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心经——写给天下赵州禅茶社在柏林禅寺闭关三年的那些普洱 禅茶一味“茶的心经——写给天下赵州禅茶社在柏林禅寺闭关三年的那些普洱”。茶的心经——写给天下赵州禅茶社在柏林禅寺闭关三年的那些普洱马明博早已经习惯了听寺院打板的声音。“空!空!空!……”心中并没有期待。只是响起板声时,会想起《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自问:空了吗?哪里那么容易空!虽说关房内无长物,不还是有这么多:一禅床,一...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从清规中看禅寺吃茶的意义与作用(一) 禅茶一味“从清规中看禅寺吃茶的意义与作用(一)”。从清规中看禅寺吃茶的意义与作用(一)戒毓讲禅和茶,是现代人的时尚,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人们谈到茶就会联想到禅,谈到禅就联想到茶,禅和茶紧紧联系在一起。“茶”和“禅”的结合,茶已不是简简单单的茶,而被赋予禅的精神,提升到文化的、精神的层面,使茶更具有魅力。“禅”和“茶”的结合,令通常认为高深的“禅”,...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佛茶渊源 禅茶一味“佛茶渊源”。佛茶渊源作者:张其生贵定阳宝山,与四川峨嵋山、云南鸡足山堪称中国西南三大佛教圣地,在明代香火盛期曾有佛徒200余人。康熙《贵州通志》载:“屡着灵异,来朝者众,遂为名山,山产茶,制之如法,可供清啜”。清《黔南识略》载:“山顶茶茁云雾中,为贵州冠。今犹充贡,岁出常不足”。民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贵州贵定:阳宝山上访佛茶 禅茶一味“贵州贵定:阳宝山上访佛茶”。贵州贵定:阳宝山上访佛茶在巍峨的大山上,古井、茶树、残垣、塔墓、和尚坟,星罗棋布,让人浮想联翩。第一次登上位于贵定县境内的西南三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阳宝山,站在海拔1500多米的阳宝山之颠,遥想当年百僧颂经、万人朝拜,钟声阵阵、香雾浓浓的阳宝山莲花寺,是多么热闹与壮观的一幅画面。如今,看着散落在山间小路...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饮茶“三得”:得趣、得神、得味 禅茶一味“饮茶“三得”:得趣、得神、得味”。饮茶“三得”:得趣、得神、得味一曰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品茶...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茶与茶间过此生 禅茶一味“茶与茶间过此生”。茶与茶间过此生自古以来,这只香橼小杯里寸水兴澜、曾生发多少风波。清朝有位状元郎王云锦在春节这个“节假日”里与家人喝茶、玩叶子牌,忽然掉了一张,再也寻不着,一日上朝,雍正帝问他假期里搞什么“活动”,王状元如实说是喝茶玩叶子牌,雍正甚是高兴,说王云锦不愧为状元郎,小事不欺君。随即从衣袖中拿出叶子牌还给他...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80.茶陵郁山主悟道因缘 禅茶一味“80.茶陵郁山主悟道因缘”。80.茶陵郁山主悟道因缘茶陵(今湖南长沙附近)郁山主,生平不详。出家后,一直住山,不曾行脚。一日,从庐山来了一位募化的僧人。郁山主和他谈到宗门中参禅顿悟的事情,对方建议他看这样一则公案--僧问法灯(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百尺竿头,如何进步?”灯云:“恶。”于是,郁山主便按那位僧人的教导,放下万缘...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茶禅一味”出夹山 禅茶一味““茶禅一味”出夹山”。“茶禅一味”出夹山“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四字真言。然而,这一被茶人们津津乐道的“茶典”究竟出自何处,千百年来,却被披上了一层缥渺神秘的面纱,其实——“茶禅一味”出夹山距石门县城12公里的夹山寺因“两山对峙,一道中通”而得名。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均曾敕令修缮,故有“三朝御修”之说。船子...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茶道与茶圣——陆羽及佛茶的渊源 禅茶一味“茶道与茶圣——陆羽及佛茶的渊源”。茶道与茶圣——陆羽及佛茶的渊源陈桂珍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港街道的塘头村有不少避暑休闲的山庄,碧海山庄依山面海,小桥流水,绿树葱茏。特别是坐在那悬空而建的六角型休闲茶座,喝佛茶、看海景、吹海风、听涛声,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两位身着旗袍举止端庄步态优雅的姑娘,静静地为我们表演了茶道。只见那位穿白色旗袍脑...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茶性即人性 禅茶一味“茶性即人性”。茶性即人性茶的存在,有一定的被动性:无法选择所属之人,无法决定所用之途,无法契合所喜之水;茶的存在,也有一定主动性:即对人、水、具、流程很挑剔,决不苟合,更不会逢迎。鉴于此,人只能投茶所好,以赚取较好的享受。所以,茶虽受人用,但也被人恭敬,否则陆子的《茶经》又何以成为世代相传与尊宠的经典?人生来好斗...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