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三关浅说
宋智明
禅作为人类心灵最究竟的本质与最完美的智能,它表现的方式极其广泛与丰富:人生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时时在呈露禅的本性。但人们往往迷惑于它的表层而不知如何默契真正禅的里层世界。因此,纵使喜欢或虔求禅宗的人们,也只将禅当做点缀生活的艺术品,或取禅的哲理应用于谈玄说妙,更有甚者将禅庸俗化,将其与气功及神秘学等量齐观。其实,这些不仅不是禅,且与禅的本质完全背道而驰,走向了它的反面而污染了禅的圣洁。禅是什么?禅是人生宇宙的本性,是我们心灵的原态;它需要通过一番破识情悟本有的过程,没有真正的悟,也就难以体认禅的真义,一切的公案语录只不过是禅悟的注脚而已,绝对无法说明禅。当一个禅者经过努力的参究,一旦豁然醒悟,本来面目彻底呈现的那一段微妙的悟境,便从本质上完全改造了人生的一切,迷惑与不正见从此也就消失。此后,在禅悟者的内心深处,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来自性源的安祥之德与智慧之光,推开了一扇扇关着的大门,冲出了重重的障碍,人生处处显现自在与幸福。因此,悟的契机,犹如使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迷途返归故乡那样亲切明彻,确实微妙难思,唯证乃知!
我们怎样才能进入真正的禅的世界?悟以前应该如何学习与修持?开悟之后又该如何保护与任运起用?得证具德的人又将如何为人处世、弘法利生?下文试就悟前,悟后、为人的三关,浅说其过程与要义。
一、悟前的知与行
禅的悟证需要知的解悟与行的实践作为前提。因此学禅者求深达超脱的空灵无执之知,与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无系之行,是进入禅悟必备的两大因素。因为禅是佛陀无上的心印大法——佛教的根本精髓,所以不可能以其泛泛的知行与深厚的情见所囿蔽的心境而悟入。由于存在着“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合一”等不同的层面,所以必须分别加以说明。
1、从无知到浅知
一个人从对禅的完全无知的状态,一直到初步而正确的了解了禅,这需要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当然这离不开平时对于人生等问题的思考与修养。这种机遇一般来自以下三种情况:(1)遇到已开悟禅师的讲解指点;(2)阅读富有启发性的禅籍;(3)在思想的穷途中,忽然得到外界的启迪。当你遇到难得的机会时,如果的确有禅的根性与天资,便会在这个因缘时节里从内心产生激励与触动:一种受禅的美妙意境启迪而心花怒放、茅塞顿开的感受;一种豁然开朗后的空灵、畅快,以及无法名状的心灵世界的智慧闪现。此时,你便会完全沉寂在禅的悟解的愉悦中,心灵深处的感触与开发出来的慧力,改变了平常狭隘庸俗的思想境界;而且由此产生的冥思,经常有意无意地在你的生活中出现,无法遏止,充满了追求禅世界悟境的浓厚兴趣。
进入以上的状态,算是对禅有了初步的浅知,它完全不同于依文解义和以类比方式理解禅的人,因此虽是隔岸相望,似见非见,但毕竟在依稀仿佛中,亲自见到了。此后,仍须在阅读禅籍与亲近禅师时,不断地返照,进一层地去体会,有一种非打破沙锅问到底而后已的决心,探究禅的渊源,直证禅的悟境。于是对见性成佛之道,信心十足。
2、从浅知到深知
有些人在获得禅的浅知后,因为世俗的事务及各种烦恼的干扰,逐渐地覆盖了原初的真机真情,慢慢地趋于消沉;或只取相似禅意,应用于生活之中,不再作深入的探索。真正具禅宗根基的人,在浅知之后,由于宿因不断地开发,就自然地向纵深的禅境发展。犹如蜜峰尝到了花粉一样,内有尝蜜之因,外有花粉之缘,于是就一直吮吸下去,及至酿成蜜而后已。
