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言与禅修
——∵《六门教授习定论》的‘意言’修习与一行禅师教授的禅修方法比较
李少慧
前∵言
本文将会探讨“意言”在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无著菩萨所著的《六门教授习定论》(下简称《六门》)中,作为禅修的所缘及修习过程的特点,并以此与法师一行禅师教授的禅修方法进行比较。
诚如吕澂先生所说,《六门》是定学中最精粹之作,因有关定学的本末都悉备其中,本文在解释《六门》的内容时主要参考吕澂先生的详实论述(吕澂:《学院五科经论讲要》:“六门教授习定论”页527-553),并将援引其他大乘经典如《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下简称《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尤其是前者,以丰富《六门》对止观修习过程的论述。至于一行禅师,他的著作繁多,在介绍禅修方法方面,他除了有讲解传统禅修经典《四念处经》、《安般守意经》外,还有很多本书介绍如何将禅修融入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修习方法,本文在概述其禅修方法时都会论及,而主要参考的包括其著作《生命的转化与疗救》(所选版本已包含《生命的转化与疗救》∵“Transformation∵and∵Healing”、《呼吸!你活着》∵“Breathe!∵You∵are∵alive”、《禅的要领》∵“Zen∵Keys”三书)、《佛之心法》“The∵Heart∵of∵the∵Buddha’s∵Teaching”等。
一、∵意言与定学概述
(一)∵什么是意言
在《六门》第三门“本依门——于住勤修习”第一项“所缘”中,提出所缘(禅定对象)有“外缘”、“上缘”、“内缘”等三种。世亲菩萨在释文中则说:“外缘谓白骨等观所现影像,是初学境界。上缘谓未至定,缘静等相。内缘谓从其意言所现之相为所缘境。”即意言为内缘的所缘。
吕澂先生说意言有二种用法:一、心由闻熏所现之境(名词)∵,二、为心对境界之分别(动词)。因思不离文字名言(概念),第一种用法内指“心言”,即于“意言所成之相”,为意识分别所生影像也。第二种用法则指在意言上作种种思惟,在心言上作意,意便作动词用。
释惠敏法师则从唯识学解释“意言”为“内心的语言”(释惠敏:《从〈六门教授习定论〉三种“禅定对象”的分类看佛教禅法的特色》):要体会“唯识”(vij`apti-mqtra;唯有识性)的道理,可藉由“唯是意言”(manojalpa-∵mqtra)的方法。也就是体悟: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不外乎是由“内心的语言”(意言)所建构的(唯是意言),因此也可体悟: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不外乎是由“心识”所建构的(唯识所现)。所以《习定论》将第三种所缘(禅定对象)“意言所现之相”名为“内缘”,也即是体悟所谓“禅定对象”不外乎是由内在心识所建构的。
(二)意言作为内缘可达之成果
“外缘”、“上缘”、“内缘”三种所缘所得的出离果据世亲释文为:“缘外境时得作意住,缘上境时得世清净,缘内心时得出世净住者,即是永得出离,必趣涅槃更不退转。”
其实,在《六门》开宗明义的第一门“意乐门”中,强调作为寻求永断烦恼的解脱者,必先有此求解脱的意乐为依据;而意言便是作为内缘修习求出世定的途径。至于以意言作为所缘如何经止观之修习而得定慧,并趋向涅槃,将在下文解释意言在禅修的过程中再详加说明。
(三)∵意言的条件
在“正依门”中说:“由闻生意言,说为寂灭因,名寂因作意,是谓善圆满。”怎样的意言才能令作意圆满?吕澂先生解释因心不能无缘而虑,“作意对象不即文字,亦不离文字,乃由听闻而于心上如实所现之相(意言)∵”,“即心由闻熏所现之境”。
意言的条件是它必定为精粹的语言,能使人在言上生境及生意,这个准则与文学作品相同。即如严羽在中国诗学提出的其中一个重要传统——“言有尽而意无穷”,好的诗或文必令人“得意于象(境)外”。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见好的诗文需要经过精思澄虑的心。然后读者“因象悟意”,其意则“超以象外”,当然,这有赖读者的感悟。在中国历史上,有提出透过诗参禅之说,禅诗便成了“意言”。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乃学佛之人,其诗被誉为甚有禅意,他在《送参寥师诗》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可见能使人臻于静、空之境,乃是禅诗的要求。
不过,禅诗只是中国文学的一隅,就一般而言,中国文学强调的“诗言志”、“文以载道”,基于儒家主导的传统,所说的道自是儒家之道,而非佛家之道。本文探讨作为禅修的意言,它的内容当有它在佛教上的所指。如《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说“以法假安立为住”,意言一定依据佛法,而按《六门》所说更要取准于“作意缘寂灭因”,因此那必须是“无自性法之意言”,即意言的内容必须为表达缘起无我、无常、涅槃寂静等法理。吕澂先生特倡举译者义净法师将旧本“如理作意”改为“寂因作意”,因前者似在心外,“寂因作意”则显示涅槃正道之理悉存于心,正合心理不二之道。
