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修习静坐法却魔和治病的方法
修习静坐的人,如果心地不清净,或气躁性急,巴不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就容易遭天魔所乘,或被病魔所扰。现在将却魔和治病两种工夫略说如下:
子、却魔
前面已经将静坐能遭遇的五十种魔相,说了一个大概,修习静坐的人,要时时加以警惕。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在静坐中,看见恶鬼蛇虎等现前,切不可害怕;或看见美丽男女引诱,也不可贪着;或会吟风弄月,更是狂慧。须知魔境都是由心生起,心外无法,这些虚妄不实的善恶等境,虽然现前,但不忧不惧,不取不着,安住正定,丝毫不动,魔境即可消灭,这是修止却魔法。假若魔力较大,修止后魔仍不散,即当返观自心,念念迁流,全是虚妄,了无处所。既无能见的心,那有所见的魔?唯识家所说的‘能所双亡,离二取相’,就是却魔最锋利的钢刀,这是修观却魔法。再进一步,观***而魔终不去的话,就可默念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提起正念,稳妥正定,邪不入正,邪不胜正,魔境毕竟退却。不过魔境现前,必须镇定;魔境消灭,不可欢喜。淡然处之,决定可成善境。
丑、治病
我在本书‘前言’里面说过,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想延年益寿,或了生脱死的。修习静坐法的目的,当然是在了生脱死,而延年益寿,不过是静坐工夫的附带作用。晚近一般人因对于佛法少有研究,常常修习他教静坐的方法,因为他教的方法亦有引人入胜处。修习外道静坐法的人,心志狭小,其目的不过想多延续成年寿命,用静坐的方法,治病强身而已。其实,佛家静坐方法足以治病。近代科学昌明,许多事类,都可以做佛学的注脚。换句话说,佛学是科学的原理,而科学是佛学的说明。这些话不在本文范围之内,不必详述,只要看静坐治病的工夫,就可知道这话是不错。
人们色身患病,有自肢体发生的,叫做外病;有自脏腑发生的,叫做内病。然无论外病内病,除了毒性细菌传染病外,多由血脉不调而起。又人们的心力,影响于身体极大,所以病患虽现于身体,实际都由心生。例如患半身不遂麻痹病的人,睡在床上必定发生卧疮;终年坐办公厅的公务员,多有发生坐疮,这就因为血脉不调而起。又如检查身体时,突然听到医师说你有了严重的肺病,你必定吓得面成灰色,果然成病,这是病由心生。明白了病源所在处,可从调和血脉和清净内心治之,这就叫做对症开方。
用静坐的方法来治病,可从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来说明。在生理方面说:即在静坐时,将心意凝集于脐下小腹,使血液随着心意也集结于小腹的一点。凝集的力量愈充足,则运行的力量也加强;运行的力量愈加强,则血液的阻滞可畅通;血液畅通,则百病的根本可拔除。此外如果察知病在何处,就将心意凝集在病处,久久修习,病患必除。气血上逆就多病,气血下降病减少,这是生理的作用,也可说是修止治病的方法。在心理方面说:即在静坐时,观想运心,用六种气来治病。那六种气呢?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哂。如果肾脏有病,那就在静坐开始的时候,观想肾脏,口中微念‘吹’字;脾胃有病,那就观想脾胃,口中微念‘呼’字;脏腑有病,那就观想脏腑,口中微念‘嘻’字;心脏有病,那就观想心脏,口中微念‘呵’字;肝脏有病,那就观想肝脏,口中微念‘嘘’字;肺脏有病,那就观想肺脏,口中微念‘哂’字。这六种治病的气,有病的时候,可对症择用一气或数气,无病的时候,可六气兼用。每次每气可念六遍、十二遍,以至数十遍,随各人的心愿。但不可勉强多念,以免弄巧反拙,欲速反不达。又在静坐时,一呼一吸之间,心中观想,运用十二息来治病。那十二种息呢?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这十二种息,都是由观想心生。假如身体患滞重的病,静坐呼吸的时候,心想此息,轻而上升,叫做上息;身体患虚弱的病,心想此息,深而下降,叫做下息;身体患枯脊的病,心想此息,充满全身,叫做满息;身体患臃肿的病,心想此息,焦灼病体,叫做焦息;身体患羸损的病,心想此息,可以增长气血,叫做增长息;身体患肥满的病,心想此息,可以灭坏机体,叫做灭坏息;身体患冷的病,心想此息,可火炽身冷,叫做暖息;身体患热的病,心想此息,可冰冷热身,叫做冷息;内脏患壅塞不通的病,心想此息,可以冲过,叫做冲息;肢体患战栗的病,心想此息,可以镇定,叫做持息,身心患不调和的病,心想此息,可以调和,叫做和息;气血患衰败的病,心想此息,可以滋补,叫做补息。上面十二种治病的息,是利用一种假想观念,用心意的大力,扫除身体的重病,不过修习的工夫要恒久,自可收效,这是心理的作用,也可说是修观治病的方法。静坐的人,假如了知根身器界,因缘假合,本来就是虚妄不实。根身器界,既然了无实体,那里还有虚妄中的虚妄病象呢?维摩经说:‘何为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这就是用心理治病的方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