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的三境界
张荣生
禅和诗似乎有不解之缘,参禅需领悟禅境、学诗需领悟诗境。它们都需要从悟入手。
韩驹《赠赵伯鱼》: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所谓正法眼,指体悟正法智慧的宝藏。相传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佛祖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诸摩诃迦叶。
不论是学诗还是学禅,未悟之前,得遍参各种各样的方案,觉悟之后,才能进入正法智慧的宝藏。进入参禅学诗的境界,参禅得成正果,学诗能出口成章。
钱钟书《谈艺录·妙悟与参禅》对此有深刻的分析。他说:“夫‘悟’而日‘妙’,未必一蹴而至也,乃博学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钱钟书还引《思辨录辑要》所云:“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这就是说,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扫除迷茫,断却烦恼,证得诗法,佛法真相的过程。敲击不已,功夫不断,博采众长,方能进入悟境。
袁牧《续神品·禅悟》认为:“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严羽对此说的更清楚:“大抵禅道惟在妙语,诗道亦在妙悟”,韩愈知识渊博,但悟性比不上孟浩然,所以作诗赶不上孟浩然,这说明悟性比知识渊博更重要。
佛祖六年苦行未能步入正道,以后到菩提迦叶,在一棵菩提树下经受住了波甸魔王派来魔女的诱惑,又抵挡住了魔兵魔将的威胁。在禅定中经历从初禅到四禅的不同境界。数十日后的一个拂晓,终于大彻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文Buddlla(布达)的音译。意为觉悟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俱足的大圣人。
禅诗是禅与诗的合璧,用诗的形式表现深远的禅意。
禅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对悟的把握,最经典的表述莫过于三境界论。
第一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今朝”点明时间,“郡斋”点明地点。“冷”则贯彻全诗。诗人不仅感到外在的冷,也透露出了心头之冷。由于冷,忽然想起远在山中的故人。颈联纯为想象,此时此刻,他该是把山涧里打下的荆柴捆扎起来,艰难的背到住处。煮石英之类的药饵作为食物。煮白石之典故出自葛洪《神仙传》:说是有个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食粮,因就白石山居”。“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想要拿一瓢酒,远远的慰藉风雨之夕中的故人,进一层抒发出了诗人的友情。尾联“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表层是写极目所见,无非是铺满落叶的空山,路没有了,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路。那么,到什么地方才能追寻到你的行踪呢?从禅理的高度分析,空山说明了此处没有人,也没有佛,参禅过程中尚未破除“我执”,因而遭遇到了极大的困惑。
禅悟的第二重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这是苏东坡《十八大阿罗汉颂》中的两句。《彦周诗话》有过这样的评论:韦苏州诗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如东坡《罗汉赞》云:“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八字,还许人再道否?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在禅悟上又进了一步,虽然佛尚未寻到,但水流花开,这一生动的直观,已是一个无欲无人的声色之境,从而传达出了对我执、法执有所破除的消息。
禅悟的第三重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万古”表时间上的无限,“长空”指空间上的无限;“一朝”表时间上的短暂;“风月”表示事物空间上的具体存在;“万古长空”说的是永恒,“一朝风月”则是刹那间的领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的一朝风月之中,然而这一朝风月不过是万古长空中的一刹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重境界中都有个“空”字,“落叶满空山”有‘空’,“空山无人”有‘空’,“万古长空”也有‘空’,在这三重境界中,空不只是指空间,而且也包含了时间。觉悟到了空观的对象是永恒之空。这才进入了大彻大悟的涅盘境界。
“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包含了“无常”与“无我”两方面的内容。一切事物都不过是短暂的。人是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它既没有永恒性,也没有独立的自性,这就是“无常”;人们考虑问题,总是先有一个我,执着于短暂的我,叫“我执”,排除“我执”,才能进入“无我”。
化“无常”与“无我”而无生无灭,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坛经》记载神秀与慧能偈语,有助于我们了解禅悟。上座神秀的偈语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五祖认为:汝作此偈,见即未到,只到门前,尚未得入。
慧能不识字,只得求人将所做之偈题写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不但悟到了“无我”,而且悟到了禅最高境界“空”。
出自:∵《醒狮国学∵》∵2010年4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