一行禅师在介绍《四念处经》“正念观法”的修习中,谈到择法,即仔细考察法的来源和本性。他说:“我们要根据缘起法则去观察宇宙的一切法,包括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人的心念语言或感受”,“当我们亲证一切存在着的事物之缘起性的时候,我们的有无、生灭、一异和来去等概念都会消解无余”(《生命的转化与疗救》页∵96),而缘起法所说即无我、无常、涅槃寂静,正是“寂因”,同《六门》所说。
(四)定之自体
据吕澂先生所说,定即三摩地(Samadhi),意谓等持,即平等执持此心,安住于境,不令高下之义。因定不离境,亦不离思,故正定有静虑之名。定之本质为善心一境性,即心清净无染地专一于境。
“本依门”名“于住勤修习”,心所住处就是境,先要令心习境而能住,然后串习能住,那便是定的加行,渐引生于定而构成定之自体。
(五)止观双运、定慧相资
“修习门”说“复是一瑜伽,名一二分定”,又说“心缘字而住,此是心寂处,说名奢摩他(止);观彼种种境,名毗钵舍那(观)”。可见定有一二分之别:一分为或止或观,二分为止观双运。可见定之自性实包括止观。
吕澂先生说:止即“令心专注一趣,相续无间,圆满任运”;观是“于心之行相,察其条理”。由止或观,皆可成就四禅定(下文将再论及)。至于“止观相依,则无先后,或由止而观,从一而趣多;或观而止,遍观而趣一。如是一多无碍,调然自适,即定慧相资,止观双运之境。最后由定发慧,其先所重者加行智,其次为根本、后得。至于方便般若之后得智,则由止观双运得之,为发慧之极致。”可见止观双运、定慧相资,才能修得出世定果。
禅宗强调定慧一体。《六祖坛经》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可见禅宗有别于传统先定发慧、先慧发定的看法。
一行禅师承禅宗定慧一体的看法,他的解释是:“系心于一个对象,是为了观察它并且深入透视它,这样止和观就成为了一体。借助于止的力量,我们才能够观,我们观察得越深入,我们的定力就会越强大。”(《生命的转化与疗救》页∵192)因为“止和观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如果有止,就已经或多或少地有观;如果有观自然就有止。”(同上,页194)一行禅师的意见是止观根本不能分开。
二、∵意言的修习过程
上述已说修定有二分,或止或观,或止观双运。《六门》的“修习门——***瑜伽”为解释意言在禅修的过程,下文将据此并加上《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下称《解深密经》),以对有关过程作详细介绍。《解深密经》是瑜伽行派之基本经典之一,其中的“分别瑜伽品”内容是弥勒请教世尊如何修止、观。
为便于逐点说明,先将整个修习意言的过程总括如下表:
应强调的是,上表仅为一简化过程。在真正禅修中,当常会出现反复、障碍,而非一直线向上,那禅修者便得再次复习。至于上表的各个主要程序说明如下:
(一)∵定之加行
《六门》的第一至四门皆为修定的依因,所说甚为详尽。“依处门”说要先有求解脱的发心,要祛除烦恼障与所知障;“意乐门”说要种植善根,得正法之胜解无疑,除欲令他知与自起高慢的热恼,除五盖得法流清净;“本依门”详解如何从所缘、自体、差别、作意、心乱、住资粮、出离果七个方面勤修习,其中的九住心、六力、五心乱、四作意,常为研究佛教定学者引用;“正依门”说师资圆满、所缘圆满、作意圆满,则令定得正依。由此可见《六门》实为修习定学的详细手册,在修定前需有很长及完备的功夫;但由于本文集中阐释意言的修习过程,不会对上述有关定的前行、加行逐一细述。
《解深密经》:“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
《瑜伽师地论》卷十三:“若乐处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内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发毗钵舍那……”
从上《解深密经》引文,可见同样强调禅修者要先善闻正法、搞通法理。然后独处于宁静环境,心境清净,而《瑜伽师地论》对“独处空闲”进一步说明,认为这样可引发正奢摩他,若由此正奢摩他加行引起胜解作意,可以得到“有分别影像”,即是以加行道而显示之观(随顺观),令止、观得以展开。
(二)∵观(随顺观)
《六门》:谓寻求意言,此后应细察,意言无即定,静虑相有三。
据吕澂先生所言,静虑有三相:即止——无分别影像,观——有分别影像,止观双运——事边际,非有分别影像,非无分别影像,应知事本质之同分影像。
四禅以寻伺区分:初禅,有寻有伺;二禅以上,无寻无伺;二者过渡之中间,无寻唯伺。在意言(所缘境)上寻求,反复思惟,包括唯随相行、随寻思行、随伺察行,审思明辨;观即心对境界之分别,从义、事、相、品、时、理作出区别。观所缘的是有分别影像。
《解深密经》:独处空闲,作意思惟。
对“作意思惟”,吕澂先生有所解说,他指作意乃思慧二心所复合之思惟作用。因慧心之所用,仅能明辨,而不知追求深入,故须有思心所助其造作也。因定不离境,亦不离思,这解释正定为何有静虑之名。
