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指导

列表

原妙法师(西元1237~1295年)

修学指导“原妙法师(西元1237~1295年)”。高峰原妙和尚,江苏人,俗姓徐。十五岁出家,十八岁学习天台,二十岁学禅三年,二十二岁请益于断桥妙伦,令参「生死」话头。前往北硼塔,拜谒祖钦,令参无字关;梦中忆起妙伦所举「万法归一」话头,疑情顿发。二十四岁,一日少林忌,随众诣塔讽经,看见法演真赞「百年三万六千朝,反覆元年是遮汉」,豁然大悟。解夏访钦,钦...

幸福常驻心间

修学指导“幸福常驻心间”。有这样一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从前,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可是,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西东。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了乞丐。七月流火,汗...

先睹法师(西元1242~1334年)

修学指导“先睹法师(西元1242~1334年)”。先睹法师,字无见,俗姓叶,向来是浙江省仙居、天台两县望族,生于宋代咸淳年间,素质聪慧;从小不吃荤腥,不喝酒、好读书,过目不忘。父母本期望他攻书出路成家。遇沙门东洲善公。他看了先睹说∶「此是能行佛道的人,不该留在乡」。经他的父母认可,随古田垢和尚剃度,后即到处参学。先睹法师到天台天封寺拜见藏室珍公,又...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修学指导“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眉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佛法。地藏菩萨:地是心地,藏是宝藏。人们心地里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怎么样开发出来呢?依靠孝敬,孝养父母...

宇摩弥觉多杰(约西元12世纪)

修学指导“宇摩弥觉多杰(约西元12世纪)”。宇摩弥觉多杰,大约是十二世纪人,他开始是一位瑜伽行者,后出家为僧,改名达巴嘉波信王。曾师事索杜增(索律师)等许多大德,从喀且班钦.达瓦贡波略习法要,又依觉敦南拉孜详学时轮本续诠疏口诀及集密明炬口诀等。然后赴乌如进行修炼而得到证悟,悟证「他空」(注1)之见,遂创立了「他空」的见解,这是觉囊派对教义的独...

佛教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

修学指导“佛教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何为“三净肉”,三净肉即三种清净的肉: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那么佛教到底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始终格守着严格的“净素”戒律,并在许多经典中教导僧侣为何要食素的理由:《楞严经》:“食肉之人,死堕恶道...

妙伦法师(西元1201~1261年)

修学指导“妙伦法师(西元1201~1261年)”。妙伦法师,号断桥,俗姓徐氏,浙江省黄巖人。径山无準师范的法嗣。十八岁时落发于永嘉广慈院,又从谷源禅师于瑞巖,再游诸方参谒。自感未得机缘,于是以诵经为业。在读《楞严经》时,读到蚊虫、蝼蚁不能讲话但能辨事后,顿然省悟,遂至径山投无準师范。无準以「狗子因何有业识」一语令其深究。妙伦法师深究二十遍而不省悟,...

秋季的8种养生食物

修学指导“秋季的8种养生食物”。天气逐渐寒冷干燥,饮食重点应倾向于滋阴润燥。以下介绍8种养生食物,滋润身心。梨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人不宜一次吃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做成冰糖炖梨水食用。大枣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

别把自己筐住

修学指导“别把自己筐住”。“财”是第一大“筐”。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财的地位越来越高,多少人为了金钱甘愿受尽痛苦和屈辱,或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或寄人篱下拼死拼活;更有甚者,为了谋取暴力损公肥私,贪污受贿,坑蒙拐骗,甚至走私贩毒,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借用莎士比亚的话说:“金钱啊金钱,你这万能的魔鬼,多少东...

原谅造恶的人

修学指导“原谅造恶的人”。有人问:如果这个人是个恶人,无恶不作的恶人,我们要怎么对待他?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恶意来对待他?不可以!我们用恶意对他,我们自己就造恶。他为什么会造恶?他迷惑,他可怜,他无知。佛在经上常常讲,那是“可怜悯者”∵——可以怜悯他的。他会造恶是他无知,那不是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道理连儒家都懂得,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