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反思

肖永明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这是太虚大师的论断,现在也可以说是一种共许共识。但是,什么才是禅的特质?就云里雾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流弊所及,当代中国纷纭出现的各种“禅”,呈现出一种泛化而又神秘化的趋势。一方面,似乎什么都是禅,禅泛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禅又似乎什么都不是,禅神秘到了无人能“会”的境地。如此泛化而又神秘化,不仅禅将不禅,而且会危及整个中国佛教的慧命赓续。

现在,对于禅,是到了歧路问津、抉择源流、追本还原的时候了。

一、关于禅的渊源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这是通常所谓禅传承之始,但这只是后来禅宗的一种演绎。关于禅的明白无疑的史实应该是从达摩开始的。达摩之后,禅宗于中国初传时期曾以《楞伽经》作为传承印可的经典依据,那么,禅在源头上与《楞伽经》就有着深层的关联。

对从达摩至惠能的中国禅宗初传历史,吕澂先生与印顺法师都有过精到的论述。吕澂先生在《禅学述原》中,将惠能之前的禅宗传衍,分为三系三期:“可、璨为一系,予名之为楞伽禅,依据则为《胜鬘》、《楞伽》也……其思想实受之于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楞伽》者)。信、忍为一系,予名之为起信禅,依据乃为《起信论》,其思想实受之于北魏菩提留支。惠能又为一系,予名之为般若禅,其据为《金刚经七句义释》(无著《金刚经论》),其思想实受之于隋达摩笈多。”[1]在吕澂先生看来,初期禅宗,无论是依据《楞伽经》,还是依据《起信论》、《金刚经论》,其真正经论理据都在大乘瑜伽行唯识学一系,但又都有他们各自的解读发挥。

与吕澂先生有所不同,印顺法师认为,“达摩禅的传承,是被看作楞伽禅之传承的。所以早期的灯史,如《传法宝纪》、《楞伽师资记》,在序言中,都引证了《楞伽经》文。弘忍弟子曹溪惠能的法门,实际上也还是《楞伽》的如来禅。”“以‘楞伽印心’,达摩所传的禅法,本质是‘如来藏’法门;‘如来禅’就是‘如来藏禅。’”[2]在印顺法师看来,初期禅宗之以《楞伽经》印心,体现的却是如来藏一系思想,因为《楞伽经》说:“此如来藏藏识,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净,客尘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所以,“达摩开示道育、慧可说:‘深信一切含生同一真性,但由客尘妄覆,不能显了’,确为如来藏的教授。”[3]

然而,大乘瑜伽行唯识学一系思想与如来藏思想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初期禅宗由《楞伽经》而关涉瑜伽行与如来藏二者的焦点,应该说并不在瑜伽行与如来藏的任何一方面,而是别有发明,这便是二祖慧可承初祖达摩开示而悟入的“安心”法门。当然,这别有发明之“心”,在《楞伽经》中也确实是有其路径依据的,这正如印顺法师所说:“如来藏法门,弘通于(由)东(而)南印度;阿赖耶缘起说,弘通于(由)西(而)北印度。各别的发展,而又结合起来的,是(《胜鬘经》开端)《楞伽经》的‘如来藏藏识心。’”[4]

《楞伽经》既讲∵“识藏”、“藏识”,又讲“如来藏”,并且在“识藏”、“藏识”、“如来藏”之外,还讲了“心”。关于“心”,《楞伽经》既讲了作为“如来藏”的“心”:“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5]又讲了作为“识藏”的“心”:“色等及心无,色等长养心。身受用安立,识藏现众生。心意及与识,自性法有五。”[6]此处所谓“心意及与识”之“心”,就是“现众生”的“识藏”,也即藏识、阿赖耶识。同时,《楞伽经》还单独说“心”:∵“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7]∵“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8]这些“心”就既非如来藏心,又非识藏心。这些“心”,既有“中心”、“精髓”之义,又有后来所谓“心性”的意味。应该说,初期禅宗之重视“心”,其“心”之以《楞伽经》印可,确实带上了《楞伽经》的特质,即此“心”既是“如来藏心”之“心”,又是作为“识藏”的“心意识”之“心”,并且,此“心”还有了既不同于“如来藏”,又不同于“识藏”(阿赖耶识)的自己的特质。

一方面,作为初期禅宗印心的宋译四卷本《楞伽经》,将“心”作为∵“识藏”,成为了“识”的“底层”:“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9]另一方面,《楞伽经》又将“心”作为了“如来藏”的“表层”:“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10]也就是说,“心”在这里成了介于妄(“识藏”、“识”)真(“如来藏”、“佛性”)之间的一个层面,它成了由妄入真的桥梁。比起“八识”∵之纷繁分别事相与“如来藏”之深隐无分别实相,“心”之简易直接,对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来说,当然是更熟习而更容易直觉把握的,这也许正是后来传言达摩所谓“吾观汉地化道者,唯与此经相应”[11]的言下之意了。

