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之道:西亚多乌天津尼亚禅修指引
甚么是“正念”?
怎样才算正确的修习态度?
如何看待禅坐中涌现的胡思乱想?
如何看待禅坐中出现的疼痛?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智慧是怎样呈现的?
精进力不用很用力?
如何观察“心”?
西亚多乌德加尼亚(Sayadaw∵U∵Tejaniya)∵是缅甸禅师Shwe∵Oo∵Min∵Sayadaw弟子。以下是西亚多乌德加尼亚在香港首次开示的记录,可以为你提供初步的指引。可能是聪明人才可以修的方法啊!
缅文翻译:吗爹∵∵英文翻译:心田∵记录:心田
大家好!预备好了吗?
禅师首先对禅修会作出介绍,给大家一些正确的资料。开始禅修之前,要先听到有关的正确资讯。惟有得到正确的禅修资讯之后,我们才可以想得正确,修行才可踏在正轨之上。所以,不是先有禅修,而是在禅修以前,先对禅修有正确的了解,之后才修习。
首先要知道何谓禅修。禅修的本质是甚么?闭上双眼坐定定,开始专注于某目标了,仍未算是禅修。禅修乃是从心中抽取出美好的素质,学习令它变得更美好。修行是培育我们心中美好素质。
如果有人禅修,修了很久;如果以正法修行,性情理应会转变,会变得更成熟。但若果他修了很久,却没有变得更成熟;那么,他的修行中肯定是有些欠缺了。现在,禅师会先界定正确的修习及错误的修习。
禅师想以答问的方式进行今次禅修入门的开示。大家可要踊跃发问啊!
禅师问道:
“如果人在修习时带着贪,很想得到好多东西,有很多期望;这是否正确的修习呢?”
又或者换个角度问:
“如果人在修习时,不满现时的修习,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又是否正确的修习?”
“有否试过在修行中遇到困难,不知怎修下去、不知怎做才好?之后就随自己心意,想要怎样做便怎样做。这算是正确的修习吗?”
重点就在这里了。如果我们带着贪嗔痴去修习,那便不是正确的修习了。
正确的修习是无贪无嗔无痴的。要令贪嗔痴不在场,必然要有智慧坐阵才行。那么,智慧从何而来?
有三种智慧。在佛教中,第一是指知识,可从书本中获得的资讯(information);第二是指聪明、逻辑、思考的能力,心中原本就有的(intelligence);第三种是禅修的智慧,须通过修习之后才有(insight)。
第一种智慧是知识,是资讯性的,非常重要。它以客观的形式普遍地呈现,可以听得到,或从书本中看得到。要能听到正确的资讯,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当我掌握到正确资讯之后,我们才可以正确地思考,那么行事为人才可以正确。
把第一、二种智慧加起来,就是资料加上思考,是可以应用到修习上面的。禅修时,我们可以运用这两种智慧。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可带动第三种内观智慧展现。
禅师再问:“当我们禅修时,应否思想?”大家呆了,不敢回答。
禅师笑道:“我们不要想无谓的事,但可以想一些令禅修进步的事,作正思维。”
禅师问:“在我们一生中,有没有试过做事之前是想也没想的呢?”
大家显得有点犹疑。禅师又笑了。又问:
“做生意时可不可不加思索?”
当然罗,如果不用脑去想,那么一定会蚀本。
禅师的意思是:我们是要用我们的聪明智慧的。因为内观的修习,即是指智慧。
禅师现在所说的每件事情,都是有关禅修的资讯;大家要能运用聪明智慧,把这些知识应用在修行之上。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
现在禅师要给大家的资讯,就是止禅和观禅的分别。止禅修三摩地,为要达至定;而观禅是修习智慧。止禅的目的是要人达到定境、禅那;修法是把心专注地放在单一的目标之上。而观禅的目的是智慧。心自己已有一定的智慧,修观是要把智慧培育得更深。我们想从禅修中得到甚么呢?我们修行,一定要问自己这个问题。究竟是想要一些定境呢?还是智慧?
