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国茶叶加工,2005年第2期
48-51页
摘∵要∵从九华山佛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佛与茶的关系。佛教与茶叶栽培、加工、饮用及茶叶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茶叶交流、相互促进。
关键词∵佛教∵茶叶∵关系∵作用∵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北俯长江,南望黄山,∵是花岗岩构成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方圆100公里,有99座各具风姿的山峰,其中十王峰最高,∵海拔1312米!,年平均气温16℃,∵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平均降雨1600毫米,气候温和,风光诱人,加上奇峰峭壁,峻秀挺拔,溪流萦绕,泉水淙淙,是我国的四大名山之一,史称“莲花佛国”,享有“东南第一山”美誉。
∵九华山,汉称陵阳山,南梁称帻山,盛唐前称九子山。据《太平御览》记载:“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李白游秋浦时,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遂易名九华山。九华山以前为道家福地,留有汉陵阳县令窦子明,及其后的“骑白龙升天”的神话,被列为道家修真的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九地,⑴今天九华山的“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认为葛洪等人修行的遗迹.明代编《池州府志》,清代《九华山志》,《安徽通志》卷四十等文献记载,“东晋隆安五年∵(即401年),天竺僧杯渡禅师来山传经布道,创立茅庵。”∵公元503年,有僧人伏虎,居拾宝岩,建伏虎庵为道场。唐开元(713——741)∵末年,“有僧檀号,张姓,自郡馆至,为乡老胡彦请住,广度男女;角虫时豪所嫉,长吏小明,荧其居而废之”。该时期,佛教凭“特异功能”或凭“乡老”举荐,虽在九华播下了佛教的种了,但未能常住。⑵唐开元未,为求得佛教的真经本义,金乔觉只身再度来到中国。据唐代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中记载:“时有僧地藏,则新罗王子金氏近属,项耸骨奇,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落发、涉海、舍舟而徙,睹兹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劲进。披棒援葛,跨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十黑壤,其泉滑甘。岩栖涧汲,以示高洁。”⑶
∵金乔觉卓锡九华之际,九华山尚处在原始状态,荆棘遍布,虎豹凶兽出没无常。金乔觉凭自生无所畏惧的顽强精神,毅然卓锡于斯,岩栖涧汲,修禅苦行。相传九华原为青阳居士阂公让和旧地,菩萨因向其乞一架裳地,不料展衣后竟遍复九峰,闰公喜而舍,遂居矣。后阂公父子也相继皈依,至今殿中圣像,随侍左右者即阂公父子也”。⑷唐代中叶,九华山被辟为地藏王菩萨的道场,香火兴起。直到明朝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形成金地藏、文殊师利、普贤王、观世音四大菩萨道场圣地。
∵佛教的兴起,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也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随着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成为当今世人所喜爱的、健康、卫生和安全的最佳饮料之一。茶与佛教彼此促进,佛教的禅宗和佛事活动需要茶叶,僧侣的嗜茶风尚,又促进了茶叶事业和茶叶文化的发展。形成了“茶佛一体”、“茶禅一位”和“茶佛不分家”的关系。
1∵九华茶叶起源与佛教