这第二类人,如果他有机会依止明师,就可以在明师的大手眼的策励下,稳步向前,自有处处通关之妙。假如在无师可依的情况下,就需自修自悟了。在自修中,除了打坐习定,忏悔业障,称名持咒等助道方便外,还应以无住心研学下列著作:《圆觉经》、《楞严经》、《宗范》、《碧岩录》、《中峰广录》、《宗镜录》、《六祖坛经》、《大珠和尚语录》、《传心法要》、《禅关策进》、《指月录》、《五灯会元》等。在学习时,重点放在触机的领悟,不必记言记语,更不可有积累禅知识的观念。对于不识的字,可以查一下辞典,以求明了;如果遇难以理会处,可以作一个记号,就放过不管,不求甚解。因为意识卜度都是妄情,所以在阅读时,尽量做到直心平照,不起分别忆想,以无住着心、能所心而阅读。这时,经常会出现豁开的小悟,在恍然明彻的亲切悟境中,不必再往下看,应该默默体究,返照现前一念,使之提撕不断。阅读禅籍不应追求速度,也不一定都要从始至终的阅毕全文,只是随意而照,自得自适即可。一次阅读不必过久,注意精神的轻松。阅读一段时间后,停下来静坐返照十至二十分钟,要使心中一切不留,唯寂唯照。
假如在某次阅读后,有一问题或语句对心灵产生极大的震动,久久不能忘记,时时在心中出现,一股疑团横梗在胸中,此时抓住时机,一心参究,时时不离,越久越细,则越近悟机。但在参究时,不可涉及意识分别,不要把教理知识来解答此一问题,而只许一味直参。这就是越情的阶段。
3、从深知到无知
真正的知乃是无知之知。一个学禅者,从深入的解知后,无论从起疑情或直参本性,都能渐渐趋入佳境。到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之际,身心内外,浑然一体,自他理事,融合一贯,心中不存能知所知,有关禅的概念、名词等一时歇去。没有能参所参,生命的真正情趣,唯在此时此刻的一念灵知了了的心中,不偏不倚,非空非有,无来无去,与天地同化,人不见人;与自然合一,山不知山。湛然忘怀,一念孤绝。如在此时更能进一步转过身来,“翻身触破太虚空”,大死以后大活,全体圆明彻露无余,一真法界了然彰现。于是见性明心,证入初关。
4、有慧无定行
学禅的人虽藉强大的慧力打破初关,明心见性,但如果没有定力的护持保养,就会拥持不久,一旦打失,又入迷途,具足慧力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明师的善巧直指,在机缘凑合时,忽然契会自性,顿断意识流注,即具天真本来的慧力;二是由自力参究,到了山穷水尽时,自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悟境。这两种都是正悟,也都需要定力的护持。另有一种只是意识分别心对于禅公案的慧解,似有所悟,但因不离识情,故全未真正见到本来,没有亲切的受用。这种慧解更需要禅定的培养与深化,藉定力突破意识分别之关,进入真正的悟境。在学禅者中间,往往狂慧的多而证悟者少,因此切忌过于分别知解,而应处处返照自性,更兼以定力转化狂心,方有悟道的可能。
5、有定无慧行
仅把禅作为一种修心养性的静坐入定的方法,不知禅就是自己的本心原态,于是一味地枯坐修静,企望能坐出一种奇异的天地。这种不识自心的妄执之禅,不但不可能开悟,而且更易增加生死烦恼,形成坚固不化的颠倒见。
因为这一类人不能超越我见与法见,纵能在修禅时暂时达到忘身忘境的状态,依然是我见我爱的执着在起作用,障碍重重,不可能打破无明,见于本性。往往久修死定的禅者,因不明心地及真实的悟境,总以为有修有证,或自以为禅境高妙,于是造成了更深厚的我慢妄执,落于死水潭里,难得悟性起用。假如已有定力,更能参学明师,研学禅籍,以慧照心,则能脱禅定之缚而行活泼之用。
6、定慧双运行
既有解悟明理识知自心的智慧,又有打坐磨练,对境不迁的定力,如是定慧双运,如车的两轮,如鸟的两翼,进步便十分快速,成就也特别殊胜。如果虽已具定慧双运之心,但在实际上,两者的力量都不充足,脚跟不稳,如此在久久修习中,仍未打开本来,或打开后又已失去。这种情况说明宿根较差,盖障较重,因此还必须借助种种方便,以增加定慧。至于应以何种方便助道,可由自己选择或求明师指示。
学禅者进入正修后,就要减少外事的攀缘,还须注意身心的调养,因此掌握台宗二十五方便行法,对修禅极有好处。学禅者既已立志参究,则应恒一其心,专精不退,一气呵成,决不可停停修修,否则必至非驴非马,半生不熟,以后再想提高就非常困难。试看半途而废的禅行者,能够振作向上的又有几人?所以应珍视这一段十分宝贵的光阴,这是证悟真如生命的关键时刻!
