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永嘉玄觉禅法研究
【文章作者】李碧纯∵
【指导教师】罗宗涛∵
【文章页数】116页
【中文关键词】永嘉玄觉|禅宗永嘉集|奢摩他|毘婆舍那|优毕叉
【中文摘要】本文论述永嘉玄觉禅师的禅法,共分六章。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叙述研究的动机与目标、数据与方法。
提出三个研究动机;以《禅宗永嘉集》中与禅法相关的篇章为范围;以玄觉背景及各史传记载做分析比对,再从禅法本身做完整之演绎剖析,以归纳出永嘉禅法之特色。
第二章:中国禅宗之历史开展。先简述禅之语意与起源;第二节再从早期禅法之演变,先说明菩提达摩西来之前,中土流行的禅法及演变情形;第三节从达摩到六祖惠能之禅风,则说明达摩禅法传至六祖,其中转折变化之情形,作为检视玄觉禅法的依据。
第三章:永嘉玄觉生平行状。第一节先针对永嘉玄觉之时代背景作考察;第二节生平行履,从文献比对中,了解其生卒年代、生平、师承、悟道因缘及著作,以期能从史传对照中,探讨永嘉玄觉会并列禅宗、天台宗的传承的原因为何。
第四章:永嘉玄觉禅法之开展。第一节先针对玄觉之禅修理论作一探讨,第二节为介绍禅修所需之预备功夫;第三节则为正修止观-奢摩他、毘婆舍那、优毕叉的过程,对其中的理路、次第作一清楚的分析。
第五章:永嘉玄觉禅法之特色。此章为本论文研究之目的所在。由前一章对禅法内涵之说明,提出玄觉禅法之主要特色有四:一、以心性本质为禅修主体开展-说明永嘉禅法之所缘境,而是直从心源处下手修起,且针对心性所显之特质来做为禅修主体。二、受天台思想影响,是从禅法本身,来看玄觉如何以天台思想作为其禅观思想的基础。三、“先须识道,后乃居山”之山居禅观-则是从外在修行环境之形式,来说明永嘉大师对于山居禅观之看法。四、具高度实修价值-就永嘉禅法而言,在实际操作上,所具有的优点与特色,亦是从行者立场来看永嘉禅法所具之实修价值。
第六章:结论。提出四点说明做为结论,将其传续开弘的时代价值提升出来。∵
【论文目次】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标∵1
第二节∵研究成果回顾与研究方法∵5
第三节∵本文内容概要∵9
第二章∵中国禅宗之历史开展∵11
第一节∵禅之语意及其起源∵11
第二节∵早期禅法之演变∵16
第三节∵从达摩到六祖慧能之禅风∵20
第一项∵菩提达摩∵20
第二项∵慧可∵23
第三项∵僧璨∵25
第四项∵道信∵26
第五项∵弘忍∵29
第六项∵惠能∵32
第七项∵小结∵33
第三章∵永嘉玄觉生平行状∵35
第一节∵时代背景∵35
第二节∵生平行履∵36
第一项∵生卒年代∵41
第二项∵生平∵41
第三项∵师承∵42
第四项∵悟道因缘∵44
第五项∵著作∵45
第三节∵小结∵51
第四章∵永嘉禅法之开展∵53
第一节∵永嘉禅法的理论依据-事理不二∵53
第一项∵法事本具,了知元智∵53
第二项∵妙发须假言诠∵55
第三项∵审愚智以明真妄∵56
第四项∵辨名体∵57
第五项∵辨法体∵59
第二节∵禅修预备-前方便∵61
第一项∵慕道志仪∵62
第二项∵戒憍奢意∵63
第三项∵净修三业∵63
第三节∵正修止观∵66
第一项∵奢摩他-止∵66
第二项∵毘婆舍那-观∵82
第三项∵优毕叉-止观双运∵84
第四节∵小结∵86
第五章∵永嘉禅法之特色∵88
第一节∵以心性为禅修主体开展∵88
第二节∵受天台思想之影响∵93
第三节∵“先须识道,后乃居山”之山居禅观、∵99
第四节∵具高度实修价值∵102
第一项∵简单易行的入手∵103
第二项∵历缘对境,动静皆可修∵104
第三项∵注重智慧,身心平和∵106
第五节∵小结∵106
第六章∵结论∵109
参考文献∵113
全书表格目次
表一:史传中所见之玄觉生平对照表∵37
表二:《禅宗永嘉集》与《永嘉禅宗集注》章次对照表(附仙石之分类)∵48∵
【参考文献】
一、佛教典籍:(依册数、经号排列,《大正新修大正藏》(简写大正)、《大藏新纂卍续藏经》(简写卍续藏))
编译者∵时代∵经名∵册数∵经号
求那跋陀罗∵刘宋∵杂阿含经∵大正2∵99
鸠摩罗什∵姚秦∵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223
安世高∵后汉∵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正15∵602
鸠摩罗什∵姚秦∵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大正15∵642
求那跋陀罗∵刘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16∵670
净觉∵唐∵楞伽师资记∵大正85∵1283
鸠摩罗什∵姚秦∵大智度论∵大正25∵1509
玄奘∵唐∵阿毘达摩俱舍论∵大正29∵1558
