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的原因和内容,为什么要修福? 佛学答疑“修福的原因和内容,为什么要修福?”。问:修福的原因和内容,为什么要修福?∵答: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需要积累很多的福德资粮。关于这点,释迦牟尼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亲口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另外,一般人学佛后,常常感觉到智慧提升了,可是生活上并没有改善,不知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又有些人学佛后,修行一段时间后,觉得开...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问:在禅师的开示里,禅师说禅修者达到某个观智时,就能够看到他在未来何时会证悟阿罗 佛学答疑“问:在禅师的开示里,禅师说禅修者达到某个观智时,就能够看到他在未来何时会证悟阿罗”。问:在禅师的开示里,禅师说禅修者达到某个观智时,就能够看到他在未来何时会证悟阿罗汉道果的准确时间。这是否意味着几时悟阿罗汉果位是命中注定的?若是如此,在见到自己在未来何时会证悟阿罗汉道果之后,即使是更加勇猛精进修禅及其他善行也无法令其波罗蜜更快速成熟而证悟阿罗汉果位,对吗?答:七部《阿毗达摩论》当中...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什么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学佛修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呢? 佛学答疑“什么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学佛修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呢?”。问:什么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学佛修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呢?答:开口吃饭,到吃一半,最后吃完,只有自己最清楚。开口吃的滋味比较浅,慢慢吃到一半,就深入了,吃完以后啊,身心轻快,肚子吃饱了,境界就不同了,这个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有个譬喻,佛在世时有个痴人,有天饿了吃饼子,吃一个不饱,两个也...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佛学答疑“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济群法师:发心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正是“我执”。“我执”无比狡诈,会利用我们所学的一切知识甚至佛法来干扰我们的心,其理由往往冠冕堂皇,让人无法拒绝。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究竟要成就什么?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的发心,决定了最终的成就。但涉及具体事务时,往往很难意识到究竟是哪种心正在作用。比如我们住...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为什么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都会比较强大? 佛学答疑“为什么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都会比较强大?”。妙莲老和尚开示:万法是无常的,你不能因为他们一时的强大就说是好。强大什么呢?强大不一定就是强喔!所谓‘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强大,就像枪炮是强大,但那种的强大有什么用?强大、强壮那等于是甜酒,不能止渴喔!你强大就欺负弱小国家,那个怨一结下来,一旦弱小国家翻过身来,人家也是用枪炮子弹打你!...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小孩看书,可以过目不忘,长大一些后,这个功能就没有,这是什么原因? 佛学答疑“小孩看书,可以过目不忘,长大一些后,这个功能就没有,这是什么原因?”。问小孩看书,可以过目不忘,长大一些后,这个功能就没有,这是什么原因?答:孩童时期,具有童真,灵性还在,慢慢长大就与世间相关系了,涉历深后,就牵扯到社会各方面。他的思想一开展,感情一冲动,烦恼加重,理智受蒙蔽,就把灵性掩盖了,当然就要迟钝得多,世间都是这样子的。75、最近我觉得我的记忆力非常好,有些书...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地藏王菩萨因何名为地藏? 佛学答疑“地藏王菩萨因何名为地藏?”。问:地藏王菩萨因何名为地藏?答: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醒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佛陀为什么不能慈悲令一切众生不要受苦难? 佛学答疑“佛陀为什么不能慈悲令一切众生不要受苦难?”。妙莲老和尚开示:要知道,佛菩萨为什么要叫人修行呢?因为‘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佛法讲缘生、讲因果,有缘才有生,有因才有果;不讲自然,不说无因。佛法能不能慈悲?因缘具足就能,因缘不具足就不能。佛法真理不乱说、不评是非,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佛法是因果法,就是各人吃饭各人饱;你听佛陀的话、依佛...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什么叫教理行果? 佛学答疑“什么叫教理行果?”。问:什么叫教理行果?答:教理行果是佛经的整体内容。教就是指大乘教、小乘教,所有佛的教法,都叫教。理呢,就是说明这个教的内容、它的道理,如《阿含经》是小乘教,理就是四谛。唯识法相的经典是华严六经,这是大乘教、唯识法相教,内容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般若是大乘经、大乘教,理就是讲空、缘起性空。行就是...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0 浏览
如何念佛才可以减少杂念 佛学答疑“如何念佛才可以减少杂念”。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念时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不开口,心中默念,亦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以心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朗朗,能常听得清楚,则心归一处,神不外驰,故眼也不他视,鼻也不他嗅,身也不放逸,故名“都摄六根”,如此念佛,名为“净念”。以摄...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