌的。给他头衔只是安抚他,这并不是真正的荣誉,只是满足他的虚荣心,让这种狂妄自大的人不再去惹人烦。∵
这种人常常陷害他人,甚至乐此不疲,主要就是因为有利可图。他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周围所有的利益,随时准备多捞一份,为此不惜一切手段准备用各种圈套来算计别人,令人防不胜防,但只要适时给他们一份所谓的头衔,让他们满足虚荣的性格,他就会安静下来。∵
火焰和木柴∵
一颗小煤球在温热的炉灰里,隐隐地闪出几丝红光。它不想在瓦灰色的炉灰中无声无息地熄灭,就尽量往炉灰的深处里钻,以减少身上能量的释放。∵
到了吃饭的时间,人们又把一些干树枝和劈柴塞进了渐渐冷却的炉子里。∵
火柴一划,盛着热汤的生铁锅底下的干柴堆冒出了火焰,快要熄灭的小煤球又复活了。∵
炉子里一下子又填进这么多干柴,火焰这下可高兴了。它越烧越旺,把不流动的空气渐渐地从炉子里赶出去。顽皮的火焰不停地逗着木柴玩耍,它淘气地跳上跳下,燃烧得更加起劲了。∵
火舌顽强地穿透劈柴,喷射出许多焰火似的小星星。厨房里的暗影快活地跳起舞来,不停地在地上转来转去。调皮的火焰兴高采烈地发出呼呼声,它努力想穿过炉盖跑出来。炉子很快就呜呜地响起来,忽而活泼地吹几声口哨,忽而豪迈地发出一阵呼啸,歌儿唱得和谐而动听,使原来幽暗寒冷的厨房一下子变得既明亮又暖和了。∵
火焰看到劈柴已乖乖地听从自己的指挥和调度,就得意忘形起来,狂妄自大的念头充满了它的脑子,它不愿再待在炉子里,只觉得这地方太小又太挤了,再也容不下它这个了不起的人物了。∵
于是,骄傲自大的火焰发出了吱吱的威胁声,它把刺眼的小火星狠狠地射向炉膛四壁,企图冲出那讨厌的炉膛,到外面去展现一下自己的本事和才能。火焰东冲西撞,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缝隙,它兴奋异常,趾高气扬地向外冲去。∵
结果是可想而知,狂妄自大的火焰,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得无影无踪尴尬境地,经受“雪上加霜”的磨难考验,但关键是如何面对逆境,是消极对待还是积极对持。积极者利用环境,消极者困于环境,如果面对不利因素,你以积极的心态去挑战它,那么任何不利因素都可能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而最重要的是要永远看得起自己。∵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金翅雀
金翅雀∵
一只金翅雀嘴里叼着小虫,高高兴兴地飞回自家的窝边,准备喂养它那几只可爱的小宝宝。可是它兴冲冲地往里头一看,窝里空荡荡的,小鸟儿一只也不见了,原来,就在它出去觅食时,小鸟不知被哪个恶棍掳走了。∵
金翅雀伤心地哭叫着,四处寻找失踪的孩子,森林里回荡着它那悲哀的啼叫声和呼唤声,可是却听不到小鸟们的半点回应。∵
金翅雀爸爸伤心极了,一夜都没有合眼。第二天清晨,好心的苍头燕雀特地飞来告诉它,说昨天在一个农夫的家里看见过它的孩子们。∵
金翅雀喜出望外,它一再对好心的苍头燕雀表示感谢,然后奋力向村子飞去,很快就飞到了苍头燕雀所说的那家农舍。∵
它敛翅停在房顶上那马头形的檐角上,四处张望,到处都看不到小鸟的影子。它又飞向农夫的打谷场,场地上也是空空荡荡的。可怜的父亲低头往场边的一间小屋子一望,才看到屋檐下的一个小窗口上拴着一只小小的鸟笼,自己的几个小宝贝像俘虏似的蜷伏在里面,金翅雀于是不顾一切地猛冲过去。∵
小鸟也认出了自己的父亲,它们隔着笼子,一齐叽叽喳喳地诉起苦来。小鸟央求父亲赶快想办法把它们解救出去。金翅雀爸爸救子心切,用它的脚爪,用它的尖嘴,狠命地扯啄着鸟笼上的铁丝,想把铁丝扯断拉开。尽管它使尽全身的力气,弄得脚上血迹斑斑,嘴里鲜血如注,却始终未能把鸟笼打开,救出自己的心肝宝贝。最后只得带着满身的伤痕,无可奈何地飞回自己的家中。∵
有一群小蓬雀活动在一片灌木丛中,整天聚集在蓬刺矮树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倒也自得其乐、十分满足。当它们听说了大鹏鸟飞上高空九万里的事情后,十分惊讶与困惑,它们嚷嚷道:“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它干吗要飞那么高呢?它到底想干什么呢?”其中一只蓬雀以一种批评家的口气说:“我跳跃着向上一飞,也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我在灌木丛中飞来飞去,悠然自得,世界上最好的飞翔非我莫属了,那只奇怪的大鹏干吗要飞那么高呢?飞那么高有什么意义呢?”∵
看来,这些胸无大志的蓬雀不但不能理解壮志凌云的鲲鹏,反而还讥笑它,这真是小和大的鸿沟,愚蠢和智慧的区别啊。∵
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智者,另一种是愚者。智者做事时善于筹划,走一步看三步,他们有邀游九天的大志向,而愚者却恰恰相反,他们鼠目寸光,看不到美丽的远景。∵
