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佛茶
(一)梵净贡茶名“团龙”∵∵(一)梵净贡茶名“团龙”
柴氏家族在团龙村是大族,占了团龙村人口的一半。据说他们的祖先在宋末元初从江西迁来,同时也从那里带来先进的生产采制茶叶的技术。现团龙村那30株被确认为我国定植绿茶树中树龄最长、杆茎最大、保护最好的中国茶树王,按柴家后人的说法,是他们的祖先在明朝初年栽种的。专家测定,这些古茶树至少有450年的树龄。《柴氏家谱》记载:“永乐辛卯,广征方物,土司追逼,苦于无奈。至荣祖急中长智,以团龙茸茗而献之,上大悦,恩为宠物。”这当中还有着这样一则故事:早年,这里的一位土家族老人,一天因气候变冷,突然受凉,积食难消。数日后,他用土罐煨了一罐茶饮之,肚子顿觉舒服,次日又饮之,食欲正常,神清气爽。有一次,他又煨了一罐浓茶,放了一个小铜钱泡在里面,隔了一天一夜后,铜钱居然化掉了。此事张扬开去,很快传到了朝廷,皇上就想饮用此茶,朗溪土司便用团龙茶上贡,得到皇上的赞许。
随着团龙贡茶名气增大,游山访茶的人也日渐增多。在此情况下,永义乡在团龙村的地盘办起了较大规模的茶场,并请牟应书与贵州农学院茶叶专业高材生、牟应书的儿子牟春林共同解决团龙贡茶采制技术失传的问题。牟氏父子在茶场一蹲就是三年,搜集资料,访老问僧,在茶园里研制,最终确定团龙贡茶是扁形茶,得到团龙村及我省茶叶界的认可。恢复的团龙贡茶享誉四方。湖南省农业厅教授、高级农艺师刘先知、湖南省茶叶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海梅等八人评茶团,对团龙贡茶的评价是:“外形扁实匀齐、形似龙井并非龙井,色泽隐翠、汤色黄绿明亮、香高滋昧浓纯鲜爽、略带花香,色泽比龙井好。”
永义茶场现有1585亩茶园,团龙贡茶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生产,今年将生产5000公斤高档团龙贡茶面市。除满足全省茶客的需要,茶场还在梵净山入口处设有专营店。
(二)梵净翠芽映佛山
明代万历年间,作为古佛道场而声名远撞的梵净山,却没有僧侣种茶饮茶的记载,这多少有些不正常。
以茶敬佛、以茶坐禅、以茶助思,这种佛门一代风向的形成是在唐代,又经几百上干年的发展,饮茶与佛禅便达到相融一体的境界。“茶禅一味”,这是宋代禅师克勤书赠参学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茶在佛门中认为有三德:一是用以坐禅能清心涤虑,彻夜不眠;二是由助消化、轻神气;三是能抑制淫欲。
饮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最宜参禅拜佛。佛教名山梵净山的僧侣能不饮茶吗?位于梵净山西部山腰的保国寺,系明清时期山中最大的寺庙,四大皇庵之一。当时的梵净山佛教会也设在这里。每隔两年也要在这里组织一次梵净山诗咏会、献墨日,骚人墨客欢聚一堂,诗文荟萃,热闹非常。巨大的佛事活动,场面壮观的文人集会,用的是什么饮料助兴?虽没有文字记载,但可以断言,是使“两腋习习清风生”的茶。
梵净山是绝好的生态王国,产茶的理想环境,大小寺庙均有寺田。始建于明初的坝梅寺,在鼎盛时期的寺产,遍及梅溪、坝溪两岸30多公里。这样宽阔的寺产难道就没有茶园?今年4月7日,笔者沿着印江至江口的公路寻访坝梅寺茶园。进入缠溪乡梅溪村时,见到一片茶园,五六百亩,令人欣喜的是,这家茶场居然叫梅溪茶场(弥陀茶场)。场长卢银辉介绍,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兴建的茶场,原来这里只有一片野茶林。一位年老的职工见笔者穷追不舍地问那片野茶林,漫不经心地说:“听上辈人说,这片野茶林是当年那些和尚栽种的,是丢荒林。”
为何丢荒?作为佛载道场的梵净山,屡遭战乱波及,再加匪患,僧侣雾消云散,不少寺庙宇埋没,坝悔寺也不免遭厄运,茶园岂有不丢荒之理。有趣的是,经营梅溪茶场的这些淳朴的印江土家族儿女完全沿袭僧侣生产采制茶叶的办法:施肥只施农家肥;修剪的枝条埋入茶树脚;采摘鲜叶幼嫩者不采、粗老者也不采;炒茶用木炭火。他们生产出的“梵净山翠芽”、“梵净山毛尖”,内质清香、味厚,汤色翠绿,在第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双双荣获二等奖。
“梵净山翠芽”、“梵净山毛尖”虽是在佛茶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的,但它们既不敬佛也不助坐禅,而是供给芸芸众生的茶客品饮,备受青睐。
因此,不管承认与否,或是否作过记载,“自古名山僧占多”、“从来僧侣多爱茶”,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梅溪茶场原来的那片茶树林也算一个例证。也正因有佛禅活动的参与,才使我国茶文化精彩纷呈、回味无穷。
我省茶叶专家、高级农艺师牟应书在摆完这则故事后说:化铜钱的事,我们没有试验,但团龙贡茶所含单宁类物质丰富,毋庸置疑。这种酚类衍生物能缓和肠胃紧张,消炎止泻。
从印江上梵净山,进入永义乡团龙村,就会见着村民在山路旁销售“团龙贡茶”。团龙村是个小地方,但峰峦起伏、溪流潺潺、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出贡茶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有关贡茶的记载,不见于县志、府志,而是出自家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