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法门

列表

在禅修中,如何理解止和观的意义?

禅修指导“在禅修中,如何理解止和观的意义?”。师父,阿弥陀佛,弟子刚上过止的禅修课,其中有无所缘及有所缘的修法,而有所缘的禅修有一项则为念头的禅修,***教导只要保持觉知及放松,在日常生活中可随境界不同,做各种的禅修转换,只要保持觉知即达到止的禅修,而念佛法门是有所缘禅修之一,如此该如何选择入门达到止的禅修,或是如***所教念头,声音种种方式,...

是否达到初禅以上的禅修者的意识在入定时可以自由地到欲界天或地

禅修指导“是否达到初禅以上的禅修者的意识在入定时可以自由地到欲界天或地”。问:是否达到初禅以上的禅修者的意识在入定时可以自由地到欲界天或地狱去?可以停留多久?∵∵答: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要去欲界天或地狱,你应该出家(因为比较有时间),然后以十四个方法修行十遍八定来调御心,以培育神变通(如意通)。...

当禅修者辨识名法时,是否即已具有他心通?

禅修指导“当禅修者辨识名法时,是否即已具有他心通?”。问:当禅修者辨识名法时,是否即已具有他心通?答:观禅的领域与神通的领域是不同的。辨识外在的名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禅,另一种是他心通。他心通指的是:能知道别人内心意念的能力。具备这种神通能够很容易地知道别人的心。然而观智无法辨识:「这是男人,那是女人……」,只能整体而非个别地辨识外在的名色法,所以观...

禅修者能否直接修行佛随念?

禅修指导“禅修者能否直接修行佛随念?”。问:在尚未修行其它业处达到第四禅之前,禅修者能否直接修行佛随念?答:可以,但不易达到近行定。举例而言,请在内心专注地忆念以下这段称述佛陀功德的巴利文:‘──「世尊的确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了知世间者、堪受教之人的无上调御者、天人师、佛陀、世尊。」你能专注你的心吗?通常心会四处游散。因为...

当禅修者辨识色界或无色界禅那法时,他处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

禅修指导“当禅修者辨识色界或无色界禅那法时,他处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问:当禅修者辨识色界或无色界禅那法时,他处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答:不是处在安止定,也不是处在近行定,而是观禅的剎那定。禅修者从禅那中出来之后,才能辨识禅那法。∵∵∵∵∵∵∵以安般念为例,近行定及安止定都只能以安般似相为对象,无法像观智那样以禅那法为对象。因此在安止定中不能修行观禅。...

已达到第四禅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与未达到禅那的禅修者修行

禅修指导“已达到第四禅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与未达到禅那的禅修者修行”。问:已达到第四禅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与未达到禅那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两者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答:结果相同。但是对于有充分定力的禅修者,如:达到安般念第四禅的禅修者,当他们分析色聚、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时,很容易就能得到清晰的了解。为什么呢?因为专注的心能如实地透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

禅修者能否证阿罗汉果?

禅修指导“禅修者能否证阿罗汉果?”。问:若禅修者不辨识色界禅那名法与无色界禅那名法,是否能证悟阿罗汉果?答:不辨识色界与无色界禅那名法,禅修者仍然能证悟阿罗汉果。唯有达到禅那的人才能辨识禅那名法。由于纯观行者没有禅那,所以不能辨识禅那名法。但他们能辨识究竟色法及欲界的名法,如此就足以证悟阿罗汉果。...

禅修者应当如何做才能去除散乱(妄想)与昏沉(瞌睡)呢?

禅修指导“禅修者应当如何做才能去除散乱(妄想)与昏沉(瞌睡)呢?”。问:禅修者应当如何做才能去除散乱(妄想)与昏沉(瞌睡)呢?答:要去除散乱,我们必须只专注于业处的对象,例如安般念对象(气息),而不应注意其它对象,不应谈话,不应想念其它事情。在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当中,你都必须经常练习只注意安般念对象。这是很好的方法。∵∵∵∵∵∵∵要去除昏沉睡眠,有七种方法。你...

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禅修指导“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问: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答:造成投生的业是在临终时成熟的业。更准确地说,它必须在一生当中最后的速行心剎那,即临死速行的时刻成熟。它决定人死后投生到善道或恶道。如果临死速行心是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善道;如果它是不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四恶道之一。也可把造成投生的业分为两种,即:欲界业及广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