“两者都要?”禅师又笑了,大家都笑了。
如果我们想要定境,可修止禅。如果我们想要智慧,便修内观。两种方法背后的理念是不一样的。两者目的地不同,所走的路也不同。
如修止禅,可得定,很平静。就这样,不能得更多,不会对自己明了更多。
如果修内观,心也可以平安,同时心会了解越来越多的智慧,会成长。
那么,你会选哪一样?
故此,我们要了解两种修法的分别。看看在自己的修习中,做了甚么?领悟到甚么?
在止禅中,心只专注于一个目标;但在观禅中,心觉察所有目标。修止时,心专注于一个目标;修内观时,心愿意联系所有目标。修止时,心留驻在单一目标之上;修内观时,心会有兴趣去辨析眼前心中正在发生的现象。因为,在内观的修习中,可以检视出贪嗔痴究竟在不在,所以会有兴趣去观看心,而不是单单专注在目标之上。来到这里,可回应禅师最初所问的问题:正确的禅修中是否有贪嗔痴的呢?禅修的目的是甚么?修行是为了培育心中美善的素质。故此,禅修有关于修心的事,是心的工作。
不论修止或修习内观,也是有两个部份的。一个是目标,另一个就是觉察着目标的心。好,现在大家一同做练习,把手合什。感觉到双手正在接触吗?为甚么我们会感觉到手的接触?接触的感受是一个目标,另一个部份是正在觉察的心。哪一个部份较重要?目标?还是那个觉察的心?
目标总是在的,我们有眼、耳、鼻、舌、身体;景物、声音、思想...总有事情可供观察;但若果心一旦迷失了,还可以觉察到这一切吗?故此,目标是次要的,心的运作则比较重要了;心是否能觉察,这更是要紧。
禅师问道:“当心能够注意到一个目标了,这是否就是禅修呢?”
心单纯在注意,并未算是禅修。在那颗注意的心的背后,是否有正确的理念、正见,及正确的态度?
别匆匆地禅修去。不用赶忙。听闻了正确的禅修资讯,对修行有正确的理解,消化了,再应用在禅修之上。
在止禅中,心安注在目标之上;修内观时,心注意在心之上。止禅中,心系着一个目标;在观禅中,心联系着众多的目标。为甚呢?因为在观禅中,我们的目的是培育智慧。要能获得智慧,首先要对众多事物有更多知识,才能有全盘的认知,才能有更多了解。看到众多的目标,得到一幅宏观的图画;了解的事物多了,智慧也更增多。
在止禅中,心常常倾向专注一个目标,这要花很大力气,才可聚焦。修习观禅时,心不会留在某一目标之上;心会学习放开执着,会学习怎样才不致黏着在目标之上;心学习去研究目标,去明白那目标。我们不需用很大的气力去专注在目标之上,精进力用在去了解眼前的目标,令智慧生起。在观禅中,无需用很多精进力,因为我们需修习一整天;用太多力的话,会累;累了,智慧便不会来了。现在不是在跑一百米,我们在跑马拉松,要留力。有同修以为来短短几天的禅营,便想出尽全力修,好修到一些成绩。但来此间的真正意义,是要得到有关禅修的正确资讯,学习怎去修习;其实出了营回到家里回到工作岗位的应用,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现在不用出尽所有气力来禅修,回到家中教孩子时才发力修行吧!禅师在此更是乐意与大家讨论禅修方法及态度,让大家明白怎去修习。所以,在小组讨论时,告诉禅师你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你的感受,怎样与人接触,因为这些正正就是修行。尤其当你禅修时,心中升起的感受或现象,更要提起。
在止禅中,有一定的操控,是在制造,把心锁定在一个目标之上,以致能达到定境。操控意味着有某种想要达致的效果。但在内观的修习上,却没有操控,而是在学习,不是控制。当有任何现象出现的时候,只会静静在一旁观察,不作干扰或控制。例如,当心觉得烦躁,止禅的进路会去调息心,以令它回复平静。在观禅中,则不会这样做,不会要它消失,而是会观察着烦躁,并从中学习。所以修内观的人,不致于疲倦,因为不用出力控制以达致某种效果,只需轻轻松松地去观察便够了。禅师在多个国家教过禅修,发现很多禅修者虽在修观,却像修止似的。禅修者大部份时间都会很平静安祥,但之后就不知道做甚么好了。大家可以看到两者的分别:止禅会花很大精进力以达致平静;而修内观则只需闲闲地轻轻松松地觉察。