二、悟后的保与任
开悟之后,在理边讲即是“顿悟须同佛”,但在事边讲,却仍是“多生习气深”,故仍是凡夫,烦恼习气犹在未断。但由于已悟本性,悟知一切法本来不二,时时不离自性,能以无住心而应物,故基本上已伏一切邪见烦恼,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走失的。从此之后,只要保养得当,就能逐渐呈现自性的全体大用。这犹如婴孩刚落地,虽然已具大人的身根,但一时还不能起大人的作用,故须经过长期的调养保护,方能成其大用。
悟后保养的方法主要归纳为以下六点:一是知觉照,即在妄念生起时,能时时觉照,不随之迁流迷失。此如古德所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二是不污染,在一切时中,不受善恶是非等一切境界的污染,对境不生情见,保护心性的空灵与安祥。三是能转烦恼习气,在烦恼习气翻腾时,能以无执无待心转化之,知烦恼与菩提不二,不取不舍,一性平等,泯绝能所,于是烦恼不断而自断。四是调养身心在无执的观照下,注意身心的调养,不使疲劳过度,时时保持轻松愉快。锻炼身心,使之更为健壮。五是养深湛之定,每天至少坐禅一次,不计时间长短,无心而坐,一任无住,借此培养深湛的定力,开发更深的智慧妙用。六是消释公案之疑,以无分别智阅读以前不易理会的公案,使之一一透过,智慧也就愈臻圆活。
保的时间因各人根性与定慧力量及烦恼轻重而有所不同,无论时间长短,一定要保养到情见不起为到家,即断见思烦恼而出分段生死、身心无累的无漏解脱,也即证入根本道。此后从体起用,方能自在无碍。
保养成就,∵方进入任运磨练的阶段。此时可在平时习气最深,最难以透过的环境中去锻炼,如在顺、逆、不顺不逆的三种环境中,使自己进入角色,做各种各样随俗的事情,而内心不受干扰,情见不生。因此,在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里,∵一切的人情冷暖、是非善恶、可憎可爱、可忧可喜等境界中,一一透过,不受一切受,心中自在无碍。如此久而久之,不但能入佛,而且能入魔。力量不断增强,自性进一步开发,此时方具备度生的资格,方可继绍隆佛祖之位而大弘佛法于天下。
三、为人的情与智
所谓为人,即是住持佛教道场,为人师表,导利群方的法门师范。末法的今天,并不是非要证到任运自在方可为佛教领袖与导师,如解悟者可做教下学院的讲师,开启蒙童,悟佛知见;明悟而力未充者,亦可住持小道场,在一方为人点示,示其禅门正道。但以上两种因为未能彻了,情恨未断,于道行上时进时退,其弘法的影响力随着修养的程度不同与悟境回旋∵而有变化,所以作用不免有很大的局限,即不能真正树立宗风,主持大局,为群方之眼目,引导一代佛子向前进修。所以就禅门而讲,尽量先完成“自我”,直到归家稳坐,得大自在后,方随众生之因缘,而兴大慈悲、施无量方便作无碍的度化。
大用现前,无为而为。在施用时,先要观察自己多生在法门应用上的生熟,并要熟知自己的习气与不足;其次要深入观察时代众生的根性以及他们需求,并要善择因缘,取舍得宜。在应机施用时,要药病相符,机用灵活,从正面,侧面以及反面等角度,方便转人粘着之处,而且要不留痕迹。
在施用中,情与智是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情一边讲,要不断地开发广大无量的悲心,消释自己无始以来的一切情习,如俗情、私情与自了的偏情小志等。在随俗转化中,又要通达人情世故,研究各种类型人的思想感情,在贴近人情与顺于人情或者逆于人情的方便教化中,使众生因之而悟入。而在爱、恨、怒骂嘻笑时,心中了然无执,一丝不挂,不留一点痕迹。这是在随顺世俗中,借以打破自他执情的大悲方便。在智一边讲,禅门悟后虽已证体,具一切智,于中道谛亦已相应,但在缘起的差别事物上,还不能一一明显无碍。故应在无为心中学习无量法门,洞悉世出世间的一切知识,诸如五明等。在对象上,又应对无量众生的根性、智量、性格、爱好、烦恼、习气、情感、才能等方面,一一观察照了,丝毫不惑。在具体运用智慧时,又需善巧地掌握其微妙的变化,如心念、表情、动作、语言等,随时以智慧应变之。因此对不同的机,施以不同的法;机活法也活,破其迷惑,消其滞情,启其灵慧,示以行法,而且恰到好处,痛快淋漓。禅门古德的无量灵活机用,就是在心灵无住下,知机知法,而以般若之智尽其微妙变化而已。故无论是暗示的、直指的、反诘的或论理的,都在无分别的智光中,自然流露,并无做作牵强之举。
在悟后的为人上,不可有心去求,不可攀缘化度,只是无心自适,用而无用,无用而用,任缘引导而已。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一落有心,即重入学途,自救不了,焉能度他?
如此久之,在无自无他中,度他自度,尘沙之惑不断而断。随着悲智的逐渐圆满,破无明细惑,而证三身、三德、三智;究竟成就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之果。此时所证,虽只是原初所悟,但智光圆明之境,恒沙方便之用;法界圆明,身土不二,清净涅盘∵,万德齐彰,其中种种庄严与无量功用,绝非初悟之时可同日而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