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原文
中国茶酒传说初探
李福清
[北京]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1月
42~49页
【作者简介】李福清,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着名汉学家。
∵中国大概是全世界传说最多的国家,这一定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有关系。许多国家的古代文化传统早断了,如巴比伦、或古埃及、或古墨西哥,只有中国与印度两个国家的古代文化传统流传至今。但印度人的思维无显明的历史观,所以主要的发展是神奇的故事,传播到全欧亚及北非和晚期的拉丁美洲。中国人的思维则不同,自古即有非常强的历史思维,所以传说特别多。
∵中国传说一般分为史事传说、人物(名人)传说、地方风物传说三大类。饮食传说属于地方风物传说之类。饮食传说又可以分为三大类:(1)饮料传说:其中又可分为两小类,如茶种传说及名酒传说;(2)食品传说,即面粉类、肉类、鱼类、蔬菜及水果类;(3)名菜佳肴传说。本文仅就茶酒传说作一初步探讨。
∵一
∵中国以种茶闻名世界。茶种传说特别是名茶传说很多,广泛流传于产茶制茶地区。据笔者手中的资料已采录有三十多种名茶的传说:如安徽省的黄山毛峰、美女茶、六安瓜片、侯魁茶、白牡茶、松萝茶;浙江省的鸠坑毛峰、十八棵御茶、白茶、龙井茶;福建省铁观音、猴公茶、将乐擂茶、猪母石茶、大红袍;湖南省银针茶;山东省崂山茶;四川省蒙顶茶;江西省五老洞和云雾茶;广西省西山茶。
∵名茶传说可分为两类:(1)借用民间故事的神奇因素(母题、人物等);(2)完全现实的传说,未借用什么神奇的民间故事的因素。
∵三十多个名茶传说大部分(二十二个)属于第一类。当然传说中神奇的因素不同,有的多,有的极少。与民间故事最接近的是湖南省君山一带流行的银针茶传说。内容如下:君山脚下有个渔民叫张顺,捞了一条金鲤鱼,母亲说是洞庭王的三太子变的,让他把鱼放生。鲤鱼吐出一颗珍珠报恩,第二天珍珠落在地上被凤凰大鸟衔走了。张顺追上悬崖,珍珠又从鸟嘴中落到石缝里,从石缝里长出一株茶苗来。张顺把茶苗移到园中,一夜长了三尺高。采了茶叶泡在水中,叶柄朝下垂直,立浮水面,叶周围泛出一朵朵金红小花,好像鲤鱼鳞片,又像凤凰羽上的花斑在杯中欢舞。[①a]这个传说借用了一些中国民间故事最流行的母题。许多中国(汉族)及其他远东国家,如韩国民间故事,常讲有人(或几个小孩子)捞了一条鱼,然后有人将它放生。这条鱼,大部分故事中为鲤鱼,原来是龙王的儿子。也有其他类型故事:有人在山洞杀了一个妖怪,解救出被妖怪用大石压住的大汉,这大汉即是龙王的儿子。后来被救的龙王儿子请拯救者到他父亲的水晶宫,龙王送他一个神奇的礼物,如宝葫芦等,原来这葫芦是龙王的女儿(或葫芦给拯救者佳肴及其他宝物)。在君山银针茶传说中渔夫也放了龙王的儿子,但龙王的儿子不请他到父亲那里,而自己送给渔夫一颗珍珠。在中国神话或民间故事中,龙有神奇龙珠,所以报恩的龙王儿子也吐出一颗珍珠。在民间故事中龙王送拯救者宝贝,有时被另一个人物(所谓假英雄)偷走,在该传说中偷走珍珠的不是假人物而是凤凰,为什么凤凰要偷珍珠并不清楚。这也证明借用民间故事情节单元的变形。民间故事中真英雄一定要胜利,收回宝物,或收回假人物攫取他所救的公主,而在该传说中张顺追偷窃者也差不多如同收回宝贝,但珍珠落到石缝里,石缝里长出一株茶苗,则与民间故事完全不同,是典型的传说的结尾,因传说要解释一种名茶的来源。一般说传说结尾主要的功能是解释来源,民间故事的结尾是团圆(happy∵end)。该传说的结尾说,人物(张顺)得到了新的好的从来未见过的名茶,人们把这种茶叫"龙鳞"、"凤羽"、"雀舌"、"千里香",后来把它叫"君山银针"。