愚者的办事效率不高,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到了最后,决定还是没做出,还在原地踏步;或者是在脑中做出的决定,却一再地被自己推翻、接着又产生一个新的决定,从未付诸行动,马上又被一个新的决定推翻。或者,从头到尾却在两个或三个决定之间跳来跳去,始终走不出自己那狭小的圈子、而智者正相反。他们胸有大志,目光高远,在冷静分析当前的形势之后,会迅速地付诸行动,展翅直奔九天。∵
栗树和无花果树∵
一天,栗树惊讶地发现,有个人竟然爬到它邻近的无花果树上,拉住枝桠摘取熟透了的果子。这些果子看来非常合他的口味,他一个接一个地送入口中,吃得津津有味。∵
“邻居,请竖直你的耳朵,好好地听着!”狂妄自大的栗树高傲地抖动着树梢,鄙视地对无花果树说:“瞧你长得这么差劲,我料定你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大地母亲。你的果实裸露在外面,让人们轻易地摘食。你看看快乐是可以制造的,人们也有许多这样快乐的“尾巴”。∵
如果你认为快乐是清早起来新鲜的空气、一顿丰盛的晚餐、一个真诚的问候,那么你的所有的祈求都是可信手拈来的,快乐也就会随时来到你的身边。除了这些,快乐应该还有许许多多的形式:口渴时的一杯水,酷热时的一阵风……只要你心中快乐。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想要多了解自己,就从观察自己开始吧!∵
任何时候都是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创造快乐的最佳时机,生活得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保持良好的心态会使人们在任何困难中都能找到值得庆幸的地方,并且将绝望转变成希望。∵
好为人师的老山羊∵
一个凡事都爱摆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闲地在河边散步,它看见一只大鸟在河边饮水,便说:“你只顾在这里喝水,却完全不知道提高警惕,如果狐狸过来,你的小命就丢了。”然后,又严肃地讲了许多道理。∵
大鸟笑着表示接受。但老山羊一走开,大鸟就对身边的蚂蚁说:“依仗自己胡子长就冒充懂道理。去年,它的孩子还不是在这里让狼给吃了吗?”∵
老山羊的“好为人师”犯了人性丛林里的忌讳———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好为人师的人总是喜欢指点、纠正别人的观点。∵
也许这种人有的纯粹是一片善心,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但有的则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观念才是对的。∵
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坚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点而揭露了别人的错误,他就会明显地感受到自我受到了侵犯,他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采取不友善的态度,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和他抢功劳。总之,他是不大领情的。∵
好为人师是人际关系的障碍。因为,人都有排他性,也有“即使不对也能勇敢面对,于是极力去掩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绝对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一个人如果能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正确地对待这些优点和缺点,那么他就差不多接近完美了。∵
人的优缺点有的是与生俱来无法加以改变的;有的则是被后天环境诱发而成的;有的则与性格无关,纯粹是一种外在的条件。不论你愿不愿意,这些优缺点都将会伴随你一段时间,甚至是一辈子,它会对你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成为你在社会上求生存的助力或阻力。∵
每个人的身上也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这并不可怕,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了缺点而百般掩饰却是可怕的。百般掩饰自己的缺点,无疑是让蛀虫在自己身上蛀洞,最终只能毁了自己。∵
因此,面对自己的缺点,要敢于面对,勇于承认这才是智者的心态,才是勇者的行为。∵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模仿老鹰的乌鸦
模仿老鹰的乌鸦∵
