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堂与禅堂的功用

◎思齐

法堂与禅堂是禅宗寺院特有的殿堂建筑,也是禅僧重要的说法和修持场所。禅宗寺院自百丈怀海禅师提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以来,得到了天下禅寺的认同,所有禅寺通过兴建法堂和禅堂来成就禅宗学徒的学法与共修。法堂与禅堂也因此在培养和造就禅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就对法堂与禅堂的基本概况和功用作简略介绍。

一、法堂

也称为讲堂,是佛教大德法师讲经说法、僧徒们皈依、受戒的场所。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就建有法堂,特别是到了隋唐禅宗宗派分立之后,各宗的法堂是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常建于佛殿之后,方丈之前。法堂的通俗名称就是讲堂,在佛门中,“讲”一般侧重于讲述佛教教理,禅宗为区别其他宗派,突出禅宗教外别传的宗旨,特称讲堂为法堂。自百丈禅师创建清规,提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以来,所有禅寺对此更为重视,将法堂置于禅寺中最重要的位置。

法堂内一般设有佛像、法座、法被或板屏及钟鼓等法器。法堂内设佛像缘由,据《大法炬陀罗尼经》所说:“法师说法时,有罗刹女常来惑乱。是故说法处,常须置如来像,香花供养,勿令断绝。”法座又称狮子座,于堂中设立高台,中置座椅,名曲录木床。法座之后设置法被(遮掩椅子背后的板屏或帷幕),或挂狮子图以象征佛之说法。曲录木床前置讲台,供小佛座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席等。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鸣之。通常,我们会在《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等禅宗语录中看到“小参”、“上堂”等语句,均为禅师在法堂向僧众说法的开示。禅师的说法开示与其他宗派的讲经说法是不同的。如谷山藏禅师的法堂说法:僧问(谷山藏禅师):“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何是法尚应舍?”师曰:“空里撒醍醐。”曰:“如何是非法?”师曰:“嵩山道士诈明头。”问:“逼迫出来时如何?”师曰:“还曾拶着汝么!”由此可见,法堂是师徒之间相互问对,激烈辩论以启发僧徒悟性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很多禅宗寺院已经见不到法堂,有的即使有法堂也形同虚设。

二、禅堂

禅堂古称僧堂或云堂,与佛殿、法堂同为禅宗丛林的主要堂宇,禅僧昼夜于此行道。《禅林象器笺》说:“僧堂亦谓禅堂,言众僧坐禅于此也。”禅堂二字首出《首楞严经》,此经中说道:“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景德传灯录》所附《禅门规式》说:“所裒学众,无多少、无高下,尽入僧堂,依夏次(受戒长短)安排。”元代编就的《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说:“不得僧堂内聚头说话,不得在僧堂中看经看册子。”僧堂乃众僧住、坐之地,因众僧云集,故又称云堂。古时僧堂本兼食堂,后世于禅堂外另设斋堂(食堂),如明徐一夔《灵谷寺碑》说:“以禅与食,不可混于一也,故食堂附于库院。”(《金陵梵刹志》卷三)于是如今丛林,禅堂即僧堂在东,食堂即斋堂在西,这成为丛林定式。

禅堂一般位于寺院中心偏西的静僻处。进门先是一间过厅,正壁一般有“行须缓行,语要低声”的字样。这是在提醒进禅堂者,里面的僧众正在参禅打坐,不要惊扰他们。从过厅折进一段巷道,便是一座清静的四合院落。禅堂座西向东,中间有门,常有布幕遮掩。布幕上面挂一块木牌,僧人在参禅打坐时,木牌呈现“止静”二字,在其他时间翻至木牌另一面,呈现“放参”二字。

禅堂中央有一佛龛,供奉药师佛或毗卢佛。禅堂中设有“圣僧”像。“圣僧”之像不定,古今也不同。古时僧堂本兼食堂(今禅林“放参”即晚饭就禅堂而食,犹是其遗风),多安宾头卢于其中央。唐大历四年(769)不空三藏奏请令天下寺院食堂中,于宾头卢之上,特置文殊师利形象以为上座(《不空三藏表制集》卷二),故唐时僧堂是以宾头卢和文殊师利为圣僧的。后世将禅堂与斋堂分开,但圣僧之设仍旧是禅堂必备。今日丛林,禅堂一般以禅初祖菩提达摩为“圣僧”。佛龛及“圣僧”周围留宽敞的空地,作为行香之用。行香与坐禅,在禅堂中交替进行,行、坐的目的是克服禅众的昏沉。禅堂的两端分别有椿凳,禅众们按其帖单标名的位置在上面打坐。椿凳后面为高大宽广的平台,称为广单,这是禅众睡觉的地方。禅堂前后壁只有椿凳没有广单,后壁中间为“维摩龛”,即是方丈和尚的座位。前壁东边设有香案,案上放着坐禅仪式中所用的器物,如引磬、木鱼、香炉、香板等。香案正中还放有一个“慧命牌”,上面写着「大众慧命,在汝一人,尔若不顾,罪在尔身”。参禅僧人若犯了禅堂规约,如引磬、木鱼敲打错乱等,必须在香案前罚跪,叫做“跪香”。香案上方悬着一口钟,钟下挂着一块厚木板。按这座寺院所属禅宗的不同分派,其木板有不同形状,分为横长方、竖长方、三角、半圆和圆形五种,称为“五家钟板”。钟板有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敲击方法,作为禅僧,尽管没有看见钟板,只要听见钟板声,便知道这座寺院属于哪个宗派了。

钟和板是禅堂的重要法器,敲击钟板为参禅打坐的主要讯号。同时,禅堂钟板发出的讯号也是和寺院其他堂口的讯号密切配合的,它使僧众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秩序,并且知道甚么事情正在进行,自己又将该做甚么了。禅堂讯号的运用,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避免言语,使僧众的心志集中,尽可能不受外界干扰。

在禅堂中,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活动都有统一的规定。如《百丈清规》卷六《日用规范》条规定:“斋罢不得僧堂内聚头说话,不得在僧堂中看经,看册子、不得上下间行道穿堂直过。”在禅堂中要保持缄默。按照丛林的制度,一般的寺院都会在每年的冬季举行禅七。一般禅七为三周,称为精进禅七,也有的寺院禅七为四十九天,即七周时间。在禅七期间,禅僧们要比平时更加努力用功参究,以期克期取证。

禅堂的执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维那:禅堂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全寺的总监察。维,即纲维,意为统摄僧众;那,梵文羯磨陀那之意,意为“授事”,汉梵结合,称为维那。维那的职责是纲维众僧,曲尺调摄。凡禅堂中有违犯清规者,无论其职位高低,他都有权予以惩罚。二.悦众:维那的副手,可设置数人,称之为大悦众、二悦从、三悦从等。若维那缺席,禅堂可由大悦众代管,因此大悦众又叫管堂。三.参头:也称禅头,禅堂中参学最久或最熟练者。他主要承担为初学参禅的僧人做出示范和起到表率作用的重任。四.监香:执香板负责监督修持用功之责的僧职。

法堂与禅堂是古代丛林中重要的学法和用功场所,有很多禅门高僧都是在法堂和禅堂中开悟的。在现代寺院中,法堂的功能虽然不像古代寺院那样被重视,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回忆起古代禅师在法堂中充满禅机的辩论。禅堂作为用功办道的重要场所,如今依然在行使着僧徒用功修行的功能,并且有很多禅堂在近代出了很有影响的高僧大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