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泰两位禅者的禅法与道风

作者:郑振煌

当代中国和泰国有两位禅门宗匠,影响佛教发展至深至巨,中国的虚云老和尚遐龄120岁,是民国四大师之一。泰国的佛使比丘今年85岁,弘法度众无日不有,被尊为泰国今日第一高僧。两者都是值得效法学习的对象,这是本文撰写的一个动机。

南传佛教国家到底有没有禅法?若有,与中国禅法有否不同?一般人总认为南传佛教国家只有小乘教法,并无大乘,更无中国所独有的禅法。事实是否如此?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抱著作南北传佛教融合的尝试,构成本文撰写的动机之二。

近世,对于大小乘佛教在内涵上的差异,颇多争议。大乘鄙视小乘,斥为焦芽败种;小乘则讥斥大乘为非佛说,不值一提。世界各大宗教之间应对话,佛教各派系之间也应对话,以期对世界和平有所贡献。这是本文撰写目的之三。

国人对南传佛教认识甚少,有不屑一顾的高傲现象。其实,南传佛教在戒、定、慧三学的用功方面,并不稍让北传佛教,反而更为踏实、切实,吾人实有探究之必要。这一期望,成为本文撰写的动机之四。

虚云老和尚与佛使比丘这两位当代大德,为如上课题提供了最佳的个案研究对象。唯虚云老和尚的禅法与道风,论之者多,本文不赘。先介绍佛使比丘,再比较他与虚云老和尚的异同,以为抛砖引玉。

泰国现代高僧佛使比丘(Bhikkshu∵Budd∵hadasa),被誉为南传佛教自第五世纪佛音(Buddha-ghosa)所着《清净道论》(Vissuddim∵agga)以来之集大成者,以现代观点深入而系统地重新诠释上座部佛教教义,不愧为当今世界的思想家。其禅行以毗婆沙那和安那般沙地为主,其教法虽本于上座部佛教,但颇有禅风,有意将禅学思想(尤其是黄檗禅的《传心法要》)融入上座部佛教。他甚至宣称禅法为释迦佛所亲传,并非发展于中国。还曾把黄檗《传心法要》和《六祖坛经》等禅书译成泰文。

小传

1906年5月27日,佛使比丘出生于泰国南部苏拉达尼省(Surtthani)察雅区(Chaiya)的本里安村。祖父自福建移民泰国,父亲经商,母亲为泰国人。他兄妹三人,弟弟法名法使(Dhammadasa),妹妹名叫金莎(Kimsay)。

佛使比丘的父亲经营百货行,为当地首富。八岁时,佛使人寺读书,前后三年。1922年,父亲去世,他已完成高中学业,乃继承父亲经商,供养弟弟在朱拉隆功大学习医。1926年,其弟返回泰南,经营家业,21∵岁的佛使,才得入寺出家,精进坐禅。

1928年7月,在一位叔父的激励下,佛使前往曼谷求学,但不满意当地的教育方式,又没有碰到令他满意的老师,同时痛心于僧团不守戒律,自称“不是在研究三藏,只是在读注疏而已。”二个月后返回故乡。

1929年,他的一位叔父出资泰币五千铢,成立佛学院,延聘佛使为教师。同年,佛使出版了第一本书《布施》。

1930年,家人认为他不应把学术天才浪费在教导小沙弥上,才重回曼谷求学,成绩名列前茅。但他的兴趣广泛,远超过课堂上的经典和巴利文,于是,选修科学、照相学和收音机学。

30年代初,他终于决定了未来的努力目标——宗教改革。自称:

“想找一个没有内外烦恼的地方,以便检查和研究我正在读的书。”

我和我的一位朋友都同意,曼谷是一个找不到清净的地方;人们读经都只是为了名闻利养。不过,我们也从中了解到我们被误解了。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随世浮沉,一直到觉醒的那一刻为止。此后,我们再也不会人云亦云了,我们将向这世界道别,追随开悟者的步伐,寻找清净的涅盘境界。

1932年4月5日,佛使比丘为了完成这个愿望,离开曼谷回到家乡。在弟弟及若干道友的支持下,成立禅坐中心,即今名“解脱自在园”(Suan∵Mok)的前身。

次月,泰国民主革命成功,推翻君主集权制度,佛使比丘评论说:“我们把这次革命事件当成转向新时代的前兆,我们必须尽一切力量纠正和改进各种事项。”26岁的佛使,于1932年8月28日写下这段誓言:

