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三要
楼宇烈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家又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禅宗怎么样来修证,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将禅看成是和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很神秘的、彼岸的一种境界。然而,禅并不是彼岸世界的东西,禅也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禅就在我们中间,禅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禅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言论、行为、思想。禅宗是非常注重现实的,或者用禅宗的话来讲叫做“当下”。我们的生命要有意义,只能够在当下体现出来,因此要活在当下,既然要活在当下;修也要修在当下,悟也要悟在当下。就象戒烟的人,总想明天不抽吧,
明天抽完了,再等明天吧,这样永远没有当下,也就永远戒不了烟。所以说,禅宗特别强调当下,人要活在当下,生命要体现在当下。当下讲究的就非常实际了,平凡无奇。所以很多人想问我该怎么学禅啊,那就是你该做什么做什么。对于有些人想求得一个心目中的某样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讲,这种当下的修炼是修而无修啊,也是悟而无悟的。只要是能体会到其中的真味,就会知道,原来禅就是那么简单,禅就是不需要离开我们的当下,因为离开了当下,实际上就什么也得不到。慧能在《坛经》里面多处这样讲,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兔子哪来什么角啊,就是说,离开当下是求不到的。近代一位着名的高僧,太虚大师曾讲过这样的话,
“仰止唯佛陀”,我敬仰的是佛陀,“完成在人格”,完成就在自己的人品。“人圆佛即成”,每个人只要修养的好,那就是佛了,
“是名真现实”,这才是真正的现实。我们要体悟生命,就要从当下做起。做好本分之事,实际上是为理想开辟了道路。我们很多人都喜欢遐想,但再好的理想不能从本分事做起的话,那也是永远达不到的。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学禅就是要从你的本分事做起。有人问学禅有没有一个次第、一个道路可循?有。这就是三句话,或叫做“禅学三要”,“修禅三次第”。
第一句就是“做本分事”,做好你现在应做的事。刚才我们看到图片上禅学社的同学去参观河北赵县柏林寺,柏林寺是唐代的一位叫做赵州禅师的道场。做本分事就是赵州和尚在接引学人时讲的一句话。他的弟子不明白什么叫“做本分事”,他就解释说:“树摇鸟散,鱼惊水浑”,树一摇动,鸟就飞散了,水里的鱼一惊动,水就浑了,这是很普通的事情。学禅也是很普通的事情,你现在在干什么,那你就继续干什么。宵人听了不解,会问“那你还修什么呢,既然你已经这样了那你要修什么呢?”但这正是佛教所讲的“无修之修”,这个其实比你要想通过学一个什么方法去修是更难的。因为就一般人来讲,他们都是不太安于自己的现状的,总是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想着另一件事,而且总觉得我手里做的这件事是委屈了我这个人,而我心里想的那件事才是真正适合我做的事。所以说要能够做好你手下的本分事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而禅正是要在这个地方考验你,锻炼你。我们常常讲事情要从脚下开始,你怎样才能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脱离你现在所做的事,这只能成为一个空想。禅不是一个空想,它是很具体的,就在你的面前。你要是能真正做到这第一步,你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了,你也就开始认识到禅的真谛了。禅不是要让我们离开现实世界去幻想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而是就在现实生活中让你去体认你的自我。学人们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办法帮我解决种种烦恼啊?帮我解脱掉绑在我身上的种种绳索啊?”很多禅宗祖师们在回答他们的时候,就会反问“谁绑住你了?”没有人绑住你,是你自己绑住你自己的,我们有句话叫“自寻烦恼”。你自己有了分别心,自己讨厌这个现实生活环境,讨厌这么多的包袱,就想跳出这个现实生活环境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躲起来,可是有这样一个清净的地方吗?没有!看起来你是跳出这个环境了,可实际上你是放下这个包袱又去背上另一个包袱,逃出这个牢笼又去钻进另一个牢笼。所以禅宗是非常强调当下就觉悟到你的本性、本心是没有烦恼的,只是你自己把烦恼加在自己身上,所以禅宗的第一个宗旨就是“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你要离开现实的世界要去寻找一个清净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烦恼,因为你找不到。所以我们要从当下的本分事做起,这是第一步。
