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阳小南海石窟为例谈中国北朝石窟与禅法

作者:李裕群

一、北朝重禅与石窟的开凿

在中国5-6世纪的北朝时期,经历了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诸代王朝。在统治者的提倡和推动下,这一时期石窟寺开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大大小小的石窟寺地点遍及北朝境内,数以千计。着名的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响堂山石窟以及天水麦积山石窟等等,则是其中规模宏大的石窟寺,是北朝石窟寺艺术的杰出代表。

所谓石窟寺就是开凿在河畔崖间的佛教寺院。在形式上,石窟寺虽然与地面寺院有所不同,但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大都具有一般寺院同样的功能。比如塔庙窟(中心塔柱窟),即在洞窟中设置佛塔,或塔柱的洞窟,与寺院内的佛塔相类似,佛教信徒可以右旋绕塔礼拜供养;又如窟内雕塑龛像的佛殿窟和设置佛坛的佛坛窟,如同寺院大殿和殿内中心设佛坛一样,佛教徒们可以进入窟内,瞻礼膜拜佛祖偶像;再如僧房窟和禅窟与寺院内的僧舍和禅堂一样,供僧侣生活起居和禅修之用。不同功能的洞窟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座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

为什么北朝时期有如此众多的石窟寺寺院呢?原来与北朝佛教提倡德业、重视禅法以及僧人注重个人修行有关。这与南朝佛教偏重义理、崇尚清谈的学风明显不同。反映在宗教建筑上,南朝以兴建规模宏伟的寺塔为主,而北朝为了配合坐禅观像的需要,以开凿大型石窟寺为主。北朝禅法的流行与十六国北凉的禅僧有着密切关系。十六国时期,凉州(今甘肃武威)是西北地区佛教中心,塔寺林立,高僧云集,禅法盛行,并有开凿石窟寺的传统∵。∵∵《高僧传》卷11《玄高传》记载:释玄高“受戒已后专精禅律。闻关中有浮驮跋陀禅师在石羊寺弘法。高往师之,旬日之中,妙通禅法……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时乞佛炽盘跨有陇西,西接凉土。有外国禅师昙无毘,来入其国,领徒立众训以禅道……(玄高)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沮渠蒙逊深相敬事,集会英宾,发高胜解……时魏虏拓跋焘僣据平城,军侵凉境,焘舅阳平王社请高同还伪都。既达平城,大流禅化。伪太子拓跋晃。事高为师……时有凉州沙门释慧崇。是伪魏尚书韩万德之门师。既德次于高……时有沙门昙曜。亦以禅业见称。伪太傅张潭伏膺师礼。”可见凉州禅僧普遍受到北魏统治者的支持,这对北魏平城佛教的兴盛具有深远的影响,故《魏书·释老志》评价:北魏灭北凉后,“徙其国人於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像教弥增矣”。以禅僧为主导的凉州佛教的输入,使平城佛教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在平城,太武帝受道士寇谦之等蛊惑,于太平真君五年,采取了灭法措施,玄高、慧崇等由此被害,使佛教受到一定打击。但由于在平城监国的太子拓跋晃暂缓宣诏,从而使大批僧人得于出外避祸。到文成帝即位后,复行佛法,并将避难于中山的凉州禅僧昙曜迎入平城,委以沙门统,统摄僧务。公元460年,在文成帝的支持下,凉州禅僧昙曜在平城之西武周山主持开凿了规模宏大的石窟寺,开创了中原地区凿窟造像的先例,这就是着名的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一方面禅僧可以习禅和做功德,另一方面将佛像雕刻成北魏皇帝的模样,宣称皇帝就是当今释迦如来,显然是利用帝王之尊达到护法目的。到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向南朝学习,推行汉化政策,积极倡导佛教义学,于是北朝讲论佛经之风渐盛。不过坐禅行道仍是北魏佛教的主流。《洛阳伽兰记》卷二《崇真寺》条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比丘惠凝死,经七日还活,经阎罗王检阅以错名放免。惠凝具说:过去之时,有五比丘同阅。一比丘云是宝明寺智圣,坐禅苦行,得升天堂。有一比丘是般若寺道品,以诵四十卷涅盘,亦升天堂。有一比丘云是融觉寺昙谟最,讲涅盘、华严,领众千人。阎罗王云:“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今唯试坐禅诵经,不问讲经。”其昙谟最曰:“贫道立身已来,唯好讲经。实不谙诵。”阎罗王敕付司,即有青衣十人,送昙谟最向西北门,屋舍皆黑,似非好处……太后闻之,遣黄门侍郎徐纥依惠凝所说,即访宝明寺……皆实有之。议曰:“人死有罪福,即请坐禅僧一百人,常在殿内供养之。”……自此以后,京邑比丘,悉皆禅诵,不复以讲经为意。”此故事或属伪撰,但也反映了北魏僧侣本重修行的一个方面。

