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的功夫是最不好用功的,不像学校有个书本照着做,文字刻在书本上看得见,这里没有书本,用功又看不见心是什么,其实心是看得见的,「明心见性」就是要你明白这个心是什么,明白了就好办。∵
祖师讲得好清楚,「在眼曰见,在耳曰闻」,看得到的是心,听得见的是心,走路的是心,吃饭的是心,讲话的定心,睡觉的也是心,如果不是心,就如死人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凡是动的都定心,并不是手在动,这你就要观察了,盘起腿子,闭着眼睛,一无所有,心是空的,万法皆空。起心动念也要观察,手里拿着梨子才会张嘴去咬,没有梨子怎么会咬呢?有个地方玩才会去玩,有对象才会动,没有对象就找不到心,心如虚空,一无所有。你试试看,闭上眼睛一无所有的时候是什么境界?
释迦佛悟道,他是怎么悟道呢?他是夜睹明星(即是光明,毫光闪闪)而豁然悟道。如果闭着眼睛睡觉只有一团黑暗,精神抖擞时看到的是智慧是般若。般若就是全身毛孔放光,似有一层如大火炬,如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满天放光,照到那里都是光明,就是开悟了。老和尚在高旻寺开悟前,远远看见河里的船,谁上厕所,谁做什么,他坐在禅堂里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开悟前的事,他真的开悟了,遍地光明(即是心光,心地的光明),如大火炬,只有光明,只有智慧。
释迦佛看到明星,毫光闪闪就开悟了。我们为什么不开悟?就是杂念太多了,思想太混乱了,还没有了生死的思想和精神,只想去玩。永嘉禅师没开悟前,看了很多经书,着书立说,他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么多,是看不完的,如入海数沙,最终还是要回光返照观察自己的心,所以过去祖师不拜佛、不看经。全山高旻寺禅堂里不准念佛,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叫你挑水洗禅堂,你把禅堂弄脏了。哪里是禅堂?是自己的心嘛!禅是什么?禅就是心,明心见性,见了性就是禅,外离一切名相就是「禅」,内心不动摇就是「定」,外禅内定名「禅定」。一天到晚在外面跑,哪来的禅定呢?哪来的智慧呢?像小孩子不知道被骗,上街去玩去吃,就被拐卖了,现在多得很。
大人也是被名利财色所骗,所以出家人不要被外界所转,被文字所转,首座和尚就是不听我的话,一天到晚背着本经书,白天一餐饭,夜里不睡,打起坐来昏沉,把身体弄坏了。当然,看经也是好事,也是修行,但根本的修行是明心见性。你看六祖一字不识,明心见性后,天龙八部都来护持不在话下,袈裟一抛,飞至天上,四大天王各拉一个角,把曹溪南华寺方圆几十里地都覆盖了。六祖虽一字不识,但他明心见性后就神通自在,那些读了很多书的,哪有这种本事?不能相比的!如果没有了生死,即使把《法华经》读得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解决因果轮回的问题,来生还要投胎。六祖就不用投胎了,那个时候的他,明心见性后心如虚空,没有生死可了,因果亦没有了,哪里有因?哪里有果?哪里有人?哪里有鬼呢?什么都没有,心如虚空,如释迦佛一样涅盘寂静,一切都是自心。
所以说:「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开了悟,十方法界,山河大地都融为一体,根本就无戒可持,无生死可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千处有求千处应,菩萨的心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如斯境界,又何来有生死、因果、人我?根本就不存在。真的明心见性了,还有什么看经不看经呢?所以六祖菩萨把经书都撕掉(坛经上没记载这段公案),是为了破人之执着心,这是庄子那是老子,这是金刚经那是地藏经,总在分别。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心外无法,心外无众生,故此一切一切皆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手动也是心,脚动也是心,睡觉也是心,讲话都离不开心,如果没有心怎么知道讲话呢?但自己不知道,看不见。所以要用功,要回光返照,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明白一切都是心的作用,我们就从这里下手用功,要看住这个心,不要让心被境界所转,自己要有把握,把握自己的心。所以开了悟的人,明心见性的人,头头是道,处处无障碍,处处无是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