∵除了湖南君山银针茶,闽浙交界地区还有白毫银针。福建政和县一带流行的一个传说,也借用不少民间故事的情节单元(母题)。传说内容如下:有一年旱灾,三百六十天不下雨,吃的水也难找,再加上瘟疫死人无数,人们说,在那东方云遮雾挡的洞宫山上有一口龙井,井旁长着仙草,只要揉出草汁,不但能治病,而且将草汁滴进田里,田井就满了,河水也流了。有兄妹三个,大哥去找仙草,犯了禁忌,变成大石头;二哥也犯了禁忌,又变成大石;只有三妹没有犯禁忌到达龙井,按老人告诉她的方法,用箭射瞎了守仙草的小黑龙的两只眼睛,采下仙草,把汁一滴到石头上,石头马上变成人,那是他的两个哥哥及其他去找仙草的勇敢的小伙子。三妹回来把仙草种子撒在山坡上,第二天满山遍野都长起了仙草,用此草治病,又可解渴,当地人称它为"银针",就是"白毫银针"名茶来源[①b]。
∵此传说也借用了民间故事情节单元。如传说人物是兄妹三个人,这与许多民间故事相同,但民间故事大多是两个兄弟或三个兄弟[②b],而两个兄弟一个妹妹少见。然而一个故事有三个主要人物却是全世界民间故事之特征[③b],三个人连续去完成任务也是民间故事情节的特征。一般的故事中三个兄弟去找一个宝贝(A·AArne-St·Thompson类型550,551),因故事讲的是家庭之事,所以英雄去为父(母)找仙药[④b]。而关于"白毫银针"的传说不同,描述的不是一个家庭之事,而是一个地区的事,三个人为了救山里的人去找仙草。
∵民间故事情节最重要的主题是各种禁忌[⑤b]。民间故事的禁忌(tabu)是不可以回头(motif∵C331),世界许多民族民间故事中都有,如希腊、印度、中国、美国印第安人等等。因人物犯了禁忌,他马上变成石头,这也是世界民间故事常见的母题(C961.2)。人物一定要犯禁忌,不犯,故事情节就不会发展。
∵神奇的帮助者是民间故事中重要的角色。神话人物克服所有的障碍,靠自己的力量而得到胜利;在民间故事中只有借神奇的帮助者的帮助,故事人物才可以达到目的,寻找到他要找的宝物。在中国(汉族)民间故事中神奇帮助者一般是神仙,或白发老人。这个传说中帮助者也是一个白发银须的老爷爷,人物一转身老人不见了,说明他是个神仙。
∵在民间故事中(无论什么国家),人物经过神奇帮助者的考验之后才得到他的帮助(或给什么神奇宝物,或告诉人物要做什么或不要做什么,或陪人物帮助他克服所有的困难,解决各种难题)[①c]。而在此传说中,人物没有经过什么考验,老人就告诉他有什么禁忌,与民间故事结构规律有所不同,大概是因为传说中把故事母题变形了。
∵此传说中大哥、二哥犯了禁忌,未到龙井,那也是民间故事的典型情节特征。一般三个儿子去寻找什么宝物(或被抢走的公主等),大哥、二哥因没有经过考验(如对老人或要帮助他的动物不善良),那就会失败,只有第三个弟弟(此传说中为三妹)得到了老人(或动物)的帮助[②c]。此传说里,大哥告诉二哥:如果看到他的斧头上生锈了,那就是他不在人世了;二哥告诉三妹,如果看到他的箭镞生锈了,那就是他死了。这也是民间故事特有的说法。[③c]有一个恶龙、毒蛇或其他怪物守护宝贝(神奇宝物、神剑、公主等)也是民间故事特有的细节。[④c]人物杀死它(此传说中射瞎它)才可以得到神物(仙草)。使被恶力变成石头的人物复活也是民间故事常见的母题。因此,可以说此传说的母题都是从民间故事中借用的,不过因为传说的功能和结构与民间故事不同,所以有些变形罢了。
∵有的名茶传说借用民间故事母题比白毫银针茶传说还少。如江苏太湖一带流传的"碧螺春"传说[⑤c]。这是典型的爱情故事。与民间故事不同的是,民间故事结尾一定有圆满的结局,而"碧螺春"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有悲剧结局。传说大体内容如下:西洞庭山的山峰上住着一个无父母的姑娘,名叫碧螺(当然孤儿是典型的民间故事人物,特别是原始民间故事最早的正面人物,即大家同情的不幸的人物)。她心地善良也会唱歌(那一般是爱情传说常见的特征,民间故事通常无)。太湖的恶龙每年要一个美丽的姑娘送给它作"太湖夫人",若不然,恶龙不准人们打渔,要把所有的姑娘抢走。这一年轮到碧螺,但人们把她藏起来,不让她被恶龙抢走,后来喜欢她的小伙子阿祥去与恶龙决一死战,杀死了恶龙,自己也受了重伤,阿祥说:"只要天天听到她唱歌,就算死了也心满意足了。"碧螺找到了阿祥流血地方的一株小茶树,把树移到山顶,用茶叶泡到碗里,救活了阿祥。阿祥病好了,碧螺却憔悴而死,从此阿祥将这里种成茶园。人们常能听到姑娘的歌声,就把那名贵的茶叶叫"碧螺春"。