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想学它。∵
乌鸦尽管身单力薄,嘴却特别馋。它在羊群上空盘旋,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羊。这是一只可以用作祭祀的羊,天生是留给神享用的。乌鸦贪婪地注视着这只羊,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虽不知你是吃谁的奶长大的,但你的身体如此的丰腴,我只好选你做我的晚餐了!”说罢,它呼啦啦带着风就扑向这只咩咩叫唤的肥羊。∵
绵羊可不是奶酪,乌鸦不仅没把肥羊带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羊卷曲的长毛紧紧地缠住了,这只倒霉的乌鸦脱身无术,只好等牧人赶过来逮住它并把它投进了笼子,成为孩子的玩物。∵
做事必须量力而行,别人的成功方法可能正是导致你失败的原因。因推而广之,无论学习或工作,人们都必须尽心尽力,付出代价,才能有好的收获。如果稍有一点进步和成绩,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不肯再付出心血,这种人肯定学不到真本领,也是办不成大事的。人们应从故事中汲取教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
葡萄树和老树∵
在一个很大的葡萄园里,种植着数以千计的葡萄。为了让葡萄健康地成长,农夫用木柱和竹枝,精心地架设了牢固的葡萄架。园中所有的葡萄都把自己的藤蔓爬到农夫特意为它们架设的葡萄架上,唯有一株自以为聪明的葡萄动了个怪念头。∵
这株葡萄觉得整天和大家挤在一起,不仅没有意思,而且无法展现自己的特殊才能。因此,它经过认真考虑和观察,终于想到了一个能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好办法。∵
原来,它看到葡萄架附近有一棵大树,它想:我只要爬到那棵树上去,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再也不用与大家挤在一起了;而且我还可以爬得比所有的葡萄都高,让它们看看我的本事。于是,它离开了葡萄架,悄悄地爬到了那棵大树上去了。∵
伙伴们看到它盘绕到那棵老树上,都好心地劝它说:“这棵老树有什么好呢?它已经老朽不堪了,说不定哪天就会倒了,你还是赶快回到这牢固安全的葡萄架上来吧!”∵
“谁要你们多管闲事,我自有办法生活下去,用不着你们瞎操心!”葡萄藤不但不感谢伙伴们对它的关心,反而粗鲁地把大家数落了一顿。它自以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心里还暗自盘算着:只要自己拼命往上爬,就可以多吸收一些阳光,长得比伙伴们都粗壮,不仅夏天能多结些葡萄,还能活得比所有的葡萄都长久。∵
可惜它选中的那棵大树确实太老了,老得枝桠干枯,树根摇动。有一天,刮起了一阵大风,这棵老树被吹得颤颤巍巍。老树沉痛地叹了口气,∵
舌头和牙齿∵
从前有个小男孩,他染上了某些成年人常有的一种毛病:讲起话来非常离谱,不知天高地厚。∵
“这个舌头真叫我受罪,”牙齿抱怨道,“你什么时候能学会安静一点呢?”∵
“我的事与你有什么相干?”舌头蛮横地顶了回去,“我给你吃什么,你就嚼什么,别的事你就不要有意见了。再说,我们之间毫无共同之处,我不喜欢其他人干预我的私事,更不会听信别人的馊主意!”小男孩照样是不歇嘴地乱说。舌头总是喜欢找很多连自己都来不及弄懂的、奇奇怪怪的新词句。∵
有一天,这位废话大王终于尝到了苦头。他为了摆脱困境,居然允许舌头随口编造谎话来糊弄人。牙齿的忍耐到了极限,它们气得一下子合拢,把那个兴致勃勃的撒谎者咬得痛不欲生。∵
舌头被咬破了,流出了殷红的鲜血。小男孩又羞又痛,哇哇大哭起来。∵
从此,他的舌头学会了谨慎,小男孩要说什么,也总是想好了再说。∵
这个故事教育人们为人应当诚实,不要吹牛撒谎,否则是没有好结果的。∵
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所尊崇的传统美德,待人以诚,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说文解字》上对“信”字的解释是:“人言也,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从言。”孔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孟子道:“诚者,大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尽管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但是这一基本准则却从来也没有改变过。当今的社会,人们虽然追求经济效益,但为人处事,也离不开这个准则。谁若违背了它,即使能蒙混一时,最终也必将自食其果,受到报应。