作为修禅法门,达摩之所传,本来应该是专注于禅定的修持上,也就是在“心”的粗显表层第六意识上做深入“心”的深隐底层如来藏的功夫。禅定通途,即所谓“静虑”、“思惟修”(禅)和“等持”、“境一性”(定),其实就是在第六意识思维上做定的功夫的。这本是原始佛教之后小乘佛教所特别重视的,但是,小乘禅定“住影像,影像遂为其弊;大乘善用影像,乃能去影像而住实相。”[12]小乘禅定“住影像”而定,大乘禅“去影像而住实相”。小乘重“定”而大乘重“散”,后来以“定心”、“散心”分别之,其实究实而论,小乘禅定旨在第六意识思维上做定的功夫,而大乘之禅则在所谓散心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上做摄持的功夫。

大乘禅如何在散心上做摄持功夫呢?《楞伽经》重点诠释了“离影像、住实相”这个法门,它“以小乘之戒、定、慧为本,而建立离影像、住实相于如来藏,故名真如禅、如来禅也。”[13]所谓“离影像、住实相”,实际就是在散心状态中以不住、无所住而为摄持之法,使心住于不一不二的无分别之境。

大乘禅的特色更显着地体现在曾经非常盛行的大乘论师无著菩萨的《金刚经七句义释论》上:“《七句义》谈禅,殊于通常者有四:(一)摄持散心(不重打坐),特提法门名不失道,意谓心从定出,须摄持一如在定,故于散心多作工夫。此即《金刚》须菩提三问(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之云何降伏其心(散心)之义也。《金刚》谈禅,不在定而在散心,是为中土一向所未闻者。(二)以不住为方便。欲使散心恒定,须令心有所住,此即三问之应云何住义。既言不住,胡谓令心有住耶?瑜伽本宗言不住者,以安住第一义故,自不住于色、声等也。(三)修行分十八住,每住皆通三义,均住第一义。故不住为唯一法门。(四)约十八住为三地,谓信行、净行、如来。初十六住为信行地,十七为净行,十八为如来地。而以净行为证道,证道即入如来地更无次第,故以金刚为譬,初、后阔,中间狭(∵),初犹信行,后犹如来,中如净行。意谓初、后为时悠久,净行最狭,只证道一念也。故有顿悟成佛之义。由此四义,可见《七句义释》谈禅之特色也。”[14]

初期禅宗,与《楞伽经》、《金刚经论》所体现的大乘禅思想有着深层的关联。达摩从南印度来华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所修壁观,很有可能就是流行于南印度的地遍处观,是一种带有小乘色彩的禅观,但又用出自于南印度,流行于南印度,而又已经移译来中国的刘宋译四卷本《楞伽经》来作为师承传授印证的经典依据,也是很自然的事。宋译四卷本《楞伽经》中“如来藏”、“藏识”、“识藏”、“心”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翻译解说,又将达摩的地遍处壁观禅定,印可成了中国禅宗二祖慧可的“安心”法门。六祖惠能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入,而登坛说法,而开演“心地法门”,说“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15],小乘禅、大乘禅之“佛法大意”从此演变成了一种中国禅的讲求顿悟的“心地法门”,成了一种不住影像而“定”而无住生心的“禅”,佛法戒定慧三学的禅定之学一变而为中国禅宗独树一帜的禅。

二、关于禅的流变

初期禅宗发展至中后期,更明确地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心”似乎成了一个独立自在,无复依傍的东西,一切经教文字、各别法门似乎都成了多余,剩下的似乎只有无修而修、任运而为。但从大量的禅文献所记述的禅门公案机缘来看,所谓禅门直指,更主要地还是首先集中在了对日常分别事识的参究摄持上,即主要通过对分别事识的参究贯通而穿越分别执着之羁绊,入于无分别心,进而悟道。

以初期禅门的具体参修方法而言,已经可以见出这一端倪:“正授法时,先说法门道理修行意趣。然后令一字念佛:初引声由(?)念,后渐渐没(低?)声,微声,乃至无声,送佛至意;意念犹粗,又送至心;念念存想,有佛恒在心中,乃至无想盍(尽?)得道。”[16]印顺法师对此修法解释道:“传授时,先开示法门道理,然后教授禅法。以念佛为方便:先念‘一字’佛,就是只念一个‘佛’字。先引(长)声念,渐渐的低声念,再渐渐微声念,声音轻到只有自己听到。再不用出声音念,而是意想在念佛。意想,还是粗的,更微细的是心念。心,应指肉团心中(通俗是以此为心理作用根源的),意识源头,存想有佛在心中。这还是有想的,更微细到想念不起,心佛不二,即心即佛,那就是得道开悟了。这是‘念佛’、‘净心’的又一方便。”[17]从这种可称之为“念佛禅”的法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初期禅宗修持过程是由识而心的。先念“佛”字而渐渐轻到只有自己听到,这里显然是以耳识为修法摄持入处。低声、无声,转为意想念佛,这是由耳识引入意识。再细细地送至心,念念存想,有佛恒在心中,最后乃至无想得道。这里是在通过不断的调节,从识粗分别引至心地之细想乃至细细泯入无想而为得道方便,使粗分别之事识逐渐变细,由“心”而契入无分别境界。