第二句话是“持平常心”。这句话和前一句话是相通的,但是它对你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因为虽然你做好了本分事,但你是否还能做到对你所做的事没有什么计较呢?你是否在意别人对你所做的事的赞扬或批评,是否会因为别人说风凉话心里就不高兴,别人说了好话就,心里很舒服呢?做好本分事不等于就保持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动心,不起念。禅宗公案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禅师“你平时修炼不修炼啊”,他说当然修炼啊,又问“你怎么修炼啊?”他说我是“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别人就纳闷,说你这也叫“修”吗?他说当然是修啰,有多少人是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百般的思虑咧,睡的时候不好好睡,千般计较啁。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吃饭睡觉,可是有很多人就是要想东想西,吃的好的心里就高兴,吃到差的,心里就埋怨。对于这些事你能不能不计较任何的好坏呢,用佛教里的话讲就是能不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哪“八风”呢?利、衰、毁、誉、讥、称、苦、乐。
“利”就是顺利,∵“衰”就是衰落,“毁”“讥”就是毁谤你、讥讽你,
“誉”“称”就是赞扬你、吹捧你。你做任何事情,在这种八种情况下都能不动心,那是需要很高的修养的。有时尽管你嘴上会说“这些事我都看穿了,根本就不在乎”,可是我想当别人说你几句风凉话的时候,你可能心里就不太好受。别人要是吹捧你几句,你虽然表面上说“哪里哪里”,可是心里面可能在暗暗自喜。这也是人之常情,要想能克服这一点,必须禅修达到相当的境界才行。我常常讲一个故事,宋代的着名文学家苏东坡,他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跟佛印禅师关系相当好,平时经常来往,他们一个住在江南,一个住在江北,有一次苏东坡坐船过江去看望佛印,恰好碰到佛印不在寺庙里,他就一个人在寺庙里转悠,看到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十分庄严,他就写了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写完自己觉得很得意,就交给小和尚,说等你师父回来交给你师父看,然后他就走了。佛印回来看到这首诗,就提起笔来在上面题了两个字:放屁!就让这个小和尚给苏东坡送回去。苏东坡一看很纳闷,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我写那么好的诗,居然给我的评价就是“放屁”两个字。所以他就马上坐船去找佛印禅师,要跟他辩辩理。见了佛印禅师,佛印就跟他说,你不是讲“八风吹不动”吗?我这么一屁怎么就把你打的过江来了呢?所以你们看,苏东坡的佛学修养还是相当高的,对佛学的义理理解得也相当透彻,可是碰到这样具体的事,他就不能用一个平常心去对待。大乘佛教讲“六度”,即从此岸世界渡到彼岸世界的六种修炼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第三度讲的忍辱,我们常常将它理解成忍受屈辱,比如别人打你、骂你你都能忍住,或者甚至像基督教里讲的那样,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送上去。其实佛教里讲的“忍辱”不只是忍受屈辱,你还要能不能忍住人家的吹捧。
“八风”里不仅有毁、讥,还有称、誉,对于别人的毁、讥,你可能忍住了,对于别人的称、誉你能不能也不为所动?而要做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
第三句话就是“成自在人”。所谓“自在”,就是自由自在。我们没有任何烦恼的束缚了,那不就是自由自在了吗?做“自在人”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里描写的佛、菩萨他们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大自在的境界。《心经》的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怎样才能成自在人呢?什么是大自在境界?禅宗里也有描写,就是“终日吃饭未曾嚼着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着一片地。”这句话在一般的思维方式下是不好理解的,而佛教通过这个要说的是,你不要被这些外在的相所牵动,你虽然整天在吃饭,走路,但不会被米、路这些外境所干扰,而你又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外境。修禅并不是要你躲到什么深山老林里去,什么东西都见不着,好象这样就不会被外境干扰了。其实就算到了深山老林里面,要是你的心不净的话,你产生的种种妄想念头可能比你在这热闹的地方更多。禅宗讲你心净了,才能佛土净,心不净到哪都躲不掉。所以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如果你能做到对境不起心、不起念、不着相,那你就自在了。
上面我给大家讲了三个步骤,即“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有些人听了我这三句话,觉得很有意思,就问能不能给它再对上三句,让它成为一个对联呢?我想了想,觉得对上这三句话比较好,今天也奉献给大家:行慈悲愿、启般若慧、证菩提道。这三句话应该算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精神。
