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指导

列表

德山悟道∵不拘佛经

修学指导“德山悟道∵不拘佛经”。德山悟道∵不拘佛经德山宣鉴禅师,俗姓周,唐朝四川人。少年出家,用心钻研佛经,尤其通《金刚经》,研习很深。当他听说南方禅宗兴起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中很是愤慨,为∵了南下找禅僧辩论,他离开了故乡蜀国,赶到澧州。途中,他向茶店里的老婆婆买点心吃。老婆婆问他:“和尚背的什么书啊?”德山答:“是《青龙...

对出家僧尼的称呼

修学指导“对出家僧尼的称呼”。对出家僧尼的称呼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者。也是对出家僧众的尊称。师父:对一般出家僧众的尊称,如天主教对神职人员称神父。大师:是大士、菩萨之意,有特殊才能者、杰出者、专家的称呼。和尚:一寺之长称和尚,是亲教师之意。对于德高望重的尼师,则称为和尚尼。法子当住持后才可称"老"和尚。法弟当住持,则称"退居...

佛教传入宁都及其传播

修学指导“佛教传入宁都及其传播”。佛教传入宁都及其传播宁都县博物馆∵副研究员∵∵龚远生佛教传入宁都是在西晋初期,以青莲祖师入宁都传教与在宁都莲花山建成青莲寺为标志,这以后佛教即在宁都各地进行传播,据史籍和田野考古调查的记载,至迟到清代道光年间,宁都有据可查的佛教寺庙就达300余座。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佛教寺庙建筑更是呈现出...

佛教的融和精神

修学指导“佛教的融和精神”。佛教的融和精神周兰兰融和精神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之一。“融”与“和”连用,字面上基本为融通无碍、和谐和解的意思。融和精神是佛教在处理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争端及矛盾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异己的存在持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不同的学说和理论,力争与其...

佛门的七众弟子

修学指导“佛门的七众弟子”。佛门的七众弟子佛教僧人在寺院修行中形成了一个群体,即佛教僧团,梵语称为僧伽。其来源是: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教化了耶舍等五位比丘,这就是最早的佛教僧团。僧团的成员,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中国汉地佛教,都是指佛教“七众弟子”中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像出家的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以及在...

古印度:大乘佛教世亲菩萨

修学指导“古印度:大乘佛教世亲菩萨”。古印度:大乘佛教世亲菩萨一、生平世亲菩萨,又作天亲,梵名婆薮盘豆。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生于释迦牟尼佛教灭后九百年(约公元四、五世纪之间),为北印度犍陀罗国富娄沙富罗城夏普拉(即今白夏瓦)人。佛灭後九百年顷,後於龙树菩萨约二年,西元五世纪初,生於北印度健陀罗国之富娄沙富罗城,婆罗门种族...

何谓“衣钵相传”

修学指导“何谓“衣钵相传””。何谓“衣钵相传”常静“衣钵相传”是一个成语,最初来源于禅宗,禅门中指为了续佛慧命,把正眼法藏和衣钵以单传的方式授予弟子,这就是“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予衣钵的仪式。如中国禅宗初祖至六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信物,称为“衣钵相传”。后来“衣钵相传”作为一个固定成语,泛指一般...

礼佛禅寺第六届短期出家体验心得

修学指导“礼佛禅寺第六届短期出家体验心得”。礼佛禅寺第六届短期出家体验心得顿悲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宇宙间因缘和合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是宇宙的一份子,这就决定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规律要受宇宙规律的制约,也就决定着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必须遵从宇宙固有规律,如果我们不遵从该固有规律,势将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甚至会遭到自然的报应,现在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给我们人...

平凡是人生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修学指导“平凡是人生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平凡是人生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或许我们不是快乐之人,但我们绝对乐于和充满喜悦的人相处。因为,我们有接近快乐的倾向:又因为,和终日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的人在一起,不但痛苦而且是一种精神凌迟。那么快乐究竟是什么?快乐是人生中、生命里、婚姻上、人际关系方面,甚至和成功之间,有没有关联。有人认为他是一种肤浅的近...

千年洞窟的猜想

修学指导“千年洞窟的猜想”。千年洞窟的猜想作者:∵刘杰、何聪在安徽黄山市有一座巨大石窟。石窟内各种形状的石柱上,凿刻精美的花纹。建筑、历史、地质等方面的专家纷纷探寻。经过多方调查,石窟竟是汉代以后铁器时代的产物,而周围村庄的建筑基础用料也都来自花山,地质专家证实这一点。花山谜窟这样巨大的石窟建筑工程全系古代人工所建,着实令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