接下来,禅师又提供修行的资讯给我们了,就是修行时心中会出现的五种元素。第一种是正念,亦即是觉察。第二是精进力、第三是专注力、第四是信心,第五是智慧。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些字眼的定义。名词只不过是名词罢了,要弄明白字词的真正意思。
第一个是正念,巴利文是Sati,意思是不忘失。正念觉察并不等如聚焦。不忘失并不是常用的那个显浅的、那种别忘了做这个带那个意思,不是这种意思。不忘失是指不会忘记正确的目标。正确的目标就是这个身心了。察看你自己,便可轻轻松松地以正念觉察。怎样才可以做到不忘失自己呢?当你在意自己,常常这样做,便可形成习惯。除了要注意自己之外,更要想想有关自己的事,例如现在我觉察着些甚么?我有甚么感受?便可培育出正念。
心常常像一个雷达,大部份时间都在探视四周的世界。其实只需把这部雷达往内掉转,探视自己,这便是正念。
当你一想到有关自己身心的事,便有正念了。
当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要观察这点、那点,有时也花很多气力。而禅师所讲的那种对自己的注意力,并不是很出力的,而是轻柔的,轻松的,自自然然的就好了。
第二个令心可运作的就是定力。巴利文是三摩地,英文翻译成专注力,包含了一种要用功专注聚焦的意味。但三么地真正的意思并非如此,而是使心稳定,就是这样罢了。
试想想英文字“集中力”(concentration)的意思:单单把心聚焦在某一点之上,就可得到定了吗?不是的。有些人只得头痛,心却不得安定。可见,单单靠专注,不能使心得到静止或安定。
有两种定:一种由止禅而得,另一种由内观而得。
修止禅的,把心不住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从而得到定。心无暇思考,因它很忙,要不停落在目标上。这时,心不会想无谓的事,但也不可以想有智慧的事。故此,由止禅而得的定,并不能修到智慧,难以令人成长。
而修内观时的定是怎发生的呢?心先有正确的知识,明白了,有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思想。因为有了正思维,便可以有正确的行为;心不会对贪嗔作反应,没有执着,心很稳定。在这种定之下,智慧可以出现。
第三种素质是正精进力。在巴利文的意思并不解作很用力,而是能安忍、持久、坚持。一般人对于精进力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不断加油加油,不住给予力量支持;另一种是永不放弃。
第四种素质──信心,到底有甚么本质?当然,对佛、法、僧有信心是一般的理解,然而这却是太高远了。谈到禅修的信心时,让我们返回基本的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修习的方法有信心。
当对我们所做的事有信心时,意味着抱持了兴趣去修习。我们渐渐会发现以觉察去生活,或是没有觉察地生活,这两者之间的分别。我们的信心增长了,因为我们尝到了正念的利益。
当你禅修时,身心会累吗?
佛陀给予了保证,就是修习正念可达至身心平安、脱离忧愁哀伤失望,获得智慧,最终达至涅盘。假如禅修中身心疲累的话,便是禅修中有些欠缺。
第五种令你能修行的元素是智慧。我们并不是说很高远的内观智慧或开悟的智慧。当修习时,所需要的是基本的聪明智慧,这是一种能令人明白怎样去修习的聪明智慧。如果不能明白如何正确地修习,智慧怎能来?只有当人明白正确的修法,才可正确地善巧地修习。
好,问大家一个问题:“哪一个部份在修习?身还是心?”