∵此传说与上述的"白毫银针"传说有共同的母题:与恶龙搏斗,但在上述传说中这不是位在中心,可说是周边的母题,而在"碧螺春"则是中心情节。这个母题称为"与蛇妖相斗(motif∵B∵11.11)"。根据v.propp教授的研究,与蛇(龙)相斗母题在亚洲、欧洲及非洲一些地区有古代文化的国家才有,较原始的原住民(如澳洲的、南岛的、或美洲的)则无这个母题。由此证明这个母题不是那么原始的。[⑥c]英雄阿祥像"白毫银针"传说中的三妹一样最终取胜,但是为什么碧螺要死呢?这与民间故事的逻辑不完全相合,有些道教的色彩。传说说:"这姑娘的元气都漫聚在那棵小树的嫩芽上了,嫩芽泡成茶被阿祥吃了以后,姑娘的元气就再不能恢复了。"意思是她为阿祥而牺牲生命,这是传说的主题。而在民间故事,他们两个应该结婚,故事一般都有大团圆的结局。
∵名茶传说中有些作品与佛教有关系。如长江三峡流传的峡州茶传说[①d]。据说唐僧取经回来,观音菩萨来西陵峡相迎,看到峡民面带病容,观音想:王母娘娘的后院有一棵宝树,上面的绿叶四季常青,王母用来制作玉露琼液,要把宝树籽引来在峡内播种,于是将种子亲手撒在地上。所以人们说峡州名茶是观音种的。西陵峡流行的另一个名茶传说《玉泉寺的"仙人掌茶"》也与观音菩萨有关[②d],但不是观音亲手种茶树而是派一个仙人种的茶树生长,死亡的和尚又生还。可说这种传说是名茶来源传说,同时也是仙人显灵传说。
∵除了借用民间故事情节单元和有宗教色彩的名茶传说外,还有些像现实的故事,但包含一些神奇的因素。如福建南靖县与漳平县交界的朝天岭一带流行的《猴公茶》传说[③d],传说朝表岭是猴子王国,从前岭下住一个接生婆,有一天猴公请她给猴母接生,后来猴公送她一包茶叶种子,她撒了一路,满山坡长了茶树,人家问她是什么茶,接生婆说是"猴公茶"。据这个传说虽然茶种不是从另一个世界得到的,但可以说是以猴子王国代替了另一个世界(并不是一个人交给另一个人的)。在一般的民间故事中人帮助动物,如救起被树枝夹住的老虎,或放走一条鱼,或治好受伤的动物,后来动物来帮助人物突破难题,或给他什么宝物(如蛇给宝石等)。在这个传说中猴公给老婆子一包茶种及一颗红宝石,宝石的功能不清楚,但茶种代替了神奇宝物。
∵名茶传说中也有差不多完全没有超自然的、神奇的情节的现实的传说。如山东崂山流传的崂山茶传说。[④d]此传说前一部分是完全现实性的生活故事,而后一部分则借用民间故事及道教的志怪小说或神奇性的故事。安徽省黟县一带黄山毛峰茶传说[⑤d],属于完全的生活故事。故事发生于明代天启年间,人物也是历史人物: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佛教大师慧能、太平和县等,传说中没有什么神奇的母题,只讲黟县知县遇到慧能和尚提竹篮采茶,后来他把这种茶叶赠给太平县知县,太平知县把它送给皇帝等等。
∵名茶传说还有一个特点,许多传说中特别强调茶的药性,喝茶可以治病。除了上述的崂山茶传说之外,还可以提到浙江云和区的白茶传说,浙江杭州流传的十八棵御茶传说,安徽省黄山一带的侯魁茶传说等等。
