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答疑

列表

问:《须师摩经》中提到的「我等已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及「先得法住智,后得涅

佛学答疑“问:《须师摩经》中提到的「我等已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及「先得法住智,后得涅”。问:《须师摩经》中提到的「我等已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及「先得法住智,后得涅盘智」是否如禅师于三月二十一日所开示的相同,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我等已知(何世)生死已尽,且已得(何世可证得无学果的)法住智,及(未来何世必得证无学果的)后得涅盘智?答:我想你是误解了《须师摩...

问:修行者必须断哪些烦恼才能证初果?证入初果时需要老师印证或是能够自知?

佛学答疑“问:修行者必须断哪些烦恼才能证初果?证入初果时需要老师印证或是能够自知?”。问:修行者必须断哪些烦恼才能证初果?证入初果时需要老师印证或是能够自知?答:根据某些经的说法,修行者必须断身见、疑及相信仪式能净化心的戒禁取见。根据另一些经的说法,他必须断五种烦恼,即刚说过的三种及嫉和悭。如果他精通经教,他就可能知道自己是须陀洹。但是如果他并不精通的话,他就未必会知道,例如佛陀的亲...

为什么要念《普贤行愿品》做发愿和回向

佛学答疑“为什么要念《普贤行愿品》做发愿和回向”。∵《普贤行愿品》有什么功德?为什么修法仪轨的后行部分要念《普贤行愿品》发愿、做回向?∵∵***解答:普贤菩萨的愿力最大最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愿望,都包含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里。《普贤行愿品》的内容,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跟随普贤菩萨发愿、做回向,我们的愿力就能和十方三世一...

问:根据禅师开示,要达到观禅必须具备强而有力的定力,但须师摩经里的阿罗汉们却未有

佛学答疑“问:根据禅师开示,要达到观