大乘佛教从哪入手?就是从慈悲入手,慈悲就是与乐拔苦,对众生要行慈悲,而对自己来讲也是一个修证的过程。因为最切实的来讲,怎么才能行慈悲?慈悲就是做你的本分事。
第二句话“启般若慧”,“启”就是开启,而“般若”本身就是智慧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它翻译成智慧呢?因为它跟我们平时讲的智慧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我们平时讲的智慧就是指一个人很聪明,或者这个人对事物能够分辨得很清楚。我们平时的认识就是从分辨开始的,我们讲一个东西是方的,这是相对于圆的、三角形的来说的。可是正是这种分别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分别心、执着心。在佛教看来最基本的一个分别就是我跟他人的分别,即“我执”,一切的烦恼归根结底来说都是来源于“我执”,将我和他人对立起来。那么要怎样才能破除这种分别与执着呢?那就是要用一种般若的智慧。所谓般若的智慧就是消除这种分别,它是一种平等的智慧,用《金刚经》里的话讲,就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种所谓平等、无分别是在什么基点上来讲的呢?就是认识到一切事物是本来清净的、本来是空的。为什么说它们是空的?因为一切现象世界的事物都是因缘而生,都是“缘起”,既然是缘起的,这个事物就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它是各种因缘集合在一起的,因缘聚会,才有这个生命体。所谓生命体都是由“五蕴”聚合而成的,即色、受、想、行、识。所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在佛教里称做“无我”,因缘一旦散了,这个事物也就没有了。因此这样一个现象世界的事物是没有恒常性的,是刹那生灭的,所以佛教里讲“无常”,一切生命体都有生老病死这样的过程,一切非生命体也有成住异灭这样的过程,所以佛教才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般若这种智慧要你看到这一点,用《金刚经》里的话说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你就不会产生种种颠倒妄想,去执着它。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平常心,不会去计较得失。佛教就是要你用般若的智慧去消除分别心,执着心,以及由这种执着心产生的贪、瞑、痴这“三毒”。贪就是贪得无厌,嗔就是恼怒,痴就是不明事理。人们的一切烦恼就是来源于这“三毒”。有人会问佛教讲消除“执着心”、破除“我执”,这和有人生目标、有人生追求有没有矛盾。我想这是两个问题,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追求呢?佛教并不是要制止你有人生目标,而是说你要找到自己恰当的人生目标。人最难的就是自我认识,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如果你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瞎追求这个追求那个,那很可能就会出问题,可是一旦你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做到最好,那就是真正的把握了自我。这并不是执着。我们不要把两种执着混淆了,做事情要有一种执着心,这是佛教里讲的“精进”,是佛教所提倡的,它不同于我们这里要破除的“我执”。
第三句话是“证菩提道”。《法华经》里讲,佛是为了一个大因缘来到这个世间的,这个因缘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
入佛知见。佛知见就是般若的智慧。那么佛教追求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证菩提道”。菩提就是觉悟。佛教说,这种般若的智慧就是让你悟到你自己的本来面貌。禅宗常问,父母未生你前,什么是你的本来面貌?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啊。佛教最终来讲是讲人的觉悟的,觉悟人生,认识到自我,而不被现象世界的我牵着鼻子走。如果你回归到真正的自我,那你就是自由的,现在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我的失落。我们所以烦恼,所以觉得没有自由,是因为你还没有认识到必然,如果你认识到必然,那么你就有了自由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把握。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规则都是一种必然性的体现,你是不能随便违背的,违背了就要惩罚你。可是你认识到这种必然性,按照这种必然性去做的话,那么你就到哪都是自由的。为什么孔子讲到了七十岁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七十年的人生经历让他能够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到人生的一些必然规则。当然不一定要到七十岁,这要看各人的悟性。我今年七十多岁了,还是达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些人不要到七十岁就能觉悟。