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义者的条件与法官的素质 因明研究“证义者的条件与法官的素质”。在因明学中,证义者是指“立敌双方辩论中之仲裁者、评判员”。[1]其角色类似于现代司法机关中的法官。因明中的证义者不仅要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还要涉及比较复杂的实质理论问题,特别是如宗教、哲学等非常深奥复杂的问题,这是一般人所难以胜任的。与此相同的是,现代社会中的法官也同样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因明与规范逻辑——因明对“从事实判断得出价值判断”的借鉴作用 因明研究“因明与规范逻辑——因明对“从事实判断得出价值判断”的借鉴作用”。规范逻辑是在经典命题逻辑基础上增加了“应当”、“允许”、“禁止”等规范模态词所构成的非标准逻辑,其命题形式的“真”除了可能具有真值性外还具有合理性。这里的“合理性”则是指与现今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符合。由于对规范逻辑合理性的不同理解,又构成了不同的规范逻辑系统。∵规范逻辑的发展引发了对一个重要问题的...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从“理则”看中山先生因明情怀 因明研究“从“理则”看中山先生因明情怀”。因明是印度逻辑的精髓,是世界三大逻辑思想源流之一,其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逻辑的发展起到的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本文仅就孙中山先生为何用因明词汇“理则”来译西方逻辑,初步推测孙中山与因明之情怀。∵一、∵中山先生评逻辑译名∵今天我们所使用的逻辑一词,是对西方logic的音译。尽管中国古代...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因明正理门论》、《墨经》与逻辑 因明研究“《因明正理门论》、《墨经》与逻辑”。1897年孙诒让先生受西方逻辑及印度因明的启发,首先关注“中国逻辑”的探究,提出《墨经》“必有微言大义,如欧士亚里大德勒(亚里士多德——引者注)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1]p2191904年,梁启超着的《墨子之论理学》实践了以西方逻辑为参照的墨家辩学比较研究。在他的影响下,这种以...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一切言皆是妄”与自语相违初探 因明研究““一切言皆是妄”与自语相违初探”。王金红(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陈那在《因明正理门论》中论述似宗时说“若非违义言声所遣,如立一切言皆是妄。”可见,“一切言皆是妄”是一种似宗,就是似是而非的宗、有问题的宗。然而简单提了这么一句之后他又去论述别的了,没有对这句话作更多的说明。他的学生商羯罗主把此宗过命...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章太炎的因明研究及其得失 因明研究“章太炎的因明研究及其得失”。一∵∵学术背景∵章太炎,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元勋,学术泰斗。纵观他的一生,贡献不仅在于将毕生献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而且还在于他一生永不懈怠的致学精神,他对学术研究尤其是因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章太炎早年师从俞樾,以研究古文经学为学术生涯的发端。1894年,他与宋平子、夏曾佑等人相识,因其二人对...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印度逻辑的解脱论背景——据凯思的《印度逻辑和原子论》 因明研究“印度逻辑的解脱论背景——据凯思的《印度逻辑和原子论》”。《印度逻辑和原子论》是英国印度学学者凯思发表于1930年代一部专着。此书的英文原名是Indian∵Logic∵and∵Atomism∵(《印度逻辑和原子论》)。从书名看,它是现代的,当然内容实际上很传统。它大致反映了上一世纪初西方的印度逻辑学研究水平。不过,恐怕我们也不能说今天的佛学研究就已经超越这...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三支作法推理性质的探讨 因明研究“三支作法推理性质的探讨”。认为三支作法是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形式,其结论是必然的,是国内因明学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本文以持这种观点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1]为例,详细加以剖析,从归纳的方面说明三支作法不是完全归纳,从演绎的方面说明三支作法不是演绎推理,因而三支推理的结论并不是必然的,三支作法是最大限度的类比推理。一、三支作...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因明入正理论续一 因明研究“因明入正理论续一”。下边儿我们再说一下关于这部《因明入正理论》的一些儿其它情况。这个《因明入正理论》现存的本子,除了我们手里的玄奘法师的汉译本外,还有梵文本、藏文本等,其梵文本一直以来都认为已经不见了,比如象明庄严的《印度逻辑史》,这本书是一九二二年出版的,中间就说本论的梵文本不见了。这是一个误会,吕澄先生说,其实梵文...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掌中论》续 因明研究“《掌中论》续”。谓于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由妄执故。今欲为彼未证真者,决择诸法自性之门,令无倒解,故造斯论。∵这就是第一段。这一段儿是说的我陈那为什么要作《掌中论》这篇文章。在佛教中常说,这个叫造论因缘。∵我们现在人也是,我作这一篇文章,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总得有个目的吧~~比如说我有一个观点,我要说出来,甚至说... 因明研究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