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与中国禅宗之发展 禅宗“百丈怀海与中国禅宗之发展”。百丈怀海与中国禅宗之发展业露华自达摩东来,以“二人四行”和四卷《楞伽经》传于弟子慧可,从而翻开了中土禅学新的一页。达摩因此而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达摩之后,数传而至六祖慧能,慧能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一宗要旨,在曹溪大开法门,创立以“顿悟法门”为特点的禅宗南宗一派。慧能门下弟子众多,人才济...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禅的情趣与文人园林 禅宗“禅的情趣与文人园林”。禅的情趣与文人园林探讨禅与文人园林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两点考虑:一、禅宗被称为士大夫的宗教。禅理,或者禅学属于士大夫雅文化的范围,与士大夫关系密切,深刻地影响到他们的人生哲学、生活情趣乃至审美趣味,并表现在文人园林的美感特征中;二、文人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园林美学的主导...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1) 禅宗“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1)”。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法国学者米尔希埃利亚德在他的一本小书《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中,曾经讲过两个与宗教和建筑都有关系的诡异故事。一个是关于阿基帕斯人(Achipas,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土着部落阿兰达人Amndatribes中的一支)灭绝的传说:根据他们(阿基帕斯人)的神话,一位称为努巴库拉(Numb...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禅法特点 禅宗“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禅法特点”。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禅法特点清季着名高僧善一曾撰《黔南会灯录》八卷,走已为学者熟稔的地方性佛教史籍,然而其生平事迹及禅道思想,却迄今未见有专文论及。本文除介绍善一生平得法及弘传活动外,还围绕心性论、语言观、修行论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以见其禅学思想的高明精征与平实广大,并力...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2) 禅宗“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2)”。宋代以来,佛教其他宗派日渐衰落,禅宗成了势力最盛的一派,并将其影响通过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了社会思想意识的各方面。相应地,禅宗所属的寺庙园林环境又有新的兴造,如杭州净慈寺、韬光寺,庐山归宗寺、圆通寺,南京牛首山幽栖寺等。这些寺庙与其所处的幽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遂形成中国自然山水园独特的一流。宋代都...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禅的实践与佛教研究之结合——日本驹泽大学概况 禅宗“禅的实践与佛教研究之结合——日本驹泽大学概况”。禅的实践与佛教研究之结合——日本驹泽大学概况杨德辉译驹泽大学在日本一般被视为是一所教团圣职者(也就是佛教所称宗派僧侣)的养成教育机构,由曹洞宗的教团所创立。日本曹洞宗最早可远溯到十三世纪初期,为从中国来传曹洞禅的道元禅师和第四代的祖师莹山禅师所开宗,发展到了十六世纪时,以“禅的实践与佛教的研究,汉学...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禅的“公案”与园林空间处理的妙趣 禅宗“禅的“公案”与园林空间处理的妙趣”。禅的“公案”与园林空间处理的妙趣在园林艺术中,一切问题最终归结为空间处理及布局:山石、水体以及花木和建筑等因素,不是孤立地诉诸欣赏者的,而是以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整体的空间布局和局部的空间处理)引起游赏者的美妙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特点及由它反映的空间观念是非常独特的。这里面有着丰富、深层的文...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禅的行动哲学 禅宗“禅的行动哲学”。禅的行动哲学从现实人生谈静坐的四种内涵“止、观、寂、定”叶柏梁讲于天心紫莲禅苑手印法门课程王碧华记录止痛方与营养剂今天上课请大家再观一次火,不管功夫作得如何都没关系,初步知道这个方法即可。一般在儒释道三家实际的修心养性功夫上,大致都以静定或禅定这两个名词来形容,然而此二者易使人顾名思义,但见其表而生...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平常心是道”禅学思想对现代禅修的启示 禅宗““平常心是道”禅学思想对现代禅修的启示”。“平常心是道”禅学思想对现代禅修的启示释惟圣自菩提达摩东土传法以来,中国禅宗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时至唐朝,强调“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倡单刀直人式的顿悟法门,注重智慧见地的开发(开悟见性),不过分强调修习禅定来达到解脱生死、消除烦恼的禅修过程。他的禅学思想是对传统禅学观念及...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 禅宗““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邱∵∵环∵∵内容提要:平常心是道是马祖的主要命题之一,指的是在心中已经消除了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等观念,而融合于世的“无念”、“不执着”、“无所得”、“无所住”之行。它的理论来源,一方面承继了达摩、慧能、怀让等祖师的禅法思想,另一方面也和一些大乘经典的理论有较大的相... 禅宗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