比起“心”来,分别事识总是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僵硬质碍的状态。在事识分别中,分别与无分别总是决然分立为二,无法贯通,这样,我们就拘执在一个二分对立隔阂质碍的世界中,而生死永隔就成了人生最大的苦恼。为解决这个人生的最大苦恼,佛教建立了种种修行法门以求解脱。禅定就是通过静虑、等持这种特定的“思惟修”方式,将生之分别事识引入对死亡不可知之门的开解,以求生死贯通进而了生脱死。当然,禅定主要是从意识上下功夫来试图贯通生死的,但实际分别事识并不仅仅就是意识作用,意识其实又是以眼、耳、鼻、舌、身之前五识为感性物质基础的。当我们专意思维时,禅定法门可以引领体证生死贯通境界,但当我们举手投足业用流转时,又如何能感知体证保任这生死贯通境界呢?这就是一个远非禅之第六意识思维修定境所能解决的,还涉及眼、耳、鼻、舌、身等识的日常修道的散“心”问题。这样,无论是《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是《金刚经论》之“于散心多作工夫”,都将重点转移至作为“无所住”的“散心”的分别事识的修持摄受上了。中观一系力求“无所住而生其心”,直接破除散心之执着而入于般若智慧性海,而瑜伽行一系则是“于散心多作工夫”,试图逐步转识成智。

但是,无论是中观一系“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之“我说即是空”;还是瑜伽一系“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之转识成智,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视阈中,都还是有不能契机的地方,“空”固然很难被直接领悟,就是八识之“有”,也是难以简明把捉的,而最为亲切可感的,还是心。所以,大乘禅到了“念佛禅”之念佛这里,最终还是将佛从耳识、意识引领安隐于“通俗是以此为心理作用根源的‘肉团心中’了”。

虽然说中后期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人心”,似乎并不能说就是直指人的“肉团心”的,但“肉团心”确实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心”的感性物质基础,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这里,这种以肉团心为感性物质基础的“心”,也并不就完全局限在了感性物质层面,而是具有了很宽泛的精神性外延,并且就是在感性物质层面,这个“心”,也已不仅指肉团心,而兼及到了大小乘佛法通常所谓眼、耳、鼻、舌、身识的范围,最终统指一切感性理性感知觉悟。

如此宽泛直感的“心”,无论是比起“识”来,还是比起“空”,都似乎更加显得玲珑剔透、不可凑泊,于是,在它的面前,就似乎不易触处成碍,而倒是易于灵活破执了。后期禅宗棒喝交驰,种种峻激机锋,其运用之妙,全在一心灵活破执而已。这是中国文化心理结构造就的一种特殊的机缘,禅之高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疑是佛教契应中国文化机缘而进行了中国化转换的表现。但是,就佛法实际践行体证而言,毕竟还是要从更切实处着手,要一下子直趋不可凑泊的玲珑剔透之“心”,并不可能,这也是所谓“法不孤起”,而禅之开悟则必须一定要藉特定的时节因缘才有可能的枢要所在。

对于“心”来说,各别具体的日常“分别事识”正是其藉由入道所不可少的现实时节因缘,事实上,离开了“分别事识”六识、六根、六尘这种现实时节因缘,独立自在的心也是不存在的,所以,那些汗牛充栋的禅文献中所记述的禅宗悟道公案,都不能没有其悟道机缘∵,或者见色悟道,或者闻声悟道,如此等等,都是有所感触而悟道:

(德山宣鉴禅师)一夕侍立次,潭(龙潭崇信禅师)曰:“更深何不下去?”师(宣鉴)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烛度与师。师拟接,潭复吹灭。师于此大悟,便礼拜。[18]

有定上座到参,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临济义玄禅师)下绳床,擒住与一掌,便托开。定伫立。傍僧云:“定上座何不礼拜?”定方礼拜,忽然大悟。[19]

邓州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也。厌俗辞亲,观方慕道。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洎丈迁化,遂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师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20]

“潭复吹灭,师于此大悟”,“定方礼拜,忽然大悟”,“击竹作声,忽然省悟”,这些都无一不是昭示了悟道因缘之奇妙。若不是一番反复勤苦磨砺,点纸烛度与而复吹灭而生灭同时,伫立而复礼拜而俯仰无间,直得茫然而击竹有声而有无等现,而眼识、身识、耳识于此生灭同时、立拜无间、有无等现不隔纤尘之际由分别而顿即泯入无分别,如何能有“于此大悟”、“忽然大悟”、“忽然省悟”?

三、关于禅的通贯的认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