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修证系列之一

禅定之种类∵

如吉

佛教修行的方式方法尽管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内容,不外乎戒定慧三者。关于戒学和慧学的研究与弘扬,佛教界较为普遍。定学的研究方面,近年来有吴立民先生的《禅定漫谈》(1994、1995年《佛教文化》连载),介绍了世出世间、显教密法的各种禅法;陈兵先生的《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1992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佛教禅学的源流、基本方式方法、对教内外思想文化各个层面的影响都做了详尽的说明;陈星桥先生的《略论佛教“气功”》(《法音》,1997年4~7期),站在气功学的角度对禅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可见,佛教界在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是不少的。不过,在上述作品中,对修禅从初级入门到修学有成的有关细节说明得尚嫌不足。所以,这里应《法音》编辑部之约,以《瑜伽师地论》(以下简称《瑜伽》,弥勒菩萨造,玄奘三藏译。***佛陀教育基金会根据1917年9月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制版,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重印)等教典为依据,对通于世出世间、大小乘禅法的基本内容、方式方法、修学历程作系列介绍,以飨读者。先说禅定的种类。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现分述如下:

一、静虑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就是通常所说的四禅。

(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欲界诸恶不善法(身恶、语恶),有寻有伺,于寻伺未见过患,及有对治欲界诸恶之善寻伺。喜乐者,已获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禅定境,内心喜悦,于喜乐未见过失,一切粗重(指身心不自在性)皆得远离,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性。此初禅具足五支: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说,由断除五法、修满五法而证此定。所断五法者:(1)欲所引喜,于妙五欲,或见或闻,或曾领受,忆念欢喜。(2)欲所引忧,即于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忧恼。(3)不善所引忧,即由忧苦的心情而行杀业,乃至起邪见。(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乐的心情而行杀业,或生邪见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属造杀业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恶方便,或于诸恶放任不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对快速变化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故,名之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现行,立即以慧觉知,方便弃舍。乐者,由离令心踊跃之喜,内心寂静,便唯有乐受及轻安乐。

(四)四禅,舍念清净。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二者为取所缘)、舍受、定。入此第四禅者,进一步舍断第三禅中之乐。至此,一切寻、伺、喜、乐、入息、出息都断尽无余;心住无动,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故说舍念清净。

二、解脱

“解脱”类定,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略说如次:

(一)八解脱:(1)有色观诸色解脱——已离欲界得色界定者,为于欲界色(如死尸等相)得观想自在,而于欲界诸色以光明相专注思惟,而成就观想。(2)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离色界欲,无色界定不现在前,又不思维彼想光明相(属于色界),但于外色(属欲界)而作观想。(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于第四静虑解脱诸障,令得根本圆满。净,即第四禅中离诸障而舍念圆满清净;解脱者,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身即意身(体);作证,由于智断而证;具足住,第四静虑根本圆满,为圣所住。(4)空无边处解脱——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维观想。(空无边处定者,即心除遣诸色、想之后,起无边虚空观想而安住之)(5)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此识思维观想。(识无边处定,是先舍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能观之识起无边行相)⑥无所有处解脱——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而于识无边思维观想。(无所有处定者,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由此令心安住)⑦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于非想非非想处已得离欲,即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观想。(非想非非想处定,是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超过无所有处之想,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无想者,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故名非想非非想)此七解脱,于所观法,要离彼地烦恼障染,方始修习。今观彼境,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得自在故。⑧想受灭(即灭尽定)解脱——修习暂背弃受想,令离定障。(后更详解)

(二)八胜处:(1)内有色相观外色少——以色界定观于欲界有情诸不净相,及少分资具之好、恶、胜、劣,于彼诸相能随意隐蔽、自在回转(改变),得如实相。(2)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以色界定观欲界广大之外色(如宫殿、房舍等),令得清净。(3)内无色相观外色多——无色相,即离色界欲,得无色界定。(4)内无色相观外色少。(5)(6)(7)(8)内无色相观外色青、黄、赤、白。

此八胜处,体即是前三解脱。初二胜处,由初解脱出;次二胜处,由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由第三解脱所出。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即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要之,前解脱中得观想自在,今于胜处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无边、识无边十种遍处。于所观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广大之境,故名遍处。

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流出,后二遍处,即是空无边、识无边二种解脱。对前八色遍处修习纯熟,能引贤圣观想神通,乃于诸事转变神通,其所变事,堪有所用。由识遍处修习纯熟,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修习熟练,于一切物随其所欲,皆能转空。

修观行者,由解脱—→胜处—→遍处,次第而进。因先于所缘得思维观想自在,次能制伏,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则能如其所欲而作观想。遍处、胜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三、等持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关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十种,略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即空、无相、无愿三种等持。解有二种:

1行境别相。空三摩地——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即空离蕴“我”,而心住一缘。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初观察空是有学圣者所修,后三空是无学圣人所行。无愿三摩地——于五取蕴思维无常、苦,无所愿欲,心住一缘。无相三摩地——于五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

2行别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观,而具三义:空性三摩地——即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无愿三摩地——即所观空,无所希愿。无相三摩地——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二)有寻有伺等三摩地:1有寻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相应者,如初禅。2无寻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应者,如中间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定)。3无寻无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观想,又唯一味平等显现。此如二禅至有顶(非想非非想处定),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三)大、小、无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观少色故小,或由思维的范围狭小,如小信、小欲、观想的区域狭小,此属于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观多色名大,但所观色又非无边无际;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诸天光明而令显现等,此属色界定。无量三摩地者,由于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1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于有乐者思维其乐不相离而生随喜——喜,又即于前三欲与乐等,思维令不坚执、不染污(离贪或嗔)——舍。又于一切众生无怨(离恶念头)即慈,无敌(离现乖争)即悲,无恼即喜,不害(离不饶益)即舍。