∵据考证,金乔觉初到九华山时,环境十分险恶,条件十分艰苦,至德初(756年)青阳诸葛节等人发现了在深山中修行的金乔觉,为其精修所感动,遂募化资用,购置土地,建造寺院,“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禅居。”池州太守也闻其大名,遂于建中初,奏准朝庭,赐额化城。徒众逾多,生活更加艰苦,不得不以白土拌米食之。⑸为了尽快结束“夏则食兼土,冬则衣半火”的非人生活,金乔觉率领僧徒垦荒种植,将带来的种子如黄粒稻、金地茶等播种于九华山上。有陈岩《化城寺》诗注曰:“唐建中,金地藏依止禅众,有平田数十亩,种黄粒稻,田之上种茶,异于他处,谓茗地源,事后有五钗松,结实香美,皆自新罗移植。”⑹目前,对金地藏所携之种来源何处,虽有异议,但九华山茶树中的“金地源茶”与九华山佛教紧密相关。九华山茶叶的起源,一般持有两种观点,即“闵地源茶”和“金地源茶”。“闵地源茶”,为九华闵园住山长老闵让和父子所培育的“根株颇硕,生于阴谷,春夏之交,方发萌,茎条甚长,旗枪不展,乍紫乍绿”的茶树,∵而“金地源茶”是唐代地藏王金乔觉从西域⑺(据钱征、丁育民、华子编着的《走进九华圣境》第239页记载,“西域”属误,已在《九华山志》改为“新罗”)引来的“梗空简者”的茶树。九华山茶叶究竟起源何时。根据我国茶树的发现——药用——人工栽培的发展的过程看,因在佛教传入九华山之前,而人工栽培茶树因与佛教的传播,特别是与金乔觉卓锡华山及其门徒们的精心培育是分不开的。
2∵九华茶树的栽培与佛教
∵据资料记载,九华菩萨——金地藏在他传世的《送童子下山》一诗中就提到了茶“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茶在金地藏的心目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见在当地的民间非同一般。
∵九华山人工种茶始于唐代,从现有的茶树品种类型也得到了证实。虽经久远的年代不断发生变异,但古老寺院附近的茶树自然群落中较大程度地保留着古代僧人引选品种的踪迹。《青阳县志》和《九华山志》记载,金乔觉在九华山化缘建庙时将带来的茶籽播于九华山闵园峡谷,然后发展到肉身殿西南方(神光岭)沿小天台之南和凤形山一带。⑻考证其群体结构,凡有寺庙的地方在茶树自然群落中都有金地藏由新罗引种的“金地源茶”,(如现在的神光岭下松柏掩映,溪水长流的峡谷丛林中的一块茶园即是“金地源茶“的后裔。该群体树高135cm,叶身背卷,叶面隆起,锯齿明显,尤其是倒卵形的叶形而“独树一帜”为僧家珍爱、独享,是当时“贡茶”的产地。)或能看到“闵地源茶”的踪影。(如位于天台和回香阁的峡谷之中。据《九华山指南》记载:“闵园茶生长在阴崖绝壑,云雾弥漫,春夏之交,始萌芽,茎条虽长,旗枪不展,色香味俱臻上品。”∵该茶园属于闵让和家园。)
∵据《走进九华圣境》记载:“崇圣茶”唐代九华山西洪岭灵鹤山建有灵鹤庵,北宋大中祥符6年∵(1013年),∵朝廷赐额“崇圣寺”。寺僧在寺边山坡植茶,以茶供佛,此茶即为“崇圣茶”,南宋隐士章贲《九华山》诗中有“春深摘茗芽,早供崇圣茶”之句。
∵据清朝周∵的《九华山志》记载:“梦觉香”,此茶充满佛门禅味。“最胜亭,在九华山玉瓯峰下,(北)宋宣和中∵(1119——1125),曹令机建。诗僧了机于亭前栽茶千株,名梦觉茶”。
九华山寺院大都多在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那里生态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气候、特别是土壤肥力、温度、湿度和降雨量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许多寺院曾出现了寺前、院中、庙后、墙外种茶的情景,加之僧人们的精心管理和培育,茶树生长健壮,内含有效成份较多,经僧侣们精心加工后的茶叶品质优良。《九华山志》载:唐代,闵公(闵让和)在九华山闵园植茶;宋代九华山茶园初具规模,有“天台云雾”、“南台空心”、“九华龙芽”等面世;清代统一归为“九华毛峰”。据1962年统计,九华山寺院有茶地40亩,1997年,前山寺院有茶地56亩,后山有茶地、山场近400亩。至今,九华山各大丛林仍保留有自己的茶园。由于九华山茶叶生长环境十分优越,又在一着名佛教圣地,经过多年的发掘和创新,九华茶叶的花色品种繁多,现经品牌整合,统一归为“九华佛茶”,使其具有犷一定的科技含量。“九华毛峰”、“九华佛茶”等由于加工独特,品质上乘,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和各种茶叶评比会上获得金、银质等奖章。
