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禅寺记游∵
读了张宏的《做一天和尚》之后,我和几位文友便产生了去九松禅寺参观念头。2008年9月20日上午,我与樵夫、简庵、过儿、黄生、张宏等随山水郎驾驶的面包车赴九松禅寺。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不知不觉间车已经穿过三都地区进入了浦江境内,当车子向左拐弯驶向一条新开拓的盘山土路后,在一户农家门前停了下来,在这里等候的守真师傅热情地迎了过来。
大家便都下了车,张宏向守真师傅一一作了介绍。尔后,大家随着守真师傅沿着新开的土路向山顶走去。路边树木葱郁,竹林青青,葛藤和弥猴桃的藤蔓从土坎上垂挂下来,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当我们登上望仙亭的时候,看到一片碧绿的茶园,地里豆荚鼓鼓的,豆叶子有些发黄。在亭子里,守真师傅开始向我们介绍寺庙的有关情况。
天气有些闷热,我们在继续往山项行进时感到身上微微出汗。走到寺院门前,一阵山风吹来,十分快意!我们站在海拔750多米的截柘岭上,视野十分宽阔,四顾了望,远山近岭尽收眼底,几条山脉蜿蜒伸向远方,仿佛一群舞动的青龙。
我们从《九龙庵碑记》约略知道九松禅寺来历。我觉得张宏在为禅寺草拟的新碑记写得更为简洁明了,而且将正在建设当中的情况也概括进去了,特抄于兹:
九松禅寺,原名九龙古庵。公元552年,有比丘尼行至截柘岭,见九龙聚首,祥云彩照。彼念佛德,运思顿悟,于是结庐安居,修行法门。间有乡民信众,供奉僧佛,香火渐旺,起立殿堂。至民国十八年,有良缘之士修葺古庵,使其初具规模。又至新中国成立,政策开放,百家争鸣,信众日益增多,贤达之士往来交流,截柘岭上佛光普照。1993年初,护法居士傅凤仙虔诚向佛,摩顶放踵,普结善缘。1996年,住持守真足锡于此,潜心发愿,中兴九龙。集诸弟子、信众之力,终使大雄宝殿、大悲楼、地藏殿、斋堂、寮房更具规模。
守真师傅表情淡定从容,很健谈,跟我们介绍佛理,谈修炼,认真细致,令人产生敬意和感佩。我不是佛教徒,但喜欢佛教文化中的禅理和智慧,我认为佛教文化所提倡的宽容、和谐、友善、淡泊等理念,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一定有所启发和帮助。我偶尔也翻阅一些说佛谈禅的书,有一种门外观佛的味道,但像今天这样近距离与师傅面对面地聆听佛理要义还是第一次。守真师傅说,人与佛的关系,应当顺其自然,随其因缘,强求不得的。我对守真师傅讲话印象较深的一个内容是:学佛参禅修持是第一位的。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修持戒、定、慧三学,嘴上念经声音响,莫若修持行动诚。尤其是寺庙中的管理者,更要有深厚的修炼之功。
守真师傅还带我们参观了现有的三个主要殿堂和建设工地,介绍寺庙的历史和将来发展规划。从正在建设当中的大雄宝殿等布局来看,规模可观,一旦工程完工,九松禅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加上有守真师傅这样好的法师来管理,相信九松禅寺的中兴指日可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