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文摘8
要他人肯有何益
今天看到太仓问梅院宦陈永修禅师的事迹,发现他与舜禅师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尤其是对他们之间关于“肯”与“不肯”的对话特别有感触。“肯”是古代禅宗里面的一个特殊的字,表示认可你已经开悟,同时还有很多别的意思。
师问舜曰:“子近日作么生?”
舜云:“上是天,下是地。”
师云:“大有人不肯汝。”
舜云:“要他肯有何益。”
师便打。
舜云:“大有人不肯和尚。”
师云:“作么。”
舜云:“切莫教坏人家男女。”
师云:“玄沙为甚不肯灵云。”
舜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颔之。
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一千七百则公案,实际上就是给我们留下了一千七百则“肯”的过程。这是有记载的“肯”的事实,还有没有记载下来被“肯”的,或者压根不想要人“肯”的祖师就多如牛毛了。
我们还没有开悟的人,或者说是还没有成就的人总是希望被人认可或者叫“肯”。心里面存有这个想让人“肯”的心,那你就永远没有机会真正开悟。所以,修行人不能存有被认可或者被“肯”之心。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一生感觉自己是在怀才不遇中度过的,或者叫作没有被“肯”中度过的,这实在太可悲了。还有很多人,他们总是埋怨命运,觉得自己的才智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没有被充分的发挥。所以,一生之中都是郁郁寡欢的。
如果我没有学佛,可能也会走与他们同样的路子,甚至比他们更加糟糕。因为我以前的观点就是“凭什么我的才智要为你服务?我为人民服务是对的,但你要先证明你是个人民”之类的荒谬观点。一天到晚总是埋怨自己的命运怎么这么坏,从不在自己的行为上去找原因。
现在知道一切是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的,一切都是在自己的脚下,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管是好是坏,不管是怀才得遇或者说是被“肯”,还是怀才不遇或者说是不被“肯”,一切是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而且,这一切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你希望的目标。
现在通过深入地学佛,知道了所谓的怀才不遇实在是一种愚痴,你有才就有才,干嘛非要别人认可、别人“肯”呢?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只要你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只要你明白了平等,何必非要迎合别人的观点,乞求别人的认可或者说是“肯”,实现所谓的社会价值呢?
你的才智,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如果对社会有作用,你就是什么也不做也会影响身边的人,感染身边的环境。事实上反而是各种所谓的认可,往往是虚构的,远不如自己身体力行来得更加踏实。不乏成就伟业之人却在历史上横遭非议,即使像孔子、老子等圣贤,在历史上被骂的时候也是很多的。
这里面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了,那就是“什么是成功”这个问题?佛教以般若空性的智慧来看,一切是平等的,不落是非、好坏等二元对立之中。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不成功?什么是功成名就?什么是功不成名不就?根本就没有标准可衡量。
所以,要别人认可或者“肯”有什么用呢?甚至存有这个要人认可或者叫“肯”的心就已经是不入流了。这一定是常常向外追寻,而又常常到处碰壁的人。即使一时得到了认可或者说是被“肯”,也不会是长久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我们才能够学会一切向内心追寻,才能真正地被认可或者叫被“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