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江苏东台安丰镇一户王姓的贫困佃农家庭降生了一名健康的男婴,笃信佛教的王氏夫妇为儿子取名叫做王鹤树,希望他今后能出人头地,鹤立鸡群。王鹤树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他出生后,家乡连年灾荒,田里收成不够缴租,母亲丢下他到别人家做奶妈,他在家中以米汤活命。二哥鹤才到寺庙落发出家,法名心严。鹤树梢长,随着家人以糠菜度日。六岁之年,家乡洪水为灾,远近一片汪洋,一家人连糠菜都吃不到了。大水过後,鹤树的二哥心严回家探望,为了不忍心这个小弟在家中饿死,把他送到安丰镇的净土庵,在净修老和尚座下,做一名小沙弥。净修老和尚收容了这个年方六岁、面黄肌瘦的小男孩,为他取法名真禅,字昌悟。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无奈之举反而成就了中国佛教界的一代高僧。

真禅在净土寺一住十年,可说是历经艰苦。生活是改善了些,有糙米饭、咸菜可吃,有草席可睡,也有破棉被可盖;师父很慈悲,但也很严格,但小小年纪的真禅从此开始了他规律的佛门生涯。每天天不亮要爬起来上殿做早晚功课,下田干农活,晚上要做过晚课才能睡。学念经,背功课。如果念经睡着了,说不定会吃几下香板。在这里他从《佛教三字经》的“小沙弥,求聪明,拜智慧……”背到了《论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得到了佛学和古典语文的启蒙,进步飞速。在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时,真禅已经能够诵读艰深拗口的《妙法莲华经》了。这几年的苦读为真禅的佛教修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东台地区再一次洪水泛滥,镇上瘟疫流行,15岁的真禅不幸感染了会传染的斑疹伤寒,高热不退,岁濒於死。眼看他瘦弱的身躯愈发憔悴,老和尚把他的父亲叫到庙里,让他随时准备后事。父亲在佛像面前虔心祈求佛陀保佑,并在邻居指点下找到当地名医朱茂全,苦苦哀求他为儿子治疗。朱医生动了恻隐之心,为真禅施诊,不收分文。名医医道确实高明,服用了几帖药后,真禅病情居然逐渐好转,从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又回来了。病体康复后,真禅感到自己突然领悟到了许多东西,学习佛经也更加努力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