开凿石窟寺的目的与佛教徒修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禅定是佛教徒一种修行的方式。僧人习禅,要进行禅思,需要有安静的环境。这在佛经上有着明确的记载。如《禅秘要法经》中说:“出定之时,应于静处,若在冢间,若在树下,若阿练若处”。说明修禅定的人应当住在郊外山林静处。北魏昙曜、吉迦夜所译《付法藏因缘传》则更加明确地说明僧人应在石窟中坐禅。经文是这样说的:“山岩空谷间,坐禅而龛定,风寒诸勤苦,悉能忍受之”。并说:“南天竺国有二比丘,心意柔和,深乐善法。素闻***达摩蜜多比丘坐禅第一,即共相将往诣其所。於其住处有三重窟。尔时二人进至上窟,见向比丘已於中坐。”前述玄高遇害时“是夜三更,忽见光绕高先所住处塔三匝还入禅窟中。”由此可见,在僻静的山谷中开凿石窟是符合禅修需要的。所以石窟寺的开凿地点一般选择远离城市喧嚣、依山傍水、环境幽静的地方。按佛经的要求,修禅首先必须观像,也就是要谛观佛的种种相好,这样静虑入定之后会出现种种见佛的幻境,达到心神与佛交融的境地。因此,许多石窟中又雕凿了配合观像需要的佛教偶像。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正是在佛教重禅的背景下开凿的。比如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大同鹿野苑石窟,由1个礼佛窟和8个小禅窟组成。该石窟正是《魏书·释老志》记载的献文帝所建鹿野苑佛图中的岩房禅堂,表现了献文帝与坐禅的密切关系。另一个重要地点便是小南海石窟。下面试作一些研讨。

二、小南海石窟与僧稠禅法

小南海石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约35公里善应村龟盖山南麓,20世纪初期曾有学者作过调查,但详细的石窟资料直到80年代才披露出来∵。80和90年代,我曾作过调查∵。该石窟规模不大,仅有西窟、中窟和东窟三个小型窟。根据中窟门外崖面上方北齐镌刻的《班经题记》记载∵:“大齐天保元年(550年),灵山寺僧方法师、故云阳公子林等,率诸邑人刊此岩窟,仿像真容。至六年(556年)中,国师大德稠禅师重莹修成,相好斯备,方欲刊记金言,光流末季,但运感将移,暨乾明元年(560年)岁次庚辰,於云门帝寺奄从迁化。众等仰惟先师,依准观法,遂镂石班经,传之不朽。”据此可知,此窟最后由僧稠修建完成。僧稠是北朝晚期禅僧中的领袖人物,深得北齐文宣帝信任。云门寺即是文宣帝为其所建。地点离小南海不远。《续高僧传》卷16《僧稠传》记载:云门寺规模宏大,方圆五里,居龙山之阳,山林幽静,“又所在禅窟前有深渊”。本传所记禅窟的环境与小南海附近的地理形势十分相似。如背依龟盖山,面临洹水,不远处有小南海泉。因此可以推定:小南海石窟即是本传中提到的禅窟所在。