待人不诚,必然会导致众叛亲离,最终成为孤家寡人的可怜虫;经商不诚,最终会失去信誉,失去顾客,丢掉市场,停业破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故事也告诫人们,出言须谨慎,夸夸其谈弊多利少,这方面我们的祖先也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精神遗产。如:“沉默是金”、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遇到了某事的困扰!”∵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有很大能耐,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冲冲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吗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无时无刻都在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它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作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鸡鸣声对我还真是有益处呢!”∵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人们走得多么顺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他们,进而祈求老天赐予更多的力量,以渡过难关。∵
实际上,人类世界有的时候比自然界还要残酷,因为除能力的强弱比较之外,其他的竞争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本该淘汰出局的不合格者往往会颠覆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从而制造出不公平、不合理的选拔结果。∵
世人必须承认这种现实,必须打破事事公平合理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困扰,才能不发牢骚。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人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就要在这个世界里逐渐改变自我。事实上,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经历了许多的不幸,饱尝了隆冬的严寒,也领略了酷暑的炎热。不管怎么说,它终于挺过来了,它没有玷污自己这身洁白高贵的羽毛。∵
此时此刻,天鹅准备平静而豪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它弯着优雅的脖颈,姿态潇洒地向湖边的老柳树下游去。它喜欢这里的碧波垂柳,每年夏天,它总要在这里度过很多日子。∵
夜幕收尽了晚霞,余晖把湖水染成绛红。这是一天里最宁静的时刻,静得只剩下一片迷蒙的夜色。∵
突然,湖边传来了天鹅的歌声。它唱得热切而惆怅,歌声里流淌着对天空、湖水、土地和森林无限的眷恋之情。∵
天鹅的歌声在夜雾中传得很远很远,它的歌声打动了大地上的一切生灵。鱼和鸟都听懂了它的歌声的含意,它们说:“听啊,天鹅在唱,这是它用生命展现的最后歌声。”天鹅忧郁而温柔的歌声在湖边轻轻回荡着,最后,和夕阳的余晖一起消失了。∵
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美好的,但遗憾的是人生实在太短暂了,当你经过长期的奋斗,终于事业有成,正可以好好地享受一下人生的时候,死神已经悄悄向你逼近了。因此,人们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让生命过得有意义。∵
前苏联卫国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庸庸碌碌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自豪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故事中的天鹅在它年迈力衰,大限将至时,却表现得十分泰然。它回想往事,觉得这些年来,它在生活中饱尝辛苦,但无论如何,它始终挺过来了,于是它无怨无悔,引吭高歌,平静而豪迈地迎接死神的降临。∵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自信的小马
自信的小马∵
有一匹小马,胆小怕事,在动物世界中没有它不害怕的,从狮子老虎到小狗小猫。于是,他成了受气包,谁都敢欺负它。∵