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个节目,其中采访的一个小女孩,我觉得她的悟性就比我高啊。这个节目是采访大连的一个叫“爱心之家”的社会机构,它是专门收养那些父母都是囚犯的孤儿的,其中就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父母都在坐牢,她只能在外面流浪拣破烂,在这个流浪的过程中,受到社会上的种种歧视、侮辱、打骂。但是她说她在受到别人打骂的时候从来不去还手、还口。主持人就问她为什么不还手、还口呢?她回答到,要是我去还口,他还会骂我,这不就吵起来了么,那就等于我自己换了个嘴在骂我自己,要是我去还手,他就会变本加厉地还手,那就等于我自己换了一个手在打我自己。我们看到,她小小年纪就能看到这一点,有这样一份平常心,是很不简单的。总的来说我们要有一种觉悟,这样才能获得自由自在的我。
我讲完这两个联了,有人就会问:是不是还有个横批啁?是有个横批,就是四个字:
“活在当下”。这就是说,佛教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是脱离世间的生活的,恰恰相反,它是从当下做起的。大乘佛教起来以后,它对原来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即所谓“小乘佛教”最大的批评就是这些部派佛教“欣上厌下”。所谓“上”就是菩提、涅架,
“下”就是生死,烦恼。小乘佛教把“上”看的很重,拼命的追求,把“上”、“下”看成是对立的。但其实二者并不矛盾。佛教并不是宣扬命定论,你的命完全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造这样的业,就受这样的报,你一念之差,你就会觉得现在生活在地狱里一样,但你也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心念。因果理论是两方面的,它并不是要你消极等待,你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叫做“命由己定”。所以佛教强调的是当下,是靠你的觉悟来解决你自己的生死、
烦恼问题。
禅学三宇把高深的佛教的理念、精神和行为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的现实生活中间去,我把它概括成同样音的三个字,这三个字拼音都是jing。第一个是干干净净的净,第二个是安安静静的静,第三个是恭恭敬敬的敬。这三个字可以分成两个意思来讲,一个从佛理的层面来讲,一个从生活的实践的层面来讲。从佛理层面的来讲,这三个字每个字前面都要加一个字。
第一个净前面加个清字,叫做清净。清净在佛理里面是一切现象世界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空,清净就是空。禅宗的根本特征,唐代的宗密法师做了一个概括,第一就是“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本心本来就是清净的,没有烦恼,那烦恼哪来的?烦恼是自寻的!我们日常的话语叫做自寻烦恼。此心本来清净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清净也就是空,也就是无常,也就是无我。所以我们佛教对现象世界的认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认识到现象的本来面貌。所以惠能的得法偈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我们现在看的《坛经》里面可能不是“佛性常清净”而是“本来无一物”。所以清净这两个字可以说是大乘佛教根本的教义诸法皆空。我们如果能够体会到宗密法师“自心本来清净”的话,那么我们也就更能理解惠能在《坛经》里讲的明心见性。明心的本来清静也就可以见到佛性。
第二个静前面加个寂字,寂静。寂静在佛理就是涅盘。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涅椠寂静是一个复合词,是音和义结合在一起的词,音是涅架,义是寂静。佛教追求的最高的理想境界就是涅架寂静。涅盘,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讲究的是无余涅盘和有余涅椠两个状态。首先是修证成有余涅盘,就是生命还存在,但是精神上已经排除了贪嗔痴,离除了欲念达到了阿罗汉果位;无余涅盘就是灰身灭智,就是生命结束。这是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对于涅盘寂静的理解。大乘佛教的涅架则强调无住涅架,无住就是没有一个停止。涅盘就是我们不断追求接近完善完美的一个解脱的境界。清净是我们佛教认识现象世界本质的道,寂静是我们佛教追求最根本的一个境界。
第三个敬前面加个礼字,礼敬。既然信仰佛法,我们就要礼敬三宝礼敬佛,礼敬法,礼敬僧。这也是佛教理论里面核心的东西。三宝,佛法僧三宝,我们都要非常尊敬、赞叹,我们做一切事情都应该赞叹佛恩,赞叹法恩,赞叹僧恩。但是,礼敬佛法僧三宝最终应该回向众生,也就是最后的目的要落脚在众生。为什么?大乘佛教讲,生佛不二,众生即佛。迷了就是众生,悟了就是佛;没有众生也就没有佛。我记得去年本焕老和尚百岁寿辰在台上致辞讲得最响亮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众生就没有佛。我们一切对于佛法僧三宝的礼敬最终都要回向到众生。就象本焕老和尚讲的,也是佛经里面讲的,
“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我们一切的礼敬最终都是要落实到众生,回向众生。
