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原文
茶事佛学典故六则
姚国坤
[杭州]中国茶叶,1996年第4期
38-39页
∵茶事佛学典故,指的是与茶事有关的佛学典故,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典制和掌故;二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故”一词,最早见诸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宋史•宋敏求传》亦载:“熟于朝廷典故.”
∵茶,自被人类发现、利用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茶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受到了包括佛学在内的其他众多文化的影响。其间,茶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更加充实和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茶事佛学典故,仅是“沧海一粟”。本文,仅就常见且内容较为丰富的六则茶事佛学典故,从其意、其源入手,探讨这些典故的哲理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雾里看花,能知大略”,通过对六则茶事佛学典故的剖析与阐述,也算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献上一束“金果小枝”吧!∵
一、唯茶是求
∵故事出自唐代。据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载,唐大中年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此说似有夸张之嫌,但饮茶有益健康,却是事实。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载:“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蛊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由此可见,佛教对茶的崇尚,僧倡对茶的青睐,已超过茶的本来作用。
∵至于茶叶作为药用,历来如此,人们常说的“药食同源”、“食饮同宗”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茶叶这种古老的作物,最先是作为药物和食料被应用的。已故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诗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饮时,延年益寿法。”几千年来,茶学家、医学家几乎是无一例外地认为,茶是最好的保健饮料,饮茶有利于延年益寿,这是因为饮茶不仅能补充人体营养,增强身体健康,而且,茶中的许多药效成分,有预防多种疾病的功用,这就是饮茶养生的根本所在。
∵有关茶与健康的关系,古往今来,论述颇多,既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的传说,又有古人实践经验的验证,更有近代科学的临床报告。汉代华佗在《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梁代陶弘景《杂录》说:“苦茶轻身换骨。”晋代张华《博物志》、弘君举《食檄》,南朝梁任防《述异记》等著作,也有这方面的论述。至于唐代以后,有关茶药学的着述就更多了。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茶为“万病之药”,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说饮茶可以长寿,明代钱椿年《茶谱》提出茶有“止渴”、“明目”、“除烦”、“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益思”、“去腻”等多种功能。特别是明代着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全面阐述了茶防治疾病的功效。在他的名着《本草纲目》中,首先将茶的药理作用描述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进而提出饮茶方法不同,药效不一:“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近代,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已知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它们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诸如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另一类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药效成分,诸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有的药效成分已为临床所应用。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饮茶有利于健康、有利于养生、有利于益寿,明白了这一点,对“自古茶人多高寿”之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茶禅一味
∵自唐开始,佛教盛行,僧人坐禅均以茶提神清心,几乎寺必有茶,僧必善茗。期间,中日文化交流日多,公元729年,茶已传入日本.被视为最珍贵的饮料。当时的日本圣武天皇曾召百僧,听“般若”,赐茶饮。公元九世纪初,日僧最澄(804年)、空海(806年)禅师先后来我国寺院留学,学成回国时,带去了茶种和茶具,在日本开始种茶。此后,日僧荣西禅师先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在明州(今浙江宁波)天童寺和天台万年寺等参拜,后又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拜天台万年寺虚庵为师,荣西于公元1191年回国,在从中国带回禅宗的同时,还带去了茶种和饮茶方法,竭力在僧人与民间宣扬吃茶的好处,并着《吃茶养生记》,视茶为“上天的恩施”、“圣药之本源”。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禅师来浙江余杭径山寺求学取经,拜虚堂禅师为师,回国时将径山茶宴仪式一并带走。再以后,又有日僧珠光访华,就学于克勤禅师。珠光学成回国时,克勤禅师集佛理与茶理相通之义,书“茶禅一味”四字相赠。据报道,这四字至今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中。所以说,“茶禅一味”之说在日本广为流行,在国内也愈来愈为人们所传诵。
∵其实,“茶禅一味”指的是茶道精神与禅学主张相通而已,但这决不是说,茶理就是佛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禅宗对茶学,特别是对推动茶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一大贡献。
∵佛教自汉代起传人中国,最初,僧人饮茶主要是作为一种养生和助谈的手段,后来,特别是唐代开始,佛与茶终于找到了相通之处。佛宗认为“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认为心神清静,便能通佛之心;而饮茶“清我神”,与坐禅意念相通。唐诗僧皎然的“三饮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把佛宗主旨贯彻到茶道之中,在茶中融进了“清”、“静”思想;而茶人通过饮茶,又将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和精神开释,这与佛宗的主旨又是相通的。有鉴于此,在禅宗的推动下,一方面使茶、禅得以更加紧密的结合,另一方面又对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促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普及,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所载:“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自邹齐沧隶至京邑,城市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2)寺院在提倡饮茶同时,提倡僧侣种茶、制茶,推动了名茶发展;(3)对中国茶道的向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韩国茶礼、日本茶道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中国茶文化向外传播的结果。
三、饭后三碗茶(和尚家风)
∵据宋普济《五灯会元》载,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拈起茶盏。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资福如宝禅师答:“饭后三碗茶。”可见,茶与禅具有很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茶被发现、利用以后,人们一直把茶看作是提神醒脑、去魔祛邪、宁静清雅、淡泊去欲、和睦互敬的文明饮料,它最终给人以一种品行道德的修炼,而作为人生一种信仰的佛教,正与此有很大的互通之处。佛教修行的方法是戒、定、慧。戒就是要僧
人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戒荤吃素。定和慧,简单说来,就是要僧人坐禅修行。为此,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戒规,又可以清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弥补“过午不食”、戒荤吃素的营养补充物,而茶的提神益思和生津止渴的药理功能,以及其所含的丰富营养物质,自然成了僧人的理想饮料。至于“饭后三碗茶,”当然还有消食的作用。
∵佛教的坐禅饮茶,有确切文字记载历史的可迫溯到东晋。据《晋书•艺术传》载,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时,“不畏寒暑”,昼夜不眠,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饮“茶苏”以防止睡眠。“茶苏”,乃是一种用茶叶掺果汁、香料制成的饮料。东晋名僧怀信,也乐茶为荣,在《释门自镜录》中道:“跣定清淡,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坐禅修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仿效,遂成风俗。”唐着名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有:“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之诗句,他认为,饮茶能达悟,能得到佛的保佑。对唐代僧侣嗜茶成风,五代休贯曾作《题兰江言上人院》诗作证:“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自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乃至今日,僧侣饮茶、尚茶久盛不衰,除了佛教仪式和茶的作用外,最为僧侣称道的,乃是茶的德行所在。古人赞誉茶有“三德”,而唐刘贞亮进一步概括为茶为“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树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有鉴于此,饮茶自然成了“和尚家风”。(待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