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

列表

诸小恶也莫作,诸小善也奉行

佛友文章“诸小恶也莫作,诸小善也奉行”。∵诸小恶也莫作,诸小善也奉行,业因小果报大,小小树种也能长成参天古树!也许一次小小善举能挽救众生的灾难,能赐予众生幸福!∵经常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朋友请留意了:根据国家大医院眼科医师透露,依赖性长期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特别是在无灯光照明的黑暗状态下使用电脑和手机,会直接损伤眼睛的黄斑部,导致黄斑病即眼睛癌症,最后直接失明,医学也束手无策!∵现在这种病人人数,正呈增加趋势,而且年轻病人数最多!如果不...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

佛友文章“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如果每个人都学佛,则人类不就要灭种了。因为他认为学佛就是大家都去出家,没有夫妇儿女,社会岂不就瓦解?这实在是一个很严重的误会。∵佛弟子可略分为出家弟子与在家弟子。出家、在家都可以学佛修行了脱生死,并非学佛的人一定都得出家,绝不会因...

【星云大师开示】

佛友文章“【星云大师开示】”。慈悲的真义?「佛教以慈悲为怀」,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然而,慈悲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人间因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满了无限的意义;巅沛的人生岁月里,因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无限的憧憬。∵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众生因此皆得成佛。慈悲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宁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一个有慈悲心的人,言行举止都如阳光、净水、花朵...

《赞贤公》,《修行偈》

佛友文章“《赞贤公》,《修行偈》”。∵∵∵∵∵∵∵∵∵∵∵赞贤公净空上人赞贤公,大经科注僧赞僧。师傅上人台上讲,贤公修行来作证。佛门兴旺僧赞僧,四众弟子紧跟从。贤公修行为榜样,净宗同仁为先锋。贤公念佛真清净,一句佛号一部经。九十余载不间断,一心不乱佛来迎。念佛念到心不乱,花开见佛入无生。贤公修行只念佛,老实真干不吭声。贤公和尚真修行,佛门榜样一部经。严尽持戒真修行,以苦为师度众生。贤公修行是表法,华严无量在期中。贤公就是佛菩萨,倒驾...

2014-4-3佛不度人,人自度

佛友文章“2014-4-3佛不度人,人自度”。 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便爬到屋顶上避难。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祷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我啊!”  不久就来了一条独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却说:“我不要你来救,佛祖会来救我的。”于是那人驾着独木舟走了。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着急,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  这时,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他又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佛友文章“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的时间来拜佛,参加佛七、佛一,但是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可以换取来生的解脱。但是,你在轮回当中到三恶道去,受刀山油锅,你是白受,不会因为痛苦而增上。只要你还没有觉悟,你受的痛苦全部没有意义,你不会吸取教训的。就像宗喀巴大师讲的一句话,我们每一生都随顺自己的妄想,都想追求很多东西,结果就是现在这副德性,什么都没有!佛陀选择放弃妄想,结果万德庄严,这是...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佛友文章“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慧律法师答:从粗浅的事相角度来讲:一个人经济很好,也很肯布施,就说这个人很有福德;来听经闻法、拜佛、念佛,就说这个人功德无量。简单讲就是用金钱、体力、时间、空间来修福、修慧叫做福德或功德,这是方便给众生一种信心、支持和赞叹。从深入的义理上讲:真正的福德和功德来自于自性清净的觉性,叫做自觉圣智。如果没有开悟见性,只要是生灭法的,不属于真正的福德与功德,开采自性才是心性的真正的福德与功德。比如:行善但...

極樂世界的熟人太多了

佛友文章“極樂世界的熟人太多了”。我們到極樂世界,怎麼能認識哪個是阿彌陀佛,哪個是十方世界去往生的?真的,我們凡夫沒有辦法辨別,但是他們很清楚,他們個個有智慧、有神通,完全明瞭,絕對不會把人認錯。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到現在,已經有十劫了,十劫是很長的時間。我們在過去十劫當中,都在六道輪迴,不知道輪迴多少遍了,不僅在娑婆世界,也可能流到他方世界去了。∵∵∵∵∵他方世界也不出六道輪迴,到他方世界的六道輪迴去了。如果他方世界消失了,世界有成...

苏东坡与黄庭坚前世轮回的故事

佛友文章“苏东坡与黄庭坚前世轮回的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

不知乞讨的人真假,该不该布施?∵

佛友文章“不知乞讨的人真假,该不该布施?∵”。问:出门经常遇到乞讨的人,不容易分清这些人是真需要,还是以此做赚钱的手段,遇到这种情况,是布施好,还是不布施好?有时随意布施一点,有时又不布施,布施后又觉得自己-布施太少,不布施良心又感到不安,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如何做才如法?∵图片答:这都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心不真诚,如果是个真诚清净心,你就不要去想他是真的、是假的,你的心就安了。否则的话,不安是什么?是你的疑虑让你的心不安。疑虑是烦恼心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