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的方法
传禅
坐禅方法,各宗各派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有其专门的方法和程序,特别天台宗的程序步骤比较清明,初学的人如能按其步骤用功比较容易掌握要点,也会觉得有事半功倍之效果,以智者大师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为例,先从调身方面来讲,盘腿而坐,姿势端正,上下平稳,头部平正,两肩下垂,两眼内视,舌抵上颚,津液下咽,不可以有丝毫歪斜,全身肌肉也不可以有丝毫紧张感,坐稳如山,欲拔不歪,欲推不倒的稳重,全身放松,一直放松到软如棉花,但又挺直似笔,身体轻安如羽毛,不觉一丝坐禅人存在之感。
再从调息下手,目的就要使呼吸从粗到细,从急到缓,从短到长,这是一个时间过程的问题,也是坐禅功夫的积累,每个人初学坐禅的时候,呼吸都会很粗、很急、很短,但坐久了功夫自然就有成效。换言之,如果初学者在坐禅时,呼吸很粗、很急、很短。不仅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也表明坐禅的心恍惚散漫,没有专心一志的安定下来用功办道,也就不用谈有更高的境界出现了。调息对坐禅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呼吸是否调得好,直接影响到坐禅者的身心健康和趣入圣境的重要环节,我们无论修哪一法门,坐禅时必须做到:令呼吸细得在鼻孔里没有出入的感觉,令呼吸缓得在每一毛孔的出入都感觉清清楚楚,柔柔绵绵,令呼吸长得在每一毛孔的出入都感觉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显然,初学者要达到以上的调息效果,必须从基础开始练习,按照《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对调息的练习,大略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骤是数息法,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上,意念随着呼吸出入,一呼一吸心里默数一、一呼一吸默数二、一呼一吸默数三、一直数到十,再一呼一吸从十倒数到一,如此反复的默数,久而久之,渐渐使心里的妄想杂念沉静下来,初学的人特别要注意在数息过程中千万不要乱了数序,如果数乱了就要重新开始,认认真真的数道不乱为止,在数息的时候,心里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存第二念,只有数一到十,在数十到一的意念。第二步骤是随息法,同数息法一样的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上,意念随着呼吸的出入,但不是用数的方法,而是把意念专注在随着呼吸的出入,开始时观察每一呼吸通过鼻孔的出入,渐渐功夫深了、呼吸也随着细了,再进一步观察每一呼吸透过毛孔的出入,久而久之,自然就没有呼吸的感觉,即所谓身轻如羽毛,息长透虚空,心定如静水的境界。
第三环节是调心,对每位修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若没有把心调好,调身、调息自然也就调不好,万法以心为主,把持一切心法和心所法,上天堂下地狱全是我们一心所为,心既是世间万善之本,又是三界罪恶之源,我们如能调好心,一切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林林总总都归风平浪静,祥和安顺。调心的目的:就要调教我们不安分的心、容易犯错的心、妄想纷飞如同猿猴燥动不安的心。当然调心也是有特定的方法,如按照《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修法,大略不出止观两个步骤:
第一步骤是止,即是制止我们的散乱心,初学者心粗意乱,妄想、杂念,无时无刻不在燥动中,因此我们就要调教它,制止它,让他安定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上,系念一处,专心一志的、无杂念的随着呼吸的出入,或者细微的、专心的数息,或者静静的、明明白白的看清意念的起处,随时随刻制止起心动念,不要让妄想有机会起,同时也可了解诸法本性空,心系诸法本是缘生的产物,没有实质性的存在,心起妄念也因根对尘的缘生而已。一切法的生灭只是如幻、泡、影的假相,所有的假相只是妄心所表现出来的,推心性了不可得,是诸法之本源的心性,彻底都被否认了,是心性所起的妄念自然而然就不止而止了。
第二步骤是观,观是相对于止而言,初学者的毛病不是散乱就是昏沉,当昏沉的时候,不能用止的方法,而是用观的方法;当散乱的时候,不能用观的方法,而是用止的方法。所以调心就是要把止观之间的选择用得恰到好处,不能意味着一种止或者观的方法就可以用到底了。其实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针对性的,好比医师开药方,也有其对症下药,不能不问病因就随便开药或用药,医师用药不当,不仅病不能医治,反受其害。我们修止观也是一样,如昏沉时用止的方法,不仅不能提起正念,反而更容易睡着。因此,观的方法主要针对心里昏暗、正念迷昧、条理不清能起作用。当然修行的过程不断在积累功夫,修止观的方法也不断在变,如能真正修好观,止也同时并用,因为观的目的,就要反观万法本性皆空,掉举昏沉本是心理起的妄想,心性也是因为缘生的产物,缘散时心性自然就不存在了,初学者要注意,当我们用观的时候,千万不可落于外来的文化加以思维,如此很容易成为头上安头、画蛇添足的境界,应以回观返照的照字上去理解观的用意。借藕益大师的话说:“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所谓照即是本性之用,照为体上起用,寂的意思为本性之体,寂为用上合体,体用不二,寂照一如,止观统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