我誓以此生此身献给佛陀世尊。我是佛陀的侍者,佛陀是我的主人。因此,我取名为‘佛使’。

接着二年,他独自一个人在森林里坐禅。1935年,才有若干僧人前来同修。1943∵年,“解脱自在园”移至现址。

他的弟弟法使,开始发行杂志,成立弘法基金会,并于曼谷开办图书馆和印刷厂。

他的改革佛教运动,逐渐受到全国性的肯定,保守僧侣虽有人视为异端,但他终于能影响年轻的一代反省,著作倍出。

近年来,佛使比丘声誉日隆,是一位荣获“暹罗学会”徽章的比丘。1973~1976,在电视和广播上,与泰国元老政治家固库里(Khukri∵Pramot)激辩,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1980年,朱拉隆功大学赠予荣誉佛学博士学位,这是该校成立90年来所颁赠的第一个荣誉博士学位,由泰国僧皇亲自主持,他也获颁泰国最享尊荣的僧侣爵位。

禅法与禅风

佛使比丘在泰国由君主专制制度转向民主立宪的时空背景下,一方面有感于泰国佛教保守泥古不化、部分僧侣钻营名利不事修行;一方面接受现代西方思潮强调思辨理性,乃奋然而起,以革新泰国佛教为己任,在上座部佛教的基本理论——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之上,引进禅宗思想,建构成他独特的禅法与禅风,兹举其大端如下:

一、融合世间法与义理的佛教——他反对讲求神通、神秘与流俗的佛教,并且肯定在家佛教徒的角色、参与世间事物的重要性、社会与物质世界的不可忽视性。

二、以“空心”或“自由心”来诠释“无我”的观念。在南传佛教的传统上,“涅盘”被解释成一种打破凡情世间烦恼的超越境界,唯有出家众才能达到。佛使比丘则认为,不管是出家或在家,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心理宁静的经验,他称为“空心”或“自由心”,这是涅盘的基础。他同时强调,平时的心理宁静(空心)与涅盘的究竟寂静之间,基本上是连续的,绝对不可分割。他从心理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空心”,指出:

空心就是物质世界的森罗万象现前,但不执着或攀执为“我的”。空心不是一种空荡荡的心理状态,不是空无一物。万法象以前一样存在,思维过程也像以前一样的过程,但绝不以“我”和“我所有”的观念来攀缘执着。

一旦获得自由时,就“解脱了苦、解脱了教条的攀缘执着”。

三、“空”即正念分明——佛经说万法皆空,但许多人却把“空”误解成“什么都没有”佛使比丘虽然仍依传统的说法“万法皆空”,但解释不同,他认为“空”就是“空掉”了或“解脱”了道德上的污染,而不是字面意思的“空”,他说:

佛陀世尊说:“每个人都必须正念分明,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解粘去缚的自由状态。”谁能够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解粘去缚的自由状态,谁就不会有苦,因为他能够把世界看成了无生灭。

佛教中的万法,并非完全没有意识的客体,而是与人类经验和欲望有关的客观存在,一种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欲望对象。因此,佛使比丘所谓“解粘去缚的自由状态”是一种了无执着,也就是解脱痛苦的经验世界,连这个自由或解脱的世界都不可攀缘执着。他说:

佛陀的空,是指任何东西我们都去攀缘执着为我。……佛陀说万法皆空,意谓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没有执着的权利。我们必须回应空的世界,我们不可以有执着的心。

想解脱痛苦,就必须正念分明,以不执着的心看待世界。

四、自性本自清净——为了让佛教的空义为在家众所了解和获益,佛使比丘认为自性本自清净。他说:

我认为自性本无烦恼。……因此,我们修行的唯一责任是观照的智慧,让烦恼没有机会生起,让自性常保自在。妨碍解脱的烦恼,固然没有实体,但也象一切万法是缘起的。烦恼之所以产生,心之所以染污,是由于没有正念。正念就是一种自我观照,了然分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获得心灵和道德的平衡。其修持方法是观呼吸,他说:

正念就是对每一个入息和出息观照分明,千万不要失落在执着攀缘、爱、取、有之中。

缺乏正念的人,就是无知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搅和在一起,因而产生烦恼。但烦恼并不须从心中挖出或根除,因此,证涅盘的第一步是保持“了了分明”,不让本自清净的心受到污染。换言之,佛使比丘认为“空心”既是心的基本状态,也是涅盘的基础。

五、涅盘人人皆可证得——佛使比丘强调,涅盘并不是一种必须长年修行或累世净心才能证得的超越境界,而是心的本来面目,只要正念分明,不让“我”和“我所有”的无明生起,即可证得。他把涅盘分成三种境界:

①瞬间涅盘当“我”和“我所有”的念头不起时,因为受到安详环境的影响而证得心灵上的宁静。

②三摩地涅盘这是在三摩地禅定中,因高度专注而制伏或阻止了烦恼的生起所证得的心理宁静。这两种涅盘都不常恒,因为外在环境的任何干扰,会产生反作用,生起心中烦恼,破坏瞬间涅盘,至于三摩地涅盘,并未清除烦恼,只是以禅定功夫压制烦恼而已。