∵由于“佛的神圣光圈和神秘微笑”使之得到一种精神安慰和调剂,唐时佛教传入九华,致使九华香火是盛,寺庙众多,僧尼如云,井拥有山场和十地。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宜于茶树生长,茶叶因而与佛教共荣。
3∵九华茶叶的制作与佛教
∵从中国的制茶变革的历史来看,九华茶叶的制作与发展与其相符。从将茶树鲜叶生煮羹饮、晒十收藏用作药用,发展为蒸青团茶、蒸青散茶和炒青以及名优“贡茶”。据传说,唐时在九华山背的一石洞——道僧洞,洞中修行的一位和尚和一位道士,后来道士患病,和尚上山采摘山茶,用溪水煎茶给道士服用,终于病愈。这正是九华山茶叶药用的开始,当时用于晒茶的石块,由于年民日久也留下了斑斑黄渍,井称为“黄石”,“黄石溪毛峰”也由此而得名。宋代九华山己开始的“天台云雾”和“九华龙芽”制作,其制作工艺“穷极而精巧”,花色品种也随着增多,色香味均为上乘,形成了九华“贡茶”。明清时期,九华山开始加工烘青绿茶,历经300多年,使茶叶的花色品种增多,面貌一新。“东崖雀舌”、“肉身仙茗”、“龙池云雾”和“南苔空心”等花色,分别产于四大丛林之一的东崖,神光岭的肉身宝殿.下阂园的龙池和小天台的南苔庵,制作刻意求工,外形多姿多彩,内质别具一格,视为佛门之宝。据1933年李契非所撰《青阳风十录》记载:“茶,则沙土之地至为适合,为气候润泽,亦所至宜,产九华、黄石溪、十宝山、乌株山、宋冲等地;种类有龙眼茶、云雾茶、雀舌茶、毛尖茶、旗枪茶……。用手采摘,置于锅内以火烘干,由乡所产地,用蔑萎或布袋装好,舟运至县城,再运往大通、南京等地销售……,九华山绿茶龙眼为珍品,色碧青而味香浓;黄石溪云雾,色淡黄而味香;十宝山、宋冲之毛尖、旗枪,色茸绿而味微香;乌株山雀舌质青味香。制法皆以火烘干,用手搓制而成……”。可见九华之茶在僧侣和当地乡民的共同培育下的繁荣情景。
“金地茶”于谷雨前后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精制而成,外形细如雀舌,形如佛手,芽叶相连,自然舒展,翠绿显毫,汤色黄绿清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金地茶”由于“梗空如筱”的特色,冲泡杯中芽头成朵,枝枝向下形同“拜佛”故又美誉为“拜佛茶”。⑼∵
∵“双溪早芽”产于九华山的朱备乡双溪寺,是由该寺的主持大兴和尚自九华引种而来,于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叶精制而成,其条索紧细匀整,旗枪紧裹,展锋露绿,色泽翠绿,香高味雅,兰花香型,叶底清澈明亮、嫩绿。鲜叶经杀青、理条、搓条、拉条、干燥、拣剔、复烘、贮藏多道工序。培育此茶的大兴和尚92岁圆寂,入缸三年不腐,于1985年在双溪寺装腔作势金供奉,成为九华山第二个装金肉身。⑽
从我国茶叶制作的历史来石,茶叶加工几乎最初都是出自于佛门之手,特别是质量较高的名优茶更是如此。“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茶,因其自性高雅,常被用作待客佳品,甚至被奉为取代酒的圣品。茶与僧侣相伴成趣,茶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真正体现了“茶佛一体”。
4∵九华茶文化与佛教
∵佛教对茶文化的发展与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茶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先后“下上九华,五游秋浦(今池州)给池州、给九华山留下了传世的名诗。如:“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唐李白《改九了山为九华山联句•井序》)唐刘禹锡《九华山歌•井引》“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南宋进十章责《九华山》诗中有“布金黄粒稻,浮绿碧莲花。霜过收秋实,春深摘茗芽。晚采柏庵笋,早供崇圣茶”之句,将一幅九华山寺僧农禅结合的画卷展现到眼前。他在《九华山庵》诗云:“松娇与云齐,云门钠了栖。禅房花自润,觉院鹿应迷。唇螟茶烟重,朝分塔影低。何当佛盘石,来时白猿啼。”描写春天僧人们早晚采茶、烹茶、品茶的忙碌景象。明正德年间,青阳县令包广(字合浦)《游九华》诗曰:“山径雨过云犹湿,时到春深路拥花。