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境入禅境
文∵/∵琴心阁主
以诗境入禅境
——柳宗元《江雪》解析
大凡以诗文见着的作家,在禅的方面一般都有所成就,如陶潜陶渊明,在其《饮酒》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经忘言”句,便是以诗境入了禅境。此句虽仅断断十字,然却包含了对人生的参悟与洞察。这种以诗入禅的现象在唐代及其以后的时代里尤为突出,特别诗王维,其诗一般都蕴涵了极深奥的禅意。如《渭川田家》一首,写出了作者欲归隐却不能如愿,心绪不免紊乱惆怅的心境。斯情斯景,怎么能不让人为之心怜。诸般诗意禅境相合的诗文在诗坛中多有所见。下面笔者便以柳子厚的《江雪》诗为例细述诗入禅及其意境。
先列出全诗: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读完全诗后,也许大多读者都会认为本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独”字。的确如此,一个“独”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即在宦海沉浮后的落寞与苦闷。然而笔者窃以为本诗之眼应在于“钓”字。那么,“独钓寒江雪”又是在钓什么呢?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钓鱼。实实在在的钓鱼,即把本诗看作一首现实主义作品。若从这个角度说,柳子厚笔下的“钓翁”就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相居同位了。全诗就愈加显得凄清,甚至诗有些凄惨,凄凉了。
二是钓人,古有姜太公执钓周文王一说,这种思考模式在文学史上基本已成为一种定式。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怀才不遇和理想,如“沧州不复恋鱼竿,白首哪堪戴铁冠。”(刘长卿《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杜牧《涂中一绝》)于是我就可以这么去猜度:天寒地冻象征着恶劣的社会环境,其外的则是暗示理想追求的艰难。
三是钓趣。这属于精神的范畴,即来自于情感。中唐张志和最为典型,在其《新唐书*隐逸传》中写到:“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着《玄真子》,亦以自号。每垂钓,不设钓志不鱼也。”志不在于鱼,而在于兴趣,这是以种禅上的悦趣,在于人的超脱尘世。
再看柳子厚的身世:生于公元773年,卒于819年贞元九年中进士。曾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县尉,任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积极参与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革新运动,官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柳州刺史,在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惜,谓功业可成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难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这完全是怀才不遇的不得志形象。依此,《江雪》之钓人之意也就确乎有存在得理由了。因其之苦闷,于是游转于自然山水,着“永州八记”。当然《江雪》诗也就有了钓趣的意蕴了。
《江雪》全诗描画出一种静寂、与世隔绝的境界,而只有一个“钓”字有动的意象。于是全诗便显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融了。诗中之“孤”、“独”是用来修饰人的,是心境的描写,“寒”、“雪”是用来修饰“江”的,是自然的描写。二者的沟通,便是心境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再回到诗境。诚然,这是一幅寒江独钓图:在严寒的冬天里,千山万岭不见一只飞鸟∵,万径千路没有一个人的踪迹。在这严寒的、大雪覆盖的江上,有一叶孤舟,孤舟上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斗笠的老者在垂钓。这种境界是十分清寂孤单的。然而,雪天寒江是垂钓的时候么?能钓到鱼吗?显然,诗人所写的不是实景,而是想象之景。那么,诗人为什么会写这种想象之景呢?白雪象征着孤舟,寒江征着孤高、特立独行的品格——这首诗,实乃诗人自咏怀抱之作。诗人不屈从于权贵的性格也于言外可见,是禅意上的深层次的体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