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所谓禅的生活化,即是要用禅的境界和觉悟去化解我们心中的疙瘩。

∵生活中,我们常会生起贪嗔痴慢等各种不良的念头情绪。它们使我们痛苦难受苦恼,就象我们心中卡着一块难以消化的硬块一样,使我们不能以正常的心胸开朗地去生活。每当这时,一般人的做法便是牵怒他人和抱怨客观世界,而很少想到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禅者则相反,他通过禅定反观内心,觉照自己的心念,然后用智慧化解它。要做到这点,必须亲证。只有在亲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解脱烦恼,达到禅的化生活的目的。下面便是我经历的一个例子。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自己的孩子的所做所为,我们大都可以理解谅解,甚至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玩耍。但对别人的孩子则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总感到有些孩子特别调皮令人讨厌。我的孩子今年八岁,她经常带一些孩子回家玩,每当这时,我总看到他们这里摸摸,那里翻翻,俨然无视我的存在,仿佛他是这个家的小主人。每当这时,我便感到厌烦,可又不好直说,因为毕竟是孩子的朋友,又难得到我家里来一趟,干嘛气量那么狭小呢,我这样安慰自己。于是装着视而不见,心中却巴不得这些小祖宗赶快离开。我知道这种心理不好,缺乏起码的仁慈之心。但我没办法,我的仁爱之心就是出不来,看到许多家长对人家的孩子表现出那种真诚的喜爱我便感不可思议;看到电视里那些大人物抱着孩子亲吻,送孩子礼物,我便想到这是政治家们在演戏,在扮演他们的“角色”。我的爱心就是出不来,这使我很苦恼,我渴望解决它。

∵有一天,家里又来了一个小朋友了,这时我想到我的厌烦的心理又上来了。于是,我赶紧坐下来,闭目,呼吸,让孩子的影象呈现在我的心里。于是我看到孩子在心中活动着,他东翻翻西找找,而我心怀不满,我感到他简直就是我这个家庭秩序肆无忌禅的破坏者。当我清晰地感到这一点时,我突然明白,我实际上是在“我执”,我执着于“我”的家庭秩序,这个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种光明的转动下,我想到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针对我来的。这正是我烦恼的原因。一旦明白这一点,我顿时解脱了,孩子瞬间也还原为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他在那里活动着,玩耍着,如此而已。他又不懂事,我怎么能怪他呢。这么想着,我生出了一股慈悲之心。仿佛为了补偿我心中的“罪过”,我掏出了糖果递给了孩子,××,来,叔叔给你糖吃。孩子高兴地接受了,我的脸也漾着幸福的笑容。

∵因此,我认为禅的生活化就是要化解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在化解的时候,当下我们也获得了解脱。(信息来源:摘自《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