智顗∵隋∵法华玄义∵大正33∵1716
智顗∵隋∵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34∵1718
智顗∵隋∵观音玄义∵大正34∵1726
智顗∵隋∵金光明经文句∵大正39∵1785
圆晖∵唐∵俱舍论颂疏∵大正41∵1823
慧远∵隋∵大乘义章∵大正44∵1851
智顗∵隋∵摩诃止观∵大正46∵1911
梁肃∵唐∵天台止观统例∵大正46∵1915
智顗∵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46∵1915
慧思∵陈∵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45∵1923
慧然∵唐∵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47∵1985
宗宝∵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48∵2008
弘忍∵唐∵最上乘论∵大正48∵2011
裴休∵唐∵a黄檗山断济禅师传心法要∵大正48∵2012
裴休∵唐∵b黄檗断济禅师禅师宛陵录∵大正48∵2012
玄觉∵唐∵禅宗永嘉集∵大正48∵2013
玄觉∵唐∵永嘉证道歌∵大正48∵2014
杨亿∵宋∵无相大师行状∵大正48∵2014
宗密∵唐∵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48∵2015
志盘∵宋∵佛祖统记∵大正49∵2035
念常∵元∵佛祖历代通载∵大正49∵2036
慧皎∵梁∵高僧传∵大正50∵2059
道宣∵唐∵续高僧传∵大正50∵2060
赞宁∵宋∵宋高僧传∵大正50∵2061
历代法宝记∵大正51∵2075
道原∵宋∵景德传灯录∵大正51∵2076
杨衒之∵元魏∵洛阳伽蓝记∵大正51∵2092
净觉∵唐∵楞伽师资记∵大正85∵2837
祖琇∵宋∵隆兴编年通论∵卍续藏130
宗鉴∵宋∵释门正统∵卍续藏130
昙噩∵元∵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卍续藏133
悟明∵宋∵联灯会要∵卍续藏136
普济∵宋∵五灯会元∵卍续藏138
静、筠二禅师五代∵祖堂集∵《禅宗全书》第一册
传灯∵明∵永嘉禅宗集注∵《禅宗全书》第38册
二、专书(依作者笔划排列)
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
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正闻出版社∵1994(八十三)年七月八版
朱封鳌、
韦彦铎合着中华天台宗通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杜继文、
魏道儒合着中国禅宗通史∵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初版
忽滑谷快天着、
朱谦之译∵中国禅宗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洪启嵩∵永嘉禅师的顿悟∵台北:阿含文化∵1998年9月初版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三刷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10月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蔡日新∵中国禅宗的形成∵台北:云龙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
三、单篇论文(依作者笔划排列)数
禅学论文集∵1-94太虚大师∵中国佛学特质在禅∵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仙石景章∵“禅宗永嘉集”再考∵“印度哲学仏教学”6,19911030∵273-287
洪丕谟∵玄觉曹溪“一宿觉”∵《海潮音》76卷∵4期(台北:海潮音杂志社,1995.04)∵5-11
蔡日新∵对永嘉山居禅观的思考-读《永嘉集.劝友人书》∵《内明》第二九四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6.09)∵3-8
郑志明∵***禅修型“新兴佛教”初探∵***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1996.12)∵247-264
释大亮∵永嘉禅法运心之要∵圆光佛学院-大学部第十二届毕业论文集∵41-67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