我们以心去修习,但如果我们不了解这心,不知它需要多少能量,不知它抱持甚么意念及态度,而心却在进行禅修了......那又怎可令心变得善巧呢?禅师再一次提醒我们,别只顾看着目标,记着要检视心。修习内观时,心与目标都是同时兼顾得到的;把对心的觉察收纳在修行之中。当看到心怎运作之时,就可以有所学习。
有时修习得很好,有时修得不好;不禁会问:为甚么呢?我们不知道。其实这很视乎心的状态。心情好时便修得好;心情不好时便修得不好了。我们并不知道这节会修得好或不好。
好,现在给予最后三点指引。我们已得到太多资料,肯定记不了。第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持续不断的觉察。修习的时间是由醒来一刻开始至到入睡前的一刹。禅师想大家由朝到晚不停地修习。大家只需要持续平稳地轻松地用功,即可做到。只要按你能力所及的去做即可,别逼自己。轻轻松松自自然然的力度便够了,渐渐,会发展出一种动力。
姿势并不等于禅修。禅修不等于去到禅堂坐下,而是心的觉察才是修行。随时随地,常常保持觉察,看看心是否清明、儆醒、保持着兴趣。人在坐禅时不停想东想西,这是禅修吗?可知,姿势并不重要,心的状态才更重要。正念的修习,是心的工作,由心去往内观,是在心中观察所发生的现象,不在乎目标。
第二点,禅师会进一步解释何谓放松、守候及观察。不需要很用力地深入地聚焦于一点。对当下的现象,不操控、不抗拒。禅师问:
“为甚么有人会出很多力去修行?”
当我们想要某些东西时,会出很多气力。当我们不想要某些东西时,也会出很多气力去避过。当不知怎样做才好,不知所措之时,也会花很多能量。
智慧知道怎样才是刚刚好的力度。
现在,大家可以觉察下自己,随意就好,不用刻意观察呼吸肚皮或任何一点。手触摸着某些东西时的感觉?感觉到手吗?感受到坐在地板上的感觉吧?感觉到自己坐的姿势?听到?感受到现在的温度?要感受到这些,需要多少气力?累吗?就是这样,全日保持这种觉察。
禅修其实是很容易的。只有一点很困难,就是别要忘失。要觉察到自己的身体是容易的,即使是小孩子也可告诉你当下的感受。难是难在要一整天都保持着觉察,不至忘记自己,因为我们未有这种习惯。
另一重要事项是要放松。如果我们回到家修行了,专注力只集中在一点上,便会变得很困难。故此我们要放下过去专注于一点的修行习惯。当聚焦于一点时,心便难以思考;那么怎去照料孩子呢?怎去策划家务呢?禅师要求大家这几天在禅营中不要专注于一点。例如当你的手拿着一件东西的时候,觉察到触觉;如果只聚焦在接触的一点,太专注了,便会略过其他感受:冷或热、粗或幼、软或硬,都不了了之。心意识在很细微的地方,太狭窄了。狭窄的心成不了开明宽阔的心,接收的资讯太少,智慧便不能增长。
如觉得心未能安定,可先观察一个目标,让心安顿下来。心一旦得到安顿,便不要守着一个目标,让心扩大觉察到的范围。大家可以用问问题的方式帮自己扩阔心的觉察范围:“心单单在觉察着这个吗?”一问这个问题,心便会立即醒觉到正在觉察到其他事情。禅师问道:
“当人专注於呼吸,手心感到温暖,觉察力就转移到手心了。那么,应该把注意力带回呼吸呢?还是继续观察手?”
有一男同修答:“继续观察手。”
禅师说答对了。就是当观察手是较容易较轻松的话,观察手。
有两种精进力。一种是自己的力量,另一种是法的力量。自己的力量是指由自己决定心的去向;而心自自然然已觉察到某些事情这种自然的力量,是法的力量,心自然地做自己的事,自行去觉察,是自然的精进力。
有同修问:“这是不是七觉支之中的择法觉知?”
“不是。”禅师答。
如今,大家对于觉察力已有了多一点的认识。
最后一点很重要的是正见。如今,我们觉察到一些事情了,之后,对于所观察到的,可抱持怎样的想法呢?
觉察着自己的时候,只有三种可能性:感受到身体的感觉、心的感觉,以及心的各种活动,例如思考、觉察到觉察本身。
反思一下:身体有各种感觉,例如热、冷;心有感受:愉悦的或不愉悦的;心有活动:思考、觉察;是否只有自己的一颗心感受到这些感觉?是否只是自己的身体才这样的感受到热、冷、硬、悲伤?是否只有自己一个感受到这一切?
