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清平致富”观报导二则_何荣幸、简东源、高有智/花莲报导 修学指导“证严法师“清平致富”观报导二则_何荣幸、简东源、高有智/花莲报导”。编者按:面对经济危机,证严法师在2008年终提出“清平致富”的理念,呼吁以平淡、清净心而生活,如此,则危机不难度过。以下是《中国时报》对此理念的评介。证严:“清平致富”∵∵对抗不景气中国时报/何荣幸、简东源、高有智/花莲报导2008年即将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落幕,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特别提出年终感言与...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永不休诊的救度_道证法师 修学指导“永不休诊的救度_道证法师”。∵在行医当中,我这双眼睛,看了无数生死中的忧愁、恐怖;这对耳朵,听了无数的哀泣和悲啼。经历了这些,再回心来念阿弥陀佛,突然间,泪水就充满了眼眶。阿弥陀佛是梵语,阿弥陀是无量,佛是觉。翻译成中文,就是无量觉,也就是无量的觉悟,在各种各样的境界当中,都能够觉悟,处处都觉悟。它也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意思...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平凡最难_林清玄 修学指导“平凡最难_林清玄”。与几位演员在一起,谈到演戏的心得。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另一位说:“怪不得你演流氓演得好,演教师就不像样了。”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可是演喜剧就进不去,喜剧的表演真是比悲剧难呀!”另外一位这样答腔:“那是由于在本质上,人生是个悲剧...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合理的生活_梁漱溟 修学指导“如何才能得到痛快合理的生活_梁漱溟”。∵师生之间切不要使之落于应付,应常常以坦白的心相示。而求其相通。如果落于应付,则此种生活殊无意趣。大概在先生一面。心里要能够平平静静的,不存在一个要责望同学以非如何不可的意思,也不因少数同学懒惰而有不平之气。在同学一面,更要坦白实在——不搪塞,不欺骗,不懒惰。所谓坦白,就是指自己力量尽到而言;虽然自...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富人有“六忧”_傅佩荣∵李霞∵今波 修学指导“富人有“六忧”_傅佩荣∵李霞∵今波”。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占主导地位,把他奉为“圣人”不足为奇,那为什么把庄子称为“神人”?庄子和老子并称“老、庄”,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那么,道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帮您向庄子讨教人生困惑的答案。庄子是太空人吗?问:...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名画与废纸(下)_日常法师 修学指导“名画与废纸(下)_日常法师”。∵∵德育根本扎得深∵∵智育重在学辅仁∵∵东方教育跟西方教育本来就有差别,东方教育自古以来,不管是印度文化,或者是汉族文化(东方以这两个文化为主流),都是以精神为主。人的生命是精神跟物质两方面,互相需要。西方文化以前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眼前以物质为主流,完全重视物质的结果,乱象百出。现在东方一切向西方...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富楼那南蛮弘法_证严法师 修学指导“富楼那南蛮弘法_证严法师”。∵佛陀在世的时代,弟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虔诚地跪在佛前,要求佛陀让他去弘法,而且他选择的地方是最南端、最野蛮的区域。∵佛陀对他说:“弘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弘法必须难忍能忍,你有这分生忍、法忍的毅力吗?”∵弥多罗尼子回答说:“我既然身入佛门,就要把生命奉献给众生,生命都愿意舍了,...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名画与废纸(上)_日常法师 修学指导“名画与废纸(上)_日常法师”。∵孩子是被教育着,可是他本身就像一张白纸,上面画什么东西,他是完全做不了主的。那么谁来画呢?老师、家长、社会三种力量中,家长比老师重要,其次是老师。至于,社会的力量,我们也许顾不到,不过假定我们能够真正觉醒的话,社会就形成一种新的、正面的影响力量。孩子既然是张白纸,到时候就跟着慢慢扭转过来了。∵∵孩...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_丰子恺 修学指导“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_丰子恺”。∵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小生像个小生,起大面又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原故,说明了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一特点。∵∵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二特点是“多才多艺”。西洋文艺批评家评价德国的歌剧大家瓦格纳有...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梁漱溟与佛教_梁德新 修学指导“梁漱溟与佛教_梁德新”。∵梁漱溟(1893—1988年)是蜚声中外的国学大师。由于他长年茹素且不蓄发,被人称为“不穿袈裟的和尚”。他与佛结缘,说来话长。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梁漱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家庭,他父亲梁巨川时任内阁中书官职。他7岁入中西小学堂学中文和英文;1906年考入北平顺天中学。他喜欢看书作文。他写的...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