上界楼台倚星汉,下方鸡犬隔云霞。仙铛气味冷芝耳,僧碗芳香点茗芽。他日重游今有约,莲峰咫尺岂天涯。”明代吴仕有诗云:“犬吠披云客,花迎石竹翁,山家供玉乳,一碗便生风。”清代白元亮在《登九华》一诗中描述:“频年飘泊在天崖,又信萍踪上九华,云拥奇峰天欲滴,泉春乱石涧生花。傍林鸟语捣灵药,隔岸人声摘闵茶。今日探幽具乘兴,不知何处滴仙家?”现代九华山诗僧虚云《采茶》诗曰:“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椒又采茶。此刻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民灵芽。”至丁九华山吟茶之作则不胜枚举,饮茶坐禅也多有吟颂,茶诗承前而启后.更加璀璨而夺目。
∵第二是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行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九华佛教崇尚禅宗,施戒、定、慧之法:戒者忌荤腥、烟洒非时食也;定、慧者则坐禅也。而九华佛茶具有“三德”之功:即一为坐禅驱睡,二为助消化轻神气,三为不发之药。
∵第三是佛门的茶事活动为茶文化发展、品茗技法提高、规范茗饮礼仪等都有很大的帮助。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九华佛茶尚有“茶宴”之举:九华菩萨“招僧侣丁峰前汲茗烹茗”非一人独酌,而聚二三道友在煎茶峰前饮茶谈经,己初具茶宴的雏形。至南文大师时茶宴规模日渐扩大,每当新春之际在殿堂内由主持法师调茶以敬,再由进侍一一献给赴宴的僧侣和文十,“献茶”之后,先启碗闻香,观色即而评尝;以饮茶而后谈佛讼经,畅叙情谊之事,“品茶”力一为结束。
∵九华山茶文化,还体现在佛事与茶事的结合上。九华山僧人视茶为圣洁之物,无论大寺丛林,还是子孙小庙,向来都有以茶祭佛、早课以“茶汤”供佛的仪规。九华山上无论是俗家,还是佛家,都讲究敬茶待客的风尚,以茶待客,以茶结缘,谈经论道是僧人和文人崇尚的“茶道”所在。九华山僧伲不仅把种茶、采茶、制茶作为一项农禅结合的生活必须,也是一种“茶禅一味”的禅境享受。
近年来,为了发展和丰富九华山茶文化,1999年11月建立了九华佛茶茶道馆,成立了九华禅茶茶艺表演队。
∵茶道馆位于九子岩景区,建筑风格独特,全为竹木结构,外观古朴典雅,内部装演清秀大方。馆前的竹林中,错落有致地摆有石桌、石凳,古朴美观,供人品茶休闲。馆内大堂门壁悬有扇形书法一幅,上书“佛茶”,庄重有力,西墙悬有诗词书法数幅,润笔细腻,更添雅致情调;东侧配有两间雅室,系专为贵宾提供茶道表演场所。堂前置有案几和桌椅是为堂内客人表演茶道和欣赏茶道之用。⑾
九华佛教对九华茶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茶佛融通,茶禅一体,茶禅一位,己溶入九华佛家和民众之中。佛教通过茶事活动来使僧人不眠不发,修身养性,大彻大悟。茶叶的栽培、加工以及茶叶文化在寺院和僧人的精心研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对弘扬中华茶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推进精神和物质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九华山佛教史编委会编《金地藏研究》黄山书社1993年4月版,第77页
2∵李兴中“论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意蕴”《江淮论谈》2002年第4期,第119-122页
3∵6∵陈建勤“金地藏与九华山”《中国地名)2002年第1期,总第103期,第34-36页
4∵10∵王镇恒、李槐松“九华山金地佛茶与文化”《农业考占)1995年第2期,第201-206页
5∵刚晓“从金乔觉到地藏王”《佛学研究》2000(1)第83-87页
7∵钱征、丁育民、华子鳊着的《走进九华圣境》第239页
8∵赵蒯芳“九华佛茶”《安徽科技》1999年第10期,第47页
9∵李槐松“九华山区茶树种质资源及名茶开发研究”《茶叶通报》1996年第3期,第15-16页
11∵柏峰“九子岩道馆”《安徽林业》2001年第2期,第33页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