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忏悔消业障
——随堂手记
释慧澄讲述∵释录法记录
讲完了涅盘法印,我想起一个观念顺便和大家谈谈。书上说:「由破我、我所执故,烦恼、苦皆正寂灭……乃名涅盘寂静。」可见修道的重点在断烦恼,不是在灭罪业。已经造了的旧业是既成的事实,灭不了的。可是,各位平时讲「忏悔消业障」的时候,都作些什么想法呢?是不是认为就是「透过礼拜忏悔可以消灾解厄或消减重苦业报」的意思呢?这是因为对「业障」的认知有所偏差的缘故。
我并不是否定忏悔可以消业障。真诚求忏悔一定可以消业障。可是,何谓「业障」?所谓业障,是因为我人有生死业,有种种的善、恶业报,这些业报会障碍我们修行。生病会障碍修行,不好的环境因缘或者太好的环境因缘……都很可能会障碍修行。举个例子来说:一个道场很穷,大伙儿三餐只能凑合着维生,除此以外别无所有。有人会因此起烦恼。生活艰困表示他的福报不足,因为福报不足起烦恼,那就障道了,障他修道。然而同样的环境里,也有人觉得可以养命就好,有命就可以修行,所以甘之如饴,毫无障碍。因此,因为三界六道的业报,而起障道因缘的话,这才叫业障。如果不修道,就没有业障可谈;至于所遭遇的种种苦难,那都是业报,不是业障。
大家想想,过去是不是都是忏悔消业报的?不懂的人,拜忏都是希望求平安,求顺利,甚至于求功名利禄。经常听到佛弟子,动不动就告诉人:「你业障深重!要多拜忏,求忏悔,才会早日康复……。」这就是因为不明白业障的定义。因各种苦、乐业报所引起障碍修道的情形,都称为业障。业障是可以透过忏悔消除的,但业报就绝无可能,因为「因果不爽」!种种业因,都自有它的果报,只是时机因缘成熟与否的问题而已,即使成圣,也是一样。分段生死未了的菩萨,一样要随缘了旧业。因此,面对业报,就是圣者也不能免。但是他们能重报轻受,因为他的福德海广大的关系。有一个比喻说:菩萨的福德如海,里面有很多功德水,他那未了的罪报就像一把盐一样,把那一把盐撒入无边的功德水里,一点也改变不了这水的味道。但是,如果你的福德水就只像这一杯水那么多,这一把盐撒下去,你喝喝看,喝不喝得了?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会被这个苦报磨得团团转呢!所以,圣者一样要随缘了旧业,过去所有业都要了,将来成佛,他的国土才能清净。
总之,没有忏悔可以消业的事!这点一定要清楚。至于忏悔消业障,那一定可以。所以学佛人要多求忏悔,向诸佛菩萨祈祷:当这些苦、乐报来的时候,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心力承担,不会因此而障碍修行,退道心,希望佛菩萨与龙天护法慈愍加护。
所谓定业不可转,该受的一定要受。常人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就一定会来,怎么来都没关系,只要不障碍修道就好。有人生病照常能打坐,只要不是病得很重,还动得了,他还是用心力忆念佛法,忆念圣号,忆念三宝的殊胜功德,甚至于忆念悲苦众生而不敢一刻自我放逸。这样的人肉体虽病,心没有病,不为病苦所障。有的人心力脆弱,稍有点病苦就没莫奈何了,障道因缘——业障较重。还有一种人,一病起来就起烦恼,乱发脾气,到处凶人,自恼恼他,平素的修养都不知跑哪儿去了?这也是业障。除了罪苦业报会障道以外,善业福报也照样可以障人修道。因为凡夫的我们,很容易在顺境中忘失初衷,不知不觉的得意忘形,随境而转,甚至于错觉自己很怎么样了……这样的障道因缘比因罪苦逆缘所起的障道因缘更不易察觉。因此,学佛人平时要多拜忏,真心求忏悔。不一定要照着《水忏》、《梁皇宝忏》……那些大部头的忏本去拜。因为这种忏悔法会总须有它的因缘才有。我们平时早晚只须要简单的依「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样四句偈一礼拜的,发自内心真诚忏悔,也就可以了。引导信徒礼忏,也应该从这些角度去做。善信来到佛门,是要学出世间法的,不是来消灾解厄的,更何况连佛都没办法帮人消什么灾解什么厄。否则,当年的五百释迦族童男女,就不会在目犍连的钵中化成血水。消灾祈福是一般民间信仰的东西,我们不要误导信徒往那个路上走去。举办任何拜忏法会都好,要让信众知道忏悔消业障的真正意义才是。佛从不说忏悔可以消罪业,佛法的根基立于因果轨则上,如果忏悔真能消业报的话,是否会有鼓励为恶的危险?佛法的根本是不是要动摇了呢?各位好好的想想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