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教育的展望
惠空法师致词:
我们先由大陆及慈光寺各三位法师针对今天的主题,每人发表十分钟;接着开放讨论。我们先请印空老法师讲几句话。
印空老法师致词:
这次到***参加两岸僧伽研讨会是来参学的。江西禅宗祖师道场像行思禅师的青原山、马祖的宝峰寺、虚云老和尚的云居山等很多。金山寺派了几批学僧到高旻寺学打禅七,大和尚慈悲也为尼众开方便门,让禅堂打下基础。我以前在广东丹霞山常住,回到江西办佛学院,再创办尼众禅堂。佛学院以禅修为主,学校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为了让学僧安心办道,每天除了上课,全都要坐四支香。禅堂挂了正规临济宗的钟板,一切运行以禅堂为主,培养了学僧们的参禅兴趣,又安定了他们的身心。我计划建一所更大的禅堂,成就更多尼众在禅修上的修行!
能净法师:
今天的主题是讲禅修,我是一个门外汉。出家二十多年生涯,是一边学经、一边种菜,在禅修方面没有下过功夫,也没有受过高人指点,但是多少也悟到点意思,在以后更要把禅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践。
顿成法师:
禅修是每个要了生死的出家人的必经之路。佛教要兴盛,必先提高出家人的素质,只学教理教义,没有实际禅修功夫,烦恼现起就解决不了。只持戒没有禅修的滋润,会显得很古板、不圆融,在持戒的基础上精进禅定,才能自心中发出大智慧而受用。与祖师相比之下,现代人杂念多,真正的修行人还是少数,出家人如能发心在禅堂内长期用功,天龙八部都会护持。佛教正法的代表就是有修有证,以禅定解脱为正法的标志,所以禅堂的钟板上写着「正法久住”。现在佛教表面兴盛,各式各样的佛教团体都在为社会作贡献,但都不是佛教根本所在。戒、慧是佛的行、言,“禅”则是佛的心髓,关键在于内心的证悟,又不能用语言行为完全表达出来,所以现在人很难契入,唯发长远心,精进心,才能尝到禅的味道而受用无穷。我本人有这方面的亲身体会,从前有些经典的道理不明白,但功夫到一个阶段后就会忽然明白。
禅修的教学方式,不在多而贵在精。《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严经》、古代祖师的语录和禅堂的各种清规等,都有助于我们的修行,经中的某一句话、禅堂里的某一种法器都有可能助我们开悟。所以禅修教学的方式如果在禅堂内讲有关禅修的内容,会更实际、更亲切,拈来用也现成。另外,禅堂的规矩很细,如果能守住,时时都在戒律当中,它不但戒身更在戒心。
提锦法师:
三学之纲由定生慧,这是在戒律的基础上来讲。但现在的人大多停留在戒和教的研究上,真正修行禅定的人很少。我对禅修的体验很少,但在高旻寺参学时,当走进禅堂内,身心自然就有一种沉静的感觉,这是我在几年佛学院生活中没有体验过的,实在不可思议。现在佛学院的学僧流动性很大,都是心没有安定下来,学习教理的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知见,而解决烦恼的问题就要靠真正的禅修力量。因此,我建议其他的佛学院每天除了教理的指导外,更要给学僧安排一定的禅修时间,使禅修思想更好好发挥出来。
妙寂法师:
我们都知道禅法的重要部份,但就我个人而言,深深感受到修行确实是很辛苦的路,因为现在明眼人难遇,必须自己去摸索;如同上山,如果有开悟的善知识引领,直捷地就能到达目的地,而我们就如同在重重的高山下,朝着看不太清楚的山顶摸索前进,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还能靠着一句话头慢慢的走,引领我们走到开悟。
一般人往往把修行看的太容易,学祖师讲“挑水搬柴都是道”,祖师们是在开悟之后,把修行功夫落实在实际生活中,把戒律生活统统摄入禅修当中,所以在日常作务中,挑水搬柴无不是道。而我们凡夫一生都是烦恼,既不能做到挑水搬柴无不是道,就应该有一个“禅修解脱”的正确信念,并努力去实践。
妙元法师:
我看过很多佛学院的学僧们,因为掌握不到禅修要领,所以觉得打坐很浪费时间,认为还不如多读一些经论,从中就可以看出大家对于了脱生死这件事似乎没有把握好。在修学过程中,出家的本怀应该以了脱生死为核心,而了脱生死最主要须透过禅修,禅修有定、慧两个层面,大多数的出家人初发心时都有了脱生死的志向,至于如何了脱生死呢?有人拜佛,有人持戒,有人研究经论,每个人都认为我在学佛而自以为足,却未真正体会到禅修才是了脱生死的重要核心,拜佛、念佛没有身入禅修,只是消业障;持戒而不禅修,只是人天的福报。