以上是我想讲的三个静的第一层次、佛理的意思。第二个层次就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行为上、生活中间去。这三个字也是每个字前面加一个字。
第一个净前面加个干字,就是干净。我们信仰佛教,要达到心净,我们的行动一定要先干净。干净包括清洁整齐。我们佛教的寺庙一定要非常清洁整齐,因为有了清洁整齐的环境才能够使得我们升起恭敬的心、愉悦的心;如果周围的环境乱七八糟的,乱哄哄的,我们能够在里面安静吗?我想不会。在这个方面我们可能要很好地向日本的佛教学习。日本佛教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可是他们保持了寺院干净、清洁。你到日本去看看寺院,绝对的清洁整齐,而且以这样的行为习惯感染了整个的民族。有人探讨中国跟日本差距在哪里,其实最简单一看,我常常讲在日本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一定是干净整齐,而在中国有人居住的地方一定是脏乱差。这就是国民素质极大的差距!去年清华大学有一位教授参加一个课题,内容就是研究国民素质的问题,一行人到日本去考察,回来写了一篇文章,感慨中国人跟日本人的素质整体差别大概差30年。其实我想何止30年?如果我们现在不立即着手做的话,恐怕不止30年,30年以后恐怕还是赶不上日本。可他这个言论遭到当时反日情绪很高涨的“愤青”在网上一致的攻击。其实这是实话,我觉得我们真的要赶快,我真的希望我们在座的学员,首先从寺庙开始,能把寺庙搞得非常的整洁干净,然后把这样的习惯带到家里面去,不仅要带到家里面去,还要影响你周围的群众,不要再去学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而要大家一起来。整洁的环境对人的修证心情其实有很大的影响。境和心的关系是相对的,我们时常强调心的决定作用,但是心虽然是决定的,也不排除境的影响。心生则种种法生,但是反过来,心怎么生?心也会攀缘而生、攀境而生。我大概是在将近三十年前,在故宫一个殿里面看到一个横匾,印象非常之深,四个字心静境清,反过来念,境清心静。有静的心你看境很清,反过来,如果境很清的话心也会静下来:如果我们的环境都乱七八糟的,你会心静么?虽然可以考验定力,看你有没有这样的定力,像这样乱哄哄的环境里面你是否还可以把握得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环境建设。我们一定要养成干净的生活习惯。我真的希望哪怕用三十年的时间,我们中国有人住的地方周围的环境能够是干净的,我想就会完全改变世界对中国人的看法。
第二个静前面加个安字,安静或者宁静,这个跟前面也有关系,也是环境的问题。中国人常常是眼中无人的,在任何场合包括在很多公共场合,也是视若无人的大声喧哗。在国外,在欧洲也好,在日本也好,在美国也好,人家就说了,那儿最大声说话的一定是中国人。不仅仅是我们大陆如此,包括***的中国人也是如此。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大声喧哗影响别人啊。我们在寺庙里也常常可以看到大家随便大声说话的现象。我希望在寺庙里面,特别是大雄宝殿等场所,最好是禁语,最好是不要说话。我们坐禅不是要禁语吗?我们礼佛瞻仰佛,为什么不能禁语?即使有话说最好到大殿外面,到大殿外面也不要高声喧哗,悄悄的说说好不好?如果有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再加上安静的、宁静的环境,我想我们就会升起一种神圣感、敬仰感、肃穆感。而现在呢,我们来到这里(寺庙),可能还是进入一个市场一样乱哄哄的,升不起一种神圣的、肃穆的感觉。我觉得这一点是需要改革。我建议有条件,特别是南方,完全有条件做到的,进庙轻语,进殿禁语。这样的习惯养成后,再把它推广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以后大家到公共场合就都会注意细声细语的说话了。可以通过我们的佛教,把这样一些礼仪首先在寺院里面练,然后我们带回社会上一点一点的传播开,这也是寺庙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实实在在的。
第三个敬字前加个和,和敬。礼敬是礼拜佛法僧,和敬就是我们共同相处的一种人际的关系。我们僧团里面讲的六和敬,所谓:
“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和敬实际上是相互之间的尊敬,同道之间相互之间的尊敬,相互之间的宽容,这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要讲和气。通过在寺庙里面我们学习,学到六和敬,相互之间尊重,也带着感恩的心。我觉得我们现在社会里面很多问题,很多人都苦闷,其实来源于缺少感恩的心,大家都觉得我自己的成就都是依靠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根本没有想到你的任何一点一滴的成就是离不开众生的。缺乏一种感恩的心,于是都感觉到自己是在付出,好象没有回报。其实你是天天在收获回报,我们的世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所以佛教才要讲个缘。我们今天有缘在一起相聚,你们不要听了我的讲话要感谢我,我要感谢大家。为什么要感谢大家?因为没有大家听,我今天这些话也没有地方去说。同时也都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激发,我才有这样一些想法,要不然我也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所以处处要有一种感恩的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