人人都有这些感受,人人都有这些特质,这是普世性的。
大家都试过愤怒。当想到:“唏!我真的生气了。”这样想时,会越想越气。为甚么呢?因为错误的见解。愤怒是一种普世性的情绪,但却认同它,把它当为我的愤怒,这样便会越想越气。
任何一种杂染,加上了“这是我的”这个邪见,便会使它增长。
我们修行是为了增长智慧,便必须抱持正见。错误的见解是很容易出现的。记住要以正见去了解当下所发生的事,那么,智慧会呈现。故此在觉察之时,先要有正见。先有正见,再有觉察,然后才有正确的了解。正见是:把所觉察到的各种身心现象,视为自然现象。嗯,这个,心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了;这是身体的特质。那么,便没有甚么可作出干扰的了。心还可以干扰吗?声音呢?当一切的思绪、声音只是自然的现象,便不能再干扰到心的宁定了。我们便可长久地安住于平静中。事实是:是我们的思想在干扰自己,当心认为是声音在干扰自己,那声音便真的能干扰到了。但如果想:这是声音,只是自然的现象,那么它便不会干扰到心的平静。心在想东想西了,别投入了当中的故事;追下去,那便会迷失了;而是去觉察心正在思想。
刚开始禅修的时候不应持续地觉察思想,因为有迷失在思绪中的危险。要意识到心正在思考,之后返回来,看其他目标。
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并不干扰修行。胡思乱想本身是很自然的现象。当心觉察到想东想西,游走开去了,这觉察本身也是修行。
禅师问:“你来禅堂坐,坐了很久了,脚感到很累,你会怎么办呢?”
“放松。”“做运动。”“吃午饭去。”大家都笑了。
禅师想教大家,这是很好的机会,藉此学习去认识这颗心。未起身去吃饭之前,先觉察一下身心;正在心发生的,是自然现象;在身体中所出现的也是。这一刻你可能会有些感受,也许会觉得恐惧,又或者会抗拒,又或者觉得痛;尝试去看这一切只是自然的现象,能看到多久便看多久。之后如由于不舒服的感觉持续增长,可以转换姿,不用勉强自己忍痛坐下去。不用直接观察痛。如果有痛,不如观察心,看看它有何感受。这是有原困的。当心喜欢或抗拒某一目标的时候,背后抱持了贪爱或嗔恨的态度。这个目标不是属于法的目标,不是自然的,而是已经染污了的。
故此在此刻,不去观察这目标,因心有偏颇。这时可反观自心,看看心到底发生甚么事呢?
当你很嬲某人,心中又常常看着他,会是甚么感觉呢?想打他?(大家都笑了。)疼痛就像一个你恨的人,如你一直看着痛,愤怒会越积越多;这不叫禅修,而是叫滚存你的愤怒。
总会有两个层次的:一是目标,另一个是心。心就如另一对眼睛,它可配带各式各样的眼镜;透过红色镜片,看出来的世界便处处通红;带了蓝色眼镜,世界也会一片冰蓝。这眼镜就是各式各样的信念、想法、观点。所以我们要常常检视心中带了一副怎样的眼镜。所以禅师叫我们不要太黏着于所观察的目标。因为心不太可信,不可过于相信心。
除了进餐及面谈之外,这里没有规定的时间表。禅师不会规定何时行、坐、行、坐;而是让禅修者自行为自己决定。看着心,看看此刻为心来说,怎样才最合适。如心适合禅坐,那便坐吧!如心不适合坐,适合行,那便行吧!心适合去做其他事情,便去做其他事。不用操控。这样,心便不会迷失在做这做那之中。心喜欢要有程序,做完一件事之后又做另一件,像个机械人似的。那么,心便不能安住在现在。
最后一点要提出的是尊贵的静默(noble∵silence),禁语安静。英文∵“noble”包含了智慧的意思,会懂得分辨甚么才是需要讲的说话;并不代表把咀巴关上,完全静默。大家想修习谈话禅吗?(大家笑了。有同修强烈表示想修。)
在经典中,佛陀提到要以正念及智慧说话。
但是,有不同程度的禅修。对于初学者来说,谈天很容易令他们忘失。即使如此,如果你想让觉察成为习惯,必须把它带入生活的每一环节之中不断练习,包括对话,令觉察的技巧越来越好。
今天的开示到此已足够。
大家同诵三声沙嘟沙嘟沙嘟,意思是善哉善哉善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