既然将小南海石窟推定为禅窟,那么与僧稠坐禅自然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小南海石窟的形制看,三个窟洞窟形制相同,大小相当,题材内容大体一致。以中窟为例,平面略呈方形,覆斗顶,三壁前设低坛基。面宽1.20,进深1.13,高1.76米。窟门圆拱形,门楣上雕双龙,内有长方形窟门,下设门槛及门墩和门臼。这样小的规模并不适合于礼拜。同时窟内左右壁下部刻有坐禅比丘三身,这种禅僧坐禅题材安排在壁面下部亦为其他石窟所罕见。可以表明小南海石窟的禅窟性质。又窟门设门臼,显为安木制门扇而设计。这种作法亦极罕见。据《僧稠传》所记僧稠坐禅情况:“九旬一食米惟四升,单敷石上,不觉晨宵,布缕入肉,挽而不脱。或煮食未熟,摄心入定……因证深定,九日不起,后从定觉,情想澄然……因屡入定,每以七日为期。”可知僧稠坐禅入定,持续时间较长。这样在坐禅中为避风寒,在禅窟中安置窟门就可以理解了。

其次从窟内造像题材看均与禅观有关。如三窟的主尊题材正壁为释迦佛,西壁为无量寿佛,东壁为弥勒佛,均是禅观的主要内容之一∵。除了主尊造像外,中窟还有与主尊相关的浅浮雕题材∵,如正壁释迦佛左侧上方为弗沙佛度释迦菩萨的故事∵。下为僧稠自己的供养像。右侧为释迦菩萨“舍身闻偈”的故事。左壁弥勒右上方为“弥勒为天众说法时”的弥勒在兜率天宫说法场面。左上方为佛传故事中的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的场面。右壁为《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十六观”图。前壁窟门上方为维摩文殊问答。窟外崖面右侧镌刻《大般涅盘经·圣行品》,即僧稠坐禅所依据的经典。如果将这些题材联系起来考虑,就会发现除了净土题材外(《观无量寿佛经》意义解说详下),均是与释迦有关的题材。所表现的是释迦修行的三个阶段,即前世的修行(释迦牟尼行菩萨道)与现世成佛前后的修行相结合。而弥勒净土则表现了弥勒菩萨继释迦佛之后而成佛的佛法传承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舍身闻偈”故事所据经典正与窟外刻经相同,这就不是偶然的现象了。僧稠经行禅道的核心内容即是《圣行品》中的《四念处》法。礼拜释迦佛,谛观佛相好,作种种思惟,即是僧稠修禅的主要内容。

上述二点足以说明小南海石窟的开凿与坐禅有关,而中窟则为僧稠自己坐禅的禅窟。下面重点谈一下《大般涅盘经》与僧稠一系的禅观以及中窟造像题材与僧稠坐禅的关系。

《僧稠传》记载:“初从道房禅师受行止观,房即跋陀之神足也。既受禅法,北游定州嘉鱼山……诣少林寺祖师三藏,呈己所证。跋陀曰:‘自葱岭已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乃更授深要。”僧稠“常依《涅盘·圣行·四念处》法”。《四念处》法是阐述如何静虑入定,观察佛身的坐禅修行方式,简显易懂∵。故僧稠为北齐文宣帝“广说《四念处》法,帝闻之,毛竖流汗,即受禅道。学周不久,便证深定”。从本传和小南海中窟所刻《大般涅盘经·圣行品》,可知僧稠禅法依据《涅盘经·圣行品》《四念处》法。僧稠弟子也都依该经习禅。这说明了僧稠禅法与《大般涅盘经》的特殊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现中窟崖面上还刻有“如来证涅盘,永断於生死;若能至心听,常得无量乐。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恕已可为喻,勿煞勿行杖”和“念佛、念法、念僧。”前面八句偈语,可分为二偈各四句。前一偈出自《涅盘经》卷22《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后一偈出自该经卷10《一切大众所问品》。“三念”出自该经卷8《梵行品》,为该品六念处“念佛、念法、念僧”之前三念。窟内还有前述依据《圣行品》雕刻的“舍身闻偈”故事。

