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借我一本港版小说《袈裟尘缘》,不怎么样;而且还未卒读。却引起我谈禅说佛的兴趣。于是就埋头整理一下有关的读书笔记,凑成这篇东拉西扯的文章。
佛教有诸多派别,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错综复杂,也源远流长。它是典型的舶来品,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奴隶社会的印度,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宗教之一(另两个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谈到佛教,人们会马上想到释迦牟尼。他身为太子,24岁出家,35岁成道,80岁圆寂。在45年的刻苦修行中孜孜不倦地建立僧团,传播教义,功不可没。他的降世就十分神奇,“释迦牟尼出家前,名悉达陀(多)。他是如来转世,因而不是胎生,是从母体左胁而降诞,落地时,就地走一圈,而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所以释迦牟尼又称世尊”云(见《袈裟尘缘》)。这恐怕不是小说作者的人云亦云,是有所本的。《本生经》上记载说:摩耶王后怀孕临产,按风俗须回娘家生育。王后走到一棵婆罗圣树下,忽然有一枝树枝下垂到她手边,她伸去攀扶,悉达多太子就从她右胁出生,出生后向四方上下各行七步。那就是现世的如来佛祖(如来即“自如去来”之谓),他出世是现身说法普度众生的开端。如今尼泊尔的兰毗尼园中还有摩耶夫人寺,寺中藏有一块石刻的太子降生图。赵朴初老先生还有个说法:佛是人,而不是神。他有名有姓,名字是悉达多,姓乔达摩。因为他属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意为“觉者”或“智者”。后来出于迷信,佛陀被人们神化了。根据佛教教义,佛不是造物主,只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却不能主宰人的吉凶祸福,唯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能成佛。”即意味着凡人也能解脱尘缘,进入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
佛陀踏入中国境,已是西汉末的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进入东汉初,约莫半个世纪后的汉明帝还派人去印度求法。可是随着岁月的流失,佛教在印度也几乎流失了;其佛教徒现在已寥寥无几。而中国的佛教反倒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这却是奇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人称颂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佛学居然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回溯佛教刚传入中国当年,还被看成社会上时兴的神仙道术呢!这不奇怪,因为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学术大多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而以般若学说为其基本内容的大乘空宗,追求四大皆空,旨在建立无常、无我的教义,在思想上与玄学比较接近。所以容易为社会上所接受,得以迅速传播。至于后来发展到“(儒释道)三教合一”,同时又出现“三教鼎立”,那已经是唐宋前后的历史潮流导致的社会现实了。
上面提到佛教有诸多派别,在中国的号称八大宗,各有各的教典和研习体系,呈现着百花争艳的景象。其中最为突出、几乎被视作“另类”的一派是禅宗——令世人瞩目的一派。它是在中国发生发展的一枝独秀,浑然本土化的异军突起。因为出类拔萃,不受传统教规的束缚,到头来差点成为佛教的对立面;随心所欲,到了呵佛骂祖的程度:正是这个几乎要跟佛教“对着干”的宗派,唯有一个“悟”字了得。“悟性”至上,一旦悟到佛理真谛,内心会突然开朗,觉得物与我本无差别,物即是我,我即是物,即物我两忘的无差别境界。——这是主观唯心论的范畴;而宗教信仰自由,无须置喙了。禅宗独树一帜的突出点,就是否定长期的苦行修习,认为关键是自性的迷悟,把心外的佛变成心内的佛。所谓“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坛经》)某一天突然觉悟自身的本性,就可顿时成佛。总而言之,禅宗认为对佛法的认识,只靠参禅中“了悟”,不是靠语言文字,靠才学,靠议论所能得到的;而是以专修禅定(即安静而止息杂虑)为主修课业,“禅宗”也因而为名。这里要插入一点说明:南朝时菩提达摩祖师由天竺来华传授禅法而创立禅宗。从此盛极一时,经五祖弘忍分成为北方的神秀渐顿说和南方慧能顿悟说两宗。有“南能北秀”之誉。本来两宗旗鼓相当,不知为什么后世南宗顿悟说把神秀一派甩到后头,遥遥领先。他们的不同是慧能一派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成新禅法。兴起后也一直运用这种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了其他各宗的烦琐义学;流行日广,影响及于宋明理学。
关于渐悟和顿悟同源分流,神秀和慧能分别留下的传法法偈很能说明问题,且抄录于下。神秀乃众望所归的首座弟子,他写的一首是:“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弟子都认作道行到家,悟得深刻。谁知厨下的舂米僧慧能听了不以为然,便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作偈,表示自己对佛理的参悟。五祖慈悲为怀,以为后者悟得透彻,便将禅法和衣钵真传给他,慧能遂成禅宗六祖。其实,神秀的偈倒是合乎人生哲理的;常把心灵里的杂念拂拭掉,便清净无为,体现了渐悟说。而菩提明明是树,明镜的确有台;为了高超解脱,一定要视而不见。“本来无一物”嘛,自然“无处惹尘埃”咯!然则,这只能作为芸芸众生者表面领会,无法顿悟极乐世界彼岸净土那种四大皆空一尘不染的境界。慧能说的“菩提(觉悟)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还有一个妙悟可以补充其“玄”。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住为本”,说的是对世间事物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粘不着,不尘不染。《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正体现了禅宗认为“一切皆空,亦是妄见,只有不空不有,亦空亦有,才是中道之义”的极致。慧能对这些神秘的直觉善于闪念之间豁然开悟,所以就极尽能事地传承了禅宗真谛,一种无常、无我的精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