《六门》对如何能令作意圆满提出了四种作意:
《六门》“本依门”:励力并有隙,有用及无用。此中一六二,四作意应知。
一为励力荷负作意,因初用功而必须勉力作意,以得初住。二为有间荷负作意,即在心趣境时被余缘间断,此作意令心前后照应而不乱,吕澂先生说由此可得九念住中的二至七住。三为有功用荷负作意,指因功用加行作意令心于间断时仍能随转而进,得九住中的功用住。四为无功用荷负作意,心住正念已相续无间,故能无功用荷负作意而得任运住。《六门》又对如何对治作意散乱作详细说明:
《六门》:见前境分明,分别观其相,是作意散乱,异斯唯念心。
如果在观的过程中因对所缘过分明察,即深入思惟事理法等而失现失念,令作意散乱,那便唯有“念心”,忆想前未发生乱时的状态,令乱止息。
这阶段的观是随顺观,内所缘仅为所知事近分影像,未能产生轻安。
(三)∵止(随顺止)
《六门》:于前境凝定,定意无移念。无异缘无相,心缘字而住,此是心寂处,说名奢摩他。
吕澂先生解释“住内所缘名曰凝定,谓心现之境,无待于外,缘境之心,亦不待他,如是心境自然相契,安住不移”;而“住心即于所缘心不散乱,相契吻合,极其至,而成心一境性”。由于心依文字得大体义相,心止于一境,不推求分别,便成无分别影像,即无异缘无相。
《解深密经》:“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
圆测大师《解深密经测疏节要》:因“奢摩他门摄心令住一境,是故缘心为境;毗钵舍那为欲简择所知义故,闻思二慧所变相分,为所缘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者辨能缘止。”(《解深密经测疏节要》页241)。意谓于二慧相应之心为所缘境,专注一向,摄能缘心在于内定,便得到“无分别影像”为所缘,得“心一境性之止”,令“相散乱”寂静。
在随顺止、随顺观中,心未得真定,会出现种种情况:
《六门》:此清净应知,谓修三种相,寂止策举舍,随次第应知。∵若心沉恐没,于妙事起缘,若掉恐举生,厌背令除灭。远离于沉掉,其心住于舍,无功任运流,恒修三种相。定者修三相,不独偏修一,为遮沉等失,复为净其心。
如要在止观中不失等持,《六门》提出禅修者要修三相。若因偏修止而令心沉没可修策举相,令心想起一些妙事而得喜;若因心高举便应修厌背相而令心沉静;若心不沉不掉,即可无功任运。
(四)∵止
《六门》:“复是一瑜伽,名一二分定。”
如前所说,定有一二分之别:一分为或止或观,二分为止观双运。吕澂先生说由止或观,皆可成四禅定,而触证心一境性。如何证知?他说:“身心轻安,无障无蔽,即是触证心一境性而达定域之征候(众生有粗重障蔽故不能证)。”对止的说明,同可参考《解深密经》:“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圆测疏:“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
此为身心轻安性之止,无障无蔽,已达定域。《解深密经》说如在止、观中未生轻安,那是因为它仍是随顺止、随顺观的原故。
(五)观
《六门》:观彼种种境,名毗钵舍那。
世亲释:“谓依多境名为众观。所言彼者,谓与彼二俱相属着,即奢摩他及所缘字,是依奢摩他得毗钵舍那依于字处。所有诸义起诸观故,于寂止处所有众义依仗于字。谓缘众义,而起观察名为众观。”
观彼种种境,“彼”指止之心相及止之(意言)境界相(所有众义依仗于字),于此二相作种种义理推求,成有分别影像。
《六门》:粗重障见障,应知二种定,能为此对治,作长善方便。
粗重障指心中种种烦恼,即五盖,对治的方法是修定;见障即为因境相所起的惑恼,对治的方法是修观。除此二障,止观才能双运无碍。对在轻安止上的观,《解深密经》有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
圆测疏:“即如闻思所缘思惟法上,起内三摩地观同分影像,于此影像发起胜解,思惟观察,为欲生起毗钵舍那,舍奢摩他所缘心相。”若用唯识学说法,因于彼行相不执着于“遍计所执性”,而是“依他起性”之于唯心的真如作意。依此,如实了知如实见时,称为“舍离心之行相”。这样的观就能达到极至: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云何有分别影像: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毗钵那行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修观行者,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亲察审定功德过失,是名有分别影像。”
《解深密经》:“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可见观包含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等四种慧行。
(六)∵止观双运——意言的所作成办与唯识所现
《六门》说定的二分为止观双运。《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对止观任运有详细说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