以上题刻和题材均出自《涅盘经》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僧稠一系研习该经密切相关。僧稠弟子如僧贤统师、僧邕(后为三阶教徒)、智舜、昙询、智旻等亦多习之。《续高僧传》卷20《僧伦传》记载:“齐武平元年(570年)与父至云门寺僧贤统师(小南海中窟外有其题名)、珉禅师所受法出家,时年九岁……周武平齐,时年十六,与贤统等流离西东,学《四念处》、诵《法华经》。至开皇初兴佛法,云门受具。”同书卷26《法楷》记载:法楷“十五岁出家,依相京贤统而为弟子,师习《涅盘》,通解文义。”可知僧贤精通《涅盘经》,且北齐时期一直在云门寺活动,小南海中窟外即有“比丘僧贤供养”的题名。同书卷19《僧邕传》记其:於邺西云门寺,依止僧稠而出家焉,稠公禅慧通灵,戒行标异,即授禅法,数日便诣。稠抚邕谓诸门人曰:“五停四念将尽此生矣。”同书卷22《智首传》记“智首初投相州云门寺智旻而出家焉。旻亦禅府龙骧,心学翘望,即稠公之神足也。”

由此可知,僧稠一系特重《涅盘经》。该经除宣扬大乘学说外,亦颇重禅法。该经卷3《师子吼菩萨品》云:“善男子,若修习定则得如是正知正见。以是义故,我经中说,若有比丘修习定者,能见五阴生灭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间之事尚不能了,况於出世。若无定者,平处巅坠,心缘异法……若有修习三味定者,则得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该品还认为“六念处”是菩萨修习定慧之途径。经云:“若有菩萨修习定慧起烦恼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宜应读诵书写解脱十二部经。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是名修舍。若有菩萨修习如是三法相,以是因缘,得无相涅盘。”这正与中窟三念相吻合。三念中最为重要的是念佛。它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即观想念佛,静坐入定,专心思念佛的形象和所居佛土,或专念佛之名号。

既然中窟题刻“三念”,则可以表明僧稠一系是提倡“念佛”法门的。这一现象似可以与北朝晚期流行的净土信仰联系起来。北朝晚期阿弥陀净土的流行得力于净土大师昙鸾的倡导,《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记载:昙鸾从菩提流支处得《观经》,“自行化地,流靡弘广。魏主重之,号为神鸾。”“撰《礼净土十二偈》,续龙树偈后,又撰《安乐集》两卷等,广流于世。”昙鸾提倡礼拜、念诵、观想阿弥陀佛,即能消除罪恶,往生西方安乐净土。这种易行道在僧俗信徒中影响很大。邺城地区地论大师慧光及弟子道凭都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续高僧传》卷21《慧光传》、卷8《道凭传》)。灵裕和慧远曾作经疏(《续高僧传》卷9《灵裕传》、卷8《慧远传》)。据《观无量寿佛经》记载:“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从如意珠王踊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初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此中三念正与《涅盘经》及题记三相吻合。虽然僧史中未记僧稠一系信仰净土法门事,但中窟以及东窟西壁出现《观经》中十六观题材绝不是偶然的,应与僧稠一系信仰西方净土有关,而这种净土信仰又与禅观紧密相联。

所谓十六观是依据南朝宋畺良耶舍所译《观无量寿佛经》,分别为:1日想观、2水想观、3地想观、4树想观、5八功德水想观、6总想观、7花座想观、8想像观、9遍观一切色想观、10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观、11大势至菩萨色身观、12普想观、13杂想观、14上生辈观、15中辈生观、16下辈生想观。小南海石窟是目前中国国内发现最早的石刻十六观题材。以中窟西壁十六观为例,画面以“上品往生”为中心按照一左一右的方式向两边展开:左侧依次为“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五百宝楼”、“七宝台□□树”。右侧依次为“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八功德水”、“下品往生”。整个画面布局紧凑,主题突出,并且巧妙地运用浅浮雕与造像相结合的手法,使其成为一个宏大的场面。从画面看,“九品往生”是其所要表现的主题。按《观经》所云,人可分为九等,按不同的业,获不同的果,但只要修行或悔悟,最终都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种观点与《涅盘经》所宣扬的“一阐提皆能成佛”的“佛性”思想是相吻合的。因此,研习《涅盘经》的僧稠一系雕刻这样的题材决非偶然,而是有其目的的。“十六观”题材既与僧稠一系坐禅相联系,又能间接地利用《观经》中形像的东西宣扬“佛性”学说,可谓含义深刻。

