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观看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时,朋友发短信给我,恭贺新喜:“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多好的一首诗,凝聚高尚情怀,体现博大胸襟,精思迸发,哲光四射。顿时,一股古老东方哲学的悠然微笑,带着温情的祝福,给予我清凉的爽快、自然的陶醉,比起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一类诚恳的俗套多出几分恬淡和清幽。∵
慧开禅师的诗句,表面上只给了我们平和的劝慰,并没有教给我们遇闲事而不烦的方法。这正是禅宗的高明之处。其实,禅宗只讲心性自通,不开包治百病的良方,才是生活的大智慧。∵
吃五谷杂粮,入五行八作,听街谈巷议,度平常时光,势必“如意之事只一二,失意之事常八九”,闲事——乱事、坏事、麻烦事,事事闹心。传言荆棘的芒刺,造谣烙铁的灼伤,中伤暗箭的穿射,掣肘钝刀的锯割……苦如黄连,痛如刀搅,烦闷,浮躁,惆怅,怨恨,……∵
如果,将此等闲事造成的痛苦当作无有一般,不挂心上,自然会是风花雪夜,怡然自得——这可不是一般一时修炼可以达到的境界。静心思之,现实有闲事,只当过眼云,空空如也,心境宽敞,此等时节,最为美妙。这就是禅宗的教义精髓。∵
禅宗,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与中国道、儒文化精神融合,形成的融化了古印度佛教哲学最精粹部分的中国佛教的宗派。禅宗,既不是像有人说的那么空疏狂妄,也不是像有人说的那么神秘玄妙。∵
禅宗六祖慧能有着名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曾多次咏读,开始,总不能摆脱生涩的感觉,慢慢悟来,又有时迷时清的感触。∵
说到菩提,它是佛教的术语,意译为“觉”、“智”、“道”等,佛家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菩提树,原产印度,与佛教同时传入我国。“尘埃”,也是佛教术语,我们可以理解为禅师慧开诗句中的“闲事”,对待“尘埃”,有人主张不去惹,慧能主张本来无,谁上谁下,即使不为佛门弟子,亦能一目了然。六祖慧能识有为无的偈语,展示了他透彻的宇宙观与顿悟一心的修养,值得我们在日常修身时悉心揣摩。∵
把闲事当作虚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是不容易越应该做,这就像佛教徒的静心修炼的坐禅,虽然我们不愿远离尘世,可都有完善自身的目标。∵
眼前一本《河北画报》,2004年最后一期,有一篇《柏林禅寺记事》。文中一段介绍柏林禅寺(在河北赵州)的净慧法师十几年前提出“生活禅”的修行理念的文字,使我对禅宗贴近社会、普渡众生、与时俱进的研习成果产生深深的崇敬,亦客观证实了我对禅宗所下的绝非空寂、玄妙之学的结论。净慧法师的“生活禅”倡导:“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证中证解脱。”太棒了,太精彩了,太通俗不过了,净慧法师教给我们一套反省自安的好方法。即使我们并不理解“禅机”、“保证”一类的佛语,但仅用“满足”、“心安”、“幸福”、“进取”的心境来要求就足以达到净化升华灵魂的目的了,到那时,慧开禅师描绘的春花秋月般的境界与人生,就会时时陪伴你,自在安详,无忧无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