一天,小马独自在野外啃着青草,突然间,一只老虎向它扑过来。小马虽然吓得浑身发抖,出于本能,它还是用蹄子踢了这个庞然大物。也许老虎太饿了,它在不小心的情况下被踢倒后,竟然倒地不起。小马惊呆了,它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消息一下子在动物世界传开了。大家都来到小马身边,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它:“能打败大老虎,真是个英雄。”小马环顾周围的动物们,又壮起胆子看着躺倒在地上的老虎,这才相信自己真的不简单。∵
从那以后,小马对自己有了自信。∵
小马由于缺乏自信,所以常掉入自卑的深渊中。因此,自卑的人有必要变换一下对自信理解的角度。∵
一个人具有强烈的自信,可使自己受到激励而想出种种可行的方法以及技巧。同时,“相信自己会成功”也会使别人对你产生信任和好感。∵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相信自己有力量,就更不可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在自鞭自抑之中,自我完完全全地迷失,这几乎成了必然的结局。唯有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形象,才有可能让沉睡的能量醒来,才有可能创造一份完全不同的美好的生活。∵
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不自信却使本来可能的事变为不可能。∵
自食恶果的老鹰∵
有一只老鹰常常嫉妒别的老鹰飞得比它好。于是,它找到猎人,对猎人说:“我希望你帮我把天空中高飞的老鹰射下来。”∵
猎人说:“你若提供一些羽毛,我就能把它们射下来。”∵
老鹰从自己的身上拔了几根羽毛给猎人,但猎人却没有射中其他的老鹰,它一次又一次地提供身上的羽毛,直到身上的大部分羽毛都拔下来了。此时,它已丧失了飞行的能力。∵
于是猎人转过身一把抓住它,然后美餐了一顿。∵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害人之心不可存,否则将会以坑人开始,而以害己告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学会留一步与人吧!敬以持躬,让以待人。敬,就要小心翼翼,事情不分大小,都不敢忽视。让,就是要凡事留有余地,有功不独居,有错不推诿。∵
让人为上,吃亏是福!∵
自私的驴∵
有一天,驴子随主人外出,结伴同行的是主人的狗。驴子外表神态庄重,但头脑却是空空一片,不想事情。半路上,主人因休息睡着了,驴子就趁机大嚼大啃青草,这块草地的草特合它的胃口,驴子吃得还算满意。∵
这时狗见驴子大嚼青草,感到腹中饥饿,就对驴说:“亲爱的伙伴,我求你趴下身子来,我想吃面包篮里的食品。”但狗没有听到一点回答,驴子只顾埋头吃草,怕浪费了这大好时光,影响进餐。∵
驴子装聋作哑好一阵子,总算开口回了话:“朋友,我还是劝你等等看,待主人睡醒后会给你一份应得的饭,他不会睡得太久的。”∵
就在这时,一只饿极了的狼打村庄里跑了出来,驴子马上叫狗来驱赶,这时候狗可是不愿动,还回敬道:“朋友,我劝你还是快跑吧,等主人醒了再回来。他不会让你等多久的,赶快跑吧!假如狼追上了你,你就用主人新给你装上的蹄子狠劲地踢,踢碎它的下巴颏。相信。我的话没错,你会把它踢躺下的。”∵
就在狗还在说这些风凉话的时候,狼已经把驴子咬死,再也活不过来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千万不能互相拆台,否则双方都会倒霉。∵
许多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自己。因为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远记在心。相反,你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却视而不见,像驴子那样装聋作哑,到后来你有了危险,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你。∵
因此,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相互帮助,而不要相互拆台。∵
《智空和尚讲禅》∵卷一∵心灵·人性
跃出水面的鱼
野兔的恐惧∵
野兔在自己的洞穴中冥思苦想。这也难怪,在洞中除了想问题,黑糊糊的还能做什么呢?它感到烦躁忧郁,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它叹息道:“天生胆小是多么的痛苦,这样不仅吃不到好东西,还要时常提防遭受袭击,不能感受到真正快乐的滋味。该死的恐惧总是搅得我不能安寝,即使睡着了眼睛也还是睁得大大的。”∵
一只聪明的兔子建议说:“你必须改变这种生活态度。”∵
“恐惧能消除吗?我想别人也可能像我一样,时常担惊受怕。”野兔得出了上述结论,并时刻警惕地环视着周围。它机敏多疑地捕捉一丝微风,一点阴影,不放过任何可疑之物。∵