∵传说人物去找茶种常常是因为故乡的人生病,无法治。除了上述的传说之外还可以提到"茶姐画眉"传说[⑥d]:老百姓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瘟病,病死很多人。一个叫春姑的姑娘去找帮乡亲们治病的能人。一天她遇到一位采药的老人,他没有给他什么神药,只告诉她在很远的地方有一种宝树。春姑去找宝树,涉过了九十九条大江,她也得了瘟病,倒在山泉旁。忽然泉水将漂来的一片树叶送进姑娘口中,她的病就好了。春姑明白了,这就是那棵宝树的叶子。她找到了树,爬到树上摘下种籽,忽然看到一位银须银发的老者,就是神农。神农告诉她,这些种子必须在十天之内播进土里。神农用他的神鞭抽了两鞭,春姑变成了黄色的小画眉鸟。神农还告诉她,叫她不要笑,将来只要哭一场就会变回原来的模样。春姑看到家乡很高兴,想唱歌,一张嘴,茶种掉下去了,滚进了石罅缝中,很快一棵茶苗从泥土中露出来了。春姑不仅不哭,反而笑了,即忘记了神农的话,自己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了。后来石头上发出牵牛花,花中有鸟蛋,从蛋里飞出一只小画眉。
∵这个传说跟许多其他茶种传说一样,借用一些民间故事的情节单元,但因为这不是故事而是传说,所以春姑第二次遇到的不是无名的神仙,而是古神话人物--神农。传说中的神农也不像神话中的神农,他颇像神话中的道教神仙,会魔术,把春姑变成小鸟。神农告诉她一些禁忌,这是典型民间故事的特征。她犯了(忘了)禁忌,茶种籽掉了,自己也无法变回原来的(人的)样子。这也是民间故事情节结构的特点之一,只是在民间故事中主角最终还是要变成人,因故事结局一定是幸福的。传说不同,结尾常常是悲剧的。尽管这个传说不能说是完全悲剧的,但也不是像民间故事那样的大团圆,因这个传说的功能是解释一种名茶的来源,同时也解释画眉鸟的来源。
∵二
∵中国名酒传说也不少,但大概没有名茶那么多。茶是一种植物,与地形、名山、名水井等等有密切的关系,而酒是人工的饮料,只与水有关系。中国人喝酒没有喝茶那么多,但是中国酒种也不少,许多地方有特产酒。酒的来源传说与茶传说不同的地方是,绝大部分是讲各种名酒的来源。与名茶传说相同的地方是,名酒传说也有广告的作用。关于造酒之始,古书上与杜康联系起来,但是杜康是什么时代的人,无可考。古书还提及虞舜手下的大臣仪狄,是为酿酒的鼻祖。[①e]据笔者所看的现在采录的民间传说,现在在民间只有杜康造酒的说法。河南省伊川县流行的传说讲述杜康怎么发明酒,[②e]传说把杜康的发明与空桑涧及空桑树联系起来。空桑树就是古代神话人物伊尹出生的那一棵树,杜康常常把吃剩的饭倒在那空桑树的洞里,天长日久,桑树洞里发出一股香味,后来杜康据这个方法造出酒。这当然是完全虚构的说法,因为饭,即杂物,不同果物,仅靠自然发酵不会变成酒。[③e]这个传说也很简单,无什么传说的情节。
∵与名茶传说一样,名酒传说也利用民间故事的情节单元,如四川沪州大曲传说,内容如下:从前沪州城郊一个樵夫去砍柴,看到一条大黑蛇与一条小花蛇在打架,大黑蛇把小花蛇咬得遍体鳞伤,他把黑蛇打死了,回家时发现一个山洞里有光亮,一进洞口,看到两个守门的人,引他到大殿,原来是龙宫,而他所救的小花蛇是龙王的太子,龙王愿将宝物送给樵夫,但他什么都不要,龙王给他一瓶美酒。回程时樵夫觉得很累,跌倒在井边,酒瓶里的酒一下子倒了出来,都流到井里去了,樵夫喝了井里的水,觉得与一般的水不同,带点香甜味,后来把井水舀来酿制成酒,卖酒为生。有一天来了一个老头,酒量很大,喝了一瓶倒在地上,过三天才醒来,突然不见了,人们猜说是吕洞宾,这样老樵夫的酒更有名了,沪州也成了有名的酒城。[④e]此传说借用了水府送礼物一类的民间故事中的许多情节单元。要说明的是这类型故事不只在汉族民间文学中流行,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也有,中国少数民族也流行(如苗族、壮族、藏族、东乡族、撒拉族等等)。日本池田弘子(Ikeda∵Hiroko)女士用St·Thompson母题索引号码,认为这类型故事属于A470类型,她称为"水府赠的礼物"。[⑤e]但实际上与Thompson索引的470类型"生死之交"无什么关系。丁乃通教授《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属于555[],表明是他新加的类型,因为与Thompson的555类型不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