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禅法的基本原理(5)

宗净法师给学员开示:

受随观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如此,或于内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内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受』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受随观受而住。】

现在讲四念处里面的心念处,也就是现在讲的对心理的认知。其实在佛法里面,对心里的认知没有办法离开身体来说,身和心其实是互相关系的。比如,四念处的第二部分是受念处,受随观。这个“受”在心理学里面找不到特别准确的词对应。它这个“受”跟感觉相关,跟感觉还不能完全等同。

“受”,从大家现在禅修这个角度就比较好理解了。对某种感觉是舒服的,这是属于乐受;这种感觉让我们难受的,这是属于苦受;还有一种感觉不能说舒服还是不舒服,这是舍受或者中性的受。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是从对刺激的一种接受。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还有身体的感觉。

佛法里面的受不仅由前五根引起的(前五根:眼耳鼻舌身),还有我们的意根。意根用我们现在来讲就是我们的心理。用这个角度也是比较特别的说法。我们的心里其实也有感受,心里的感受属于心受。

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属于身受,身受就是这两天让我们大家来观察身体,当你观察身体,让你感受到身体的舒服,不舒服的种种感受,这是身体的感受。但是心受比较微细一点。当我们对身体的感受没有很好观察,你很难去体会心受。

心受和我们平时讲的情绪还是不同。现在有些人把佛法中的受理解为情绪,这不是很对的。情绪在佛法里面属于行蕴。如果要观察的话属于心念处的范围。我们大家可以通过禅修慢慢去分别它。单纯从理论上这些东西很难分。你会感觉特别玄。我们身体的感觉还比较好理解,但是心里的心受,现在还有很多人他就和情绪混为一谈,其实是非常不同的。

总的来讲,受还是属于我们的心。用这个电脑来比喻,它是属于输入系统。它是对信息的一种基本领受。佛法里面把受定义为“领纳”,就是我们的心对信息的一种领纳。佛教里面讲我们身心的这样一种组成结构上,一般最原始的说法叫“五蕴”。五蕴中的色蕴就相当于前面讲的身念处里面的色法。还有受蕴就是受念处。第三个叫想蕴,想蕴也很复杂。但是想蕴和现在心理学的知觉表象都是相关。比如我们现在禅修心里面有很多图像出来,这种某一个图像就是一种想蕴。但是这种想蕴是属于什么想蕴呢?是和我们眼根相关的,跟我们视觉相关的。想蕴在佛法里有6种,受有6种,跟我们的感官是相关的。视觉的想蕴以图像形式出现的。听觉的想蕴就肯定不是以图像形式出现的。比如音乐天赋听觉的想蕴特别丰富,乐感很好。听觉想蕴很缺乏的话,他没有办法在音乐上面有很大的造诣。那么“概念”在佛法里面还是属于一种想蕴。特别是那种“单纯的概念”来讲是属于一种想蕴。这种想蕴属于意根的想蕴。但是概念往往和我们的思维联系在一起。思维在佛法里面属于行蕴。所谓的想蕴就是一种事物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从不同的层面。所以受和想基本上属于我们信息输入的这个部分。行蕴基本上是我们心对信息作出的反应。“行”有“造作”的意思。所谓造作,就是你起了反应了。起反应,什么样的反应?很重要的一类反应,就是烦恼的反应。烦恼往往就是情绪。

种种情绪往往在佛法中就是烦恼。特别普通人起的情绪。有些情绪相对来讲没有给我们带来太明显的恶果,有些烦恼给我们带来比较大的伤害,这些情绪就比较明显。比如贪心,嗔心。其实贪心、嗔心有比较粗重的,也有比较轻的。比如最轻的贪,你一点点的喜欢,这个喜欢已经有点接近贪心了。喜欢的都是什么东西呢?让你感觉到舒服的东西。所以我们的这种贪心和嗔心往往和我们的这个“受”特别关系。

像这个东西我们往往没有真正去观察的话,像这些运作都属于潜意识范围。像我们这样不是直接去观察的话,我们往往平时意识不到的。为什么我们的情绪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就是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身心的“受”没有观察,我们的情绪往往因为这个“受”产生种种的情绪。那如果我们现在通过这样去真正把情绪观察清楚,然后做出合理的反应,这样就属于智慧的范畴。所以这样合理的反应,所以我们不是不可以有反应,关键是我们做出什么反应。这样的反应其实有选择的。这样的一种选择,我们对自己的身心没有当下的这样一种观照,那几乎很难跳出那种我们原来的反应模式。我们普通人的反应模式无非是贪嗔痴,逃不出去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