2无量之义:指慈相应等心,即欲利益、安乐之饶益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所缘广大,利益安乐思维最殊胜,极为纯熟,且能得无量果。要之,以强盛之心力,于所观慈等相令圆满、普遍、清白,而且专注,即四无量心。又圣者修四无量心达至极境相应之定:修慈者,极于遍净(第三禅);忆念空无边处,修习悲心最为第一;修喜定者,以识无边处为最胜;修舍定者,以无所有处为最胜(因无所有处是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故)。

(五)喜、乐、舍俱三摩地:喜俱者,是初、二禅;乐俱者,是第三禅;舍俱者,是第四禅以上诸定。

(六)四种修定:(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所以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4)为尽诸漏修定,即是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圣智三摩地

1自体智:即法智,在见道前断除烦恼,令定清净,是圣(善、无漏)、无染、无执。

2补特伽罗智:即类智,是见道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3清净智:即尽智,是一来、不还圣者所得之定,能损减贪等烦恼,断尽欲界诸惑。此非世间道(欣上厌下)、寂静(烦恼寂静)、微妙(于自地烦恼不生爱味)。

4果智:是无生智,通不还及阿罗汉所得之定。此得安隐道(所得之道无退转),证心一趣(已得无寻无伺地),现在安乐(能得现法乐住),后乐异熟(能引无余涅盘)。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无学位,常处无相心。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无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无忘失)。

此五种定,其体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说五行相智。又唯善、无漏,名五圣智。

(八)圣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安立审谛观察,名圣三摩地。四根本定立为四支,依审谛观察法并为断除余结缚,立第五支。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中所立圣五支三摩地又与上不同:初、二禅之喜乐合为一,第三禅离喜之乐别为一,第四禅中清净心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观相为二。后观相、明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名为观相。能证涅盘,说名为圣。

(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定因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与正三摩地为前导次第。次第义者,是说先了知世间实有阿罗汉圣者,便于出离深生希求,获得正见;次当思维如何出离居家迫迮等;从出家后,受学尸罗(正语、正业),修治净命(正命)。

定具者,正见、正精进、正念能为正三摩地作资具。依正见等五,配合闻、思、修,如实了知正见、邪见,乃至正命、邪命。为欲断除邪见等,及为圆满正见等,发勤精进。若由精进,能断所治,集能治法(正见等)令其圆满,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为是善、是无漏,所以名圣。舍邪见等令得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因此名正。

(十)金刚喻定:断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惑,最后加行道生,最细惑之观行、种子已灭。最后无间道生,最细随眠(烦恼种子)已灭,总此二名金刚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为能断惑集善,成办无学之果,于有学圣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胜;又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坏一切,而不为其所摧坏,由此得金刚之名。

四、等至

梵语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指胜定地,离昏沉、掉举等,平等能引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此三已如前说)、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等。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定。

(一)五现见等至: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能亲所见、明了见,故名现见等至。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有二:初不净观,为令贪欲不生现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种念住)为依止,观察内身种种不净,即内身中毛、发、爪、齿,乃至泪、汗、屎、尿等,属内身污秽不净,此即是初现见等至。第二不净观,也以四念住为依止,观察外身(即死后)青瘀、脓烂等,是外身污秽不净。或观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骨人之相),令诸贪欲不起现行,这便是第二现见等至。

圣者又于烦恼修断灭对治,也分二: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即十二缘起),这是第三现见等至。或观刹那心识生灭不断、展转相续,谓细观察有贪心、离贪心等种种心识异生、异灭,迅速流变。即是第四现见等至。

若观察圣者由断烦恼之深浅所得住于世间的情况,即是第五现见等至。观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还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无色处);阿罗汉都无所住。

(二)无想等至:即无想定,指已离遍净(第三禅)欲,未离上欲(第四禅),永出离想思惟为先,诸心心法灭。修者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思维,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无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从无想天中死没。

(三)灭尽等至:即灭尽定,谓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思维为先,诸心心法灭。

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先于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深生厌舍,尔时唯微细想缘,无相境转,依于彼处思维为先,心求上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因无所得,灭而不转,心便寂灭。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即依无相定(于一切相不作思维),依此为依进趣所缘,因皆灭尽,心便寂灭。

入灭定时,次第灭三种行:即身行(出入息)、语行(寻、伺)、意行(受、想)。于初禅时,有寻有伺,至第二禅,无寻伺,名灭语行;第四禅无出入息,名灭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因无受想,名灭意行。

出灭定时,触三种触。触为受因,出灭定时,受想当生,故说触三种触。此三种触,由三境生:由有所缘以为境界,名由有境;于此境中无有我慢扰动其心,故说触不动触。由唯有事以为所缘,名由境境;于此境中无贪所有、无嗔所有、无痴所有,因此说为触无所有触。由无相界以为所缘,名由灭境;于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说触无相触。

以上介绍了四大类型的禅定,其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础,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如八解脱等),或依于它则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无量三摩地等),所以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第修习之。

录自法音杂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