以上只是概况地阐述了北朝石窟与禅法的密切关系,并以小南海石窟为实例作了解剖分析。不妥之处,请诸专家指正。

注:

1、如北凉沮渠蒙逊在“(凉)州南百里,连崖绵亘,就而斫窟,安设尊仪,或石或塑,千变万化”。这座凉州石窟就是现在的武威天梯山石窟。中国的西部地区石窟寺开凿的年代稍早,大约在十六国时期,但都与禅僧有关。比如敦煌莫高窟,据原存于莫高窟第332窟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者,厥初(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於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於二僧。”可知莫高窟是由禅僧初创的。甘肃永靖炳灵寺西秦时代开凿的第169窟,就有“□国大禅师昙摩毗之像”的禅僧供养壁画。昙摩毗即是《玄高传》记载的“有外国禅师昙无毘,来入其国,领徒立众训以禅道”的禅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的初创也与“玄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一事有关。

2、∵范寿铭主纂、顾燮光辑着《河朔访古新录》,上海天华印务馆,1930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文物》,1988年第4期。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宝山灵泉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3、∵∵李裕群《关于安阳小南海石窟的几个问题》,《燕京学报》新六期,1999年。

4、∵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文物》,1988年4期。该所编《宝山灵泉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5、关于禅观与造像题材的关系,可参见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

6、西窟没有浅浮雕题材,东窟西壁有十六观题材,但内容不完整,东壁有三个画面,除弥勒菩萨说法和释迦佛“初***”外,较中窟多了一幅弥勒下生的画面。

7、此典出自《大智度论》卷4,《大正藏》卷25。

8、僧稠禅法与达摩禅不同。唐道宣称:“稠怀念处,清范可崇;摩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因而高齐河北,独盛僧稠”(《续高僧传》卷20《习禅篇》)。

9、《大正藏》卷12,497页。

10、《观经》,《大正藏》卷12,342页,下同。

作者简介:

李裕群,男,汉族,浙江桐乡人,1957年生。1978-1982年,在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读本科,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2-1985年,在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古建筑的勘察、设计和研究工作。1985-1987年,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班学习,198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7-1990年,在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工作,任第二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石窟寺和砖木结构古建筑的研究。1990-1993年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攻读汉唐考古博士学位,并兼任考古系助教。199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佛教考古的研究工作。1996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考古所扬州队负责人、汉唐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2000年,被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聘任为兼职教授。现任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汉唐考古与佛教考古的研究工作。

1985年以来,曾先后考察了宁夏须弥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山东地区摩崖造像、四川广元和巴中石窟、云南剑川石窟等。1998年,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合作,承担了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协调、组织、指导的“拯救吴哥计划”,在柬埔寨吴哥窟周萨神庙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先后负责对武威白塔寺遗址、扬州唐宋城东门遗址、太原童子寺佛寺遗址的考古发掘。特别是2000年度,扬州队新发现并进行大规模发掘的扬州唐宋城东门遗址。首次发现南宋时期内外相连的双瓮城平面布局,该遗址被列入2000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候选名单中。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石窟与佛教造像、佛教寺院的的形制与布局。并负责***丝绸之路北道佛教遗址调查与研究的项目。

在科研教学工作中,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考古学》多卷本有关宗教考古方面的章节。出版《须弥山石窟内容总录》、《天龙山石窟寺》和《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等专着。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燕京学报》和《Orientations》等刊物上发表了《邺城地区石窟与刻经》、《关于安阳小南海石窟的几个问题》、《天龙山石窟分期研究》、《隋唐时代的扬州城》、《试论成都出土的南朝佛教石造像》等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论文数十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