我在打坐时常常昏沉,坐起来很辛苦,工夫也不甚得力,但认知到“出家是为了脱生死,而禅修又是达到了脱生死的必经之路”,为了这个大目标,即使遇到再大的障碍和辛苦,我都愿意不断的面对与克服。许多人或许就是因为缺少了这层认知,一旦遇上困难或障碍,就退失信心,而迷失根本的方向。又有很多人把佛教导向学术化,未能真正体会文字与实际修行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所以,如何让学僧深刻体认到禅修的地位与重要,是非常重要的。
妙嘉法师:
大乘的法理,原本“通体皆是”,无一法可取可舍,又“何劳修证”?―根性顶尖之人,或许言下即悟;但对绝大多数的我们而言,其实很难光靠正见、正思惟便能直下承担这样的道理。我们虽然谈论着圆满的法性,面对的却是不圆满的心性,这中间严重的落差,便能透过种种行持予以密合、衔接,而禅兴正是其中最为直捷了当的叩门砖,所以智者大师便说:“止观统摄了一切佛法”。
很多人以为谈禅修便是声闻所行,忘记了“禅定度”其实也是菩萨行者必备的德行。在整个想要学习自利利他的修道过程中,若少了止观的摄持身心,我们很难避免个人烦恼习气、及服务大众事业中所衍生的种种杂染过患,我们其实需要很诚实地面对我们的根性。***佛教唯一的缺点就是禅兴的教育还不够,对此,个人有二个看法:
一、需要努力倡导禅修的重要性,让禅修成为生活的习惯、“必须品”。教育信众正确禅修的理念和方法,让他们了解禅修对身心的帮助,也了解如何实际操作禅法。鼓励道场安排每天固定的禅修时间以及年度打七等功课。
二、祖师们的用功方法,由于传承断层,慢慢就没有人弘化;我们需要再度加以整理、传扬、运用。另外,不能舍去经论的学习,禅宗讲不立文字,是针对上根利智之人在心性、方法上用功;对于一般根性者,还是得透过经论,使思想导向正确而完整的知见,助益长远的修行。
清勤法师:
我认为戒定慧是平等的,如果没有戒作为基础,没有对戒的敬畏心,人就会起掉悔心,没有智慧,也不可能了脱生死。另外,请问当禅定功夫还不能断除烦恼时怎么办?
妙元法师:
我刚刚主要在强调禅观是修行的核心,并不否认其他的部份。当然戒是基础,在戒的基础上才能有后面的禅定、智慧,它们并没有分开,在以禅观为归的信念下,自然九得具足持戒、修定。因为戒没有持好而心生掉悔,对禅修就是一个大障碍,当碰到障碍时就会想办法去解决。
惠空法师:
众生根性的差别。经典上讲修行前都先讲根性的问题,众生的根性差别很大,不能看成同一种根性。如果一个人以禅修解脱生死为本怀,自然就会把全部生命含摄在禅修里面。如果没有这个修行理念,就会烦烦恼恼陷入掉悔,不同根性会出现修行上的差别。
顿成法师:
在禅修法门教导学生方式上,对于根性利的人,用呵斥就可以解决,根性差则用好话劝劝,即使最差的人,我们也不能淘汰他,要慢慢的教化。上根之人用功夫较易接近,有烦恼单刀直入立刻能解决,但大多数的根机用软的效果会好些。所以根性不同,解决方法也不一样。
法师易找,禅修师资确实则难找,更难培养,一个禅师必须有几十年的禅修经验才行。对于禅师的培养,首先他自己对一法门要有好乐心,加上好的教理基础,再给他一个修行的环境,同时还需要有过来人的明白指导,很快就会上路。
悟德法师:
融合几位法师的观点,就是我们要把禅修的重要性讲清楚,每天固定让大家出香,因为禅堂里不是让你打昏沉妄想,是回光反照自己的心性,在禅堂里也是戒律的体现,更能收摄我们的三业。
在禅观上确实需要教育大家对禅修所应具备的理念和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禅观的理念,可能会盲修瞎练,只是在有为法上作用,无法在心性、无为法上用功,所以具备正确的禅修理念很重要。另外必须加强菩提道上利他的信念,而只有在自利稳固之后才能好好的利他。如果自己都在盲修瞎练,就谈不上利他了。现在佛学院多,可是多数人学会了口头禅,实际的见地功夫却没有,这是很可惜的事。
清勤法师:
居士在禅堂内的禅修功夫可能比出家人好,请问在禅堂外如何处理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差别,身为居士又该如何降伏我慢?