③般涅盘这是佛教涅盘的最高境界,是真正息灭烦恼的心灵安祥。

六、涅盘不是死后才可证得,而是一种不受干扰的平衡状态,在日常经验中,只要心理宁静,即是证得涅盘。

他说:

涅盘是可以翻译为“无余的灭”。息灭什么?息灭“我”和“我所有”的攀缘执着。……涅盘是每一个人的终点,每个人都想获得解脱自在,因此都是在迈向涅盘,但由于受到业力的牵引,往往会阻碍或延迟涅盘的证得。

七、僧俗一如,皆可证果。传统上,上座部佛教偏重僧众,认为只有僧众才能证果。但佛使比丘认为在家众也可证果,虽然他不反对证涅盘必须先证罗汉,却不认为只有出家才能证罗汉。证罗汉和出家与否有关,在家众证涅盘比较难,却因为烦恼较多,所以灭苦的意愿也就比较强,他说:

修行并不只是在森林中独参,在家人有工作,有责任,都是在修习佛法,都可称为修行人。

另一方面,他也强调出家修行的重要性,主张每一个人至少都要出家三个月。他认为,在家或出家只是一种心态,而非宗教上的角色,指出:

不要把生活在家里或寺庙当作是在家或出家的标准,重要的是心态。……今天,有许多人虽然生活在寺庙里,心态却与俗人无异。……在家众也可以有僧侣或甚至苦行人的心态。

他认为,不管是出家或在家,在世间的佛法生活经验,是宗教成就的关键所在。他进一步说明:

在家人的法,是证涅盘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能做好一个在家人,如何能证得涅盘。

世俗生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佛法,更能有效地证得解脱。

综合起来说,佛使比丘对上座部佛教做了三大贡献:

一、在佛教理论方面和教义的层面他褪除了神秘的色彩,引进科学理性的观念,并重新强调佛教理论的理性主义,他把佛法的理论尽量简化,不论是在说明物理现象或心理现象时,都很有条理地避免形而上的观点。

二、在应用的层面他不再强调超越或形而上的“另一个世界”,认为应在此时此地体验生命。他并不贬低涅盘在佛教思想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性,不过却把涅盘这种最终解脱的理念,应用在现实界的活动上。物质活动即使以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导向,只要具备道德原则,并以“空心”为之,应该也是人类对于解脱痛苦的追求。

三、在实践的层面上,佛使比丘既然把现实界的道德活动,界定为佛教宗教追求的一部分,因而也就肯定了在家众也能够触及佛教义理和修行的核心,换言之,在家众也能证得涅盘。在他的系统中,在家众和出家众一样,具有证得涅盘的权利和潜力。下面,我们回过头来,将佛使比丘与我国的虚云禅师作一比较。

两位禅者的比较

虚云老和尚被尊为我国数百年来禅宗振衰起弊的集大成者,其禅法道风堪为百世师。佛使比丘则为佛音菩萨之后,南传佛教中高树法幢的第一人。两人在南北传佛教中,各领风骚,均为一代宗师,持戒严谨、修行精进、果证高深是两人的共同点。但考察两者的禅法与道风,也有如下四点的差异:

一、在理论方面佛使比丘还是以原始佛教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为基础。虽然也加进了禅宗思想和大乘菩萨道的思想,但大体上还是没有偏离原始佛教的风貌。虚云老和尚则纯粹是大乘佛教的思想,在开示中,经常引用《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及历代中国祖师的语录,其理论背景,显然比佛使比丘来得宽广、深厚。

二、在诠释方面佛使比丘是一位开创者,以新的理念、现代的理性主义、现代的各种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医学、哲学、逻辑学等,来给予传统的上座部佛教重新诠释,因此所至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很能契合现代人的根机,不谈修持上的成就,他也能以理论和学识服人。虚云老和尚是一位传统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他兼通八宗,深入经藏,却绝少以现代语言或知识来度众,风味与佛使比丘迥然不同。

三、在修持方面两者都强调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与重要性,佛使比丘虽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但其禅法仍然是如来禅中的毗婆沙那和安那般沙地。虚云老和尚则禅净律兼持,视摄受对象的不同,或劝人老实念佛,或斗机锋严峻高危,或清净持戒,法门众多。两者的禅法也不同,虽然都曾长年闭关或野外苦修,但佛使用的是如来禅,虚云老和尚用的是中国祖师禅,以参话头为主。

四、在影响方面两者都弘法护教,不遗余力。但佛使比丘是给予南传佛教注入新生命,景崇者固多,却也遭受守旧派的质疑。虚云老和尚则因享寿120岁,年高德劭,从传统出发,又归入传统,并未遭受多大的阻力,虽然有人质疑他的风水、地理之说,认为有违佛法,却不稍减对他德行的景仰。

(原载《慧炬》总第323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