野兔又陷入了沉思,一点轻微的响动惊醒了它。它疾步往兔窝跑,经过池塘时,只见青蛙飞快地跃进池中,深深潜入水里。∵
“哦,我也能让其他动物像我一样惶恐不安,使蛙池时时充满警报。竟然还有别的动物见我望风而逃,我是个战士了!我搞清楚了,原来恐惧并非是我一个人所有,谁的内心都怀有一丝恐惧。只要我勇敢一些,就可以战胜它了。”∵
恐惧纯粹是一种心理想像,是一个幻想中的怪物,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人们的恐惧感就会消失。如果人们都被正确地告知,就没有任何臆想的东西能伤害到人们,那人们就不会再感到恐惧了。∵
所有的恐惧在某种程度上都与自己的软弱感和力不从心有关,因为此时他的思想意识和他体内的巨大力量是分离的。一旦他开始感觉心力交融,重新找到了让他自己感到满足和大彻大悟的那种平和感,那么,他将真正体会到做人的荣耀。感受到这种力量和享受到这种无穷力量的福祉之后,他绝对不会满足于心灵的不安和四处游荡,绝对不会满足于委靡不振的模样。∵
跃出水面的鱼∵
有一只红鲤鱼在暴雨来临前耐不住憋闷,纵身跃出池塘的水面,长长地透了一口气,并在阴沉沉的池塘上方画下了一道红色的绝妙的剪影。∵
在入水之前,它听到从岸上传来了一句天籁般的赞美:“呀,多漂亮的一条红鲤鱼!”∵
第一次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红鲤鱼激动得连拍了好几个水花:“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终于有人懂得欣赏我的美了!”它的伙伴们从来都没称赞过它。∵
伙伴们的缺乏美感让红鲤鱼对刚才的赞美更觉可贵,一种乍逢知己的惊喜充斥着它的内心:“也许我该结识结识那个人。”∵
想到这些,红鲤鱼就在水中猛游了一圈,憋足了劲,闪电一般跃出水面,再一次高高地出现在池塘上方。∵
水外的世界真是很刺激,红鲤鱼有一种鲤鱼过龙门的成就感,它一边享受着风拂过身体的凉爽与惬意,一边睁圆了眼睛去搜寻那个一生难得一遇的知音。∵
但它只看到了一张网,一张铺天盖地的网,当那张肮脏的渔网裹住它美丽的躯体时,它听到了那个一模一样的声音:“哈,逮着了!”红鲤鱼就这样永远告别了生它养它的池塘。∵
期望得到外界的认同,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同时应该擦亮眼睛,万不可陶醉于别人的赞美,就算这种赞美足以使人神魂颠倒。∵
人都是有自我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自大自信的人需要这种肯定,自卑的人更是需要。自大自信的人听到别人对他的肯定,等于为自己的自大自信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自卑的人通常条件比较差,他更需要别人的肯定以建立自己的信心,甚至连与事实脱离的肯定他都信以为真。∵
这种迷魂汤是“补药”,运用得法,可以帮助人们发展;但它也是“毒药”,它会让你在感受到虚幻的快乐的同时,也影响你辨别真伪的判断力,使你轻易地落入潜在的危险之中。∵
言行不一的樵夫∵
一只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却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它请求樵夫让他躲藏起来,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里躲着。∵
一会儿,许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他嘴里一边大声说不知道,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躲藏的地方。猎人们相信了他的话,但并没留意他的手势。狐狸见猎人们都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他一命,他却一点谢意都不表示。∵
狐狸回答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是一致的,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这个樵夫言行不一,表面上说要保护狐狸,暗地里却出卖狐狸,但是出卖没有成功,而且还受到了狐狸的指责,樵夫是咎由自取。∵
像樵夫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在别人面前呈现多面性,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一个人和你初见面时,表面上非常热情,但是你一定要高度警觉,他的内心可能在盘算如何在你的身上获取利益。他也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利益,暗地里出卖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