悟德法师:
如果居士有这种我慢心,我们应该提醒他“你的我慢心已生起来了,这是障道的因缘。”并且教导他要马上降伏。何况作为一位居士,要护持三宝,必须要恭敬出家人。出家人搭了如来的三衣,无论如何终究是人天师表,修行好是一回事,对出家人不恭敬,绝对是不应该的。
惠空法师:
我相信一位有修有证的圣者,到某种境界后,就知道僧团的尊贵性,也知道佛法需要僧团来弘传,更知道戒律摄持身心的作用。居士修行可以证到无为法,也不是每一个出家人都能证到无为法,可是并不能因为这样而抹杀了整个僧团的作用。三宝住世的责任,像六祖能大师在当居士的时候就开悟了,但他还是需要接受出家人的剃度后,才能登座说法,古代很多居士开悟后对出家人还特别的尊重,如庞蕴居士等。
妙性法师:
请问顿成法师,应该如何去实现我们内心对了脱生死的信念?对于年轻的一代,您又是如何教导学生升起对禅修的“好乐心”?
顿成法师:
现在上根利智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是中下根,现代人喜欢跟着潮流走,一下子念佛、一下子诵经,所以在课堂上就要反反覆覆强调禅修的重要性。修行没有禅修功夫,即使到极乐世界也无法华开见佛、明心见性、成佛作祖,那里只是暂时的安慰,所以今生不解决了生脱死之事,生生世世还是要走这条路,这是不可回避的。我们要告诉大家教理是“标月之指”,目的是要见到前面的月亮,那才是我们的本怀。当然给学僧们禅修的环境,培养他的兴趣,同时必须要有长远心,坚持到底,受用则无穷。如果只搞教理研究,不要禅修,那就是没有抓到佛法根本,所以作为师长,一定要不断强调才行。
提锦法师:
请问惠空法师,所提有关根性的问题,是指哪一类根性才可以坐禅修行吗?
惠空法师:
所谓的根性并不是说有的人可以修禅,有的人不可以修禅,根性有很多种,如有贪欲心重、嗔心重、掉悔心重等等。有的人虽然乖巧,但他就是听不明白道理;有的人虽然听得明白,但坐在那里就是使不上力道,不是妄想就是昏沉;有的人听明白后很容易用功夫;这都是根性差异问题。根性的利钝,是指他对这一法门接受的能力,强弱度如何。
另外对这一法有没有“好乐心”,有些人学得不快,但坐起来很用功夫,可是他却不喜欢打坐;而有的人他没什么功夫,而且也苦苦恼恼,但他很喜欢打坐,这就是根性不同的使然,而身为一个教育者就要去引导他们。
提锦法师:
请问妙寂法师,你在遇到境界或身心变化问题时,如何解决?
妙寂法师:
我在禅学院学了两种法门,最开始用永嘉禅法,后来改用参话头,但如果身体不调和时,就辅以永嘉禅法调和。在禅修过程中没有什么境界,只感到身心在不断的改变,遇到身心变化时,就请教我们的院长。一句话头,从一开始参直到开悟,都要靠它;整个禅修的过程中,身心是交融在一起的,打坐一段时期后,身心就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这种微妙的变化,我非常谨慎;对于方法反覆地去掌握感受它,认为没有问题,才继续走下去,如果不是很明确,我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反覆多体验,掌握清楚。当然过程中,也有进进退退的时候,以我个人来说,认为昏沉是最难克服的。
惠空法师:
在我们学院里面,四十九天的禅七已有九、十次,我们的经验是冬天打七比较稳,春天障碍就重,为什么?因为冬天的七,从九月、十月、十一月全都在学院安心的读书,有长期准备,打坐就比较顺。春天是放寒假以后马上打七,寒假一个月心都放散了,一下这个气不顺,那个又起烦恼,很多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打算把春天的七作调整,而冬天那个七不要少,如果理念清楚的人,事实上什么境界、头痛、头胀、气脉乱通、乱走这种情况比较少,多半是理念不清楚的人,怪里怪气的现象比较多。所以在禅堂里,我常常念一句口号就是“跟着方法走,不要跟着境界走”。这也是我们慈光禅学院的口号,不要理会任何境界,跟着方法前进,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提锦法师:
参禅过程当中,要怎么对治昏沉?
惠空法师:
我对这个问题有两招:第一招是辅助招;第二招是正招,我常用正招来解决问题。什么叫辅助招?就是当我昏沉出现时,马上回去睡觉,不过这种情况很少,通常都是我的身体出现不适时,像感冒、太疲倦,因为我打坐不昏沉,只要一昏沉就知道肯定身体出毛病了。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打坐不昏沉?因为我所运用的永嘉禅法里面的“惺惺”能克治,而我对“惺惺”的特质掌握得非常清楚准确,所以昏沉绝对打不进来。在禅堂里通常都会讲,昏沉的时候把禅杖顶在头上、喝喝茶、洗把脸等,这些东西都只能克服一下子,真正的问题是在你的法门里面,心的觉照力要提到份量够,昏沉就可以完全克服。
印空法师:
各个法门的殊胜之处,要行出来就会明白。每个人的根基不同,这些法门都可以作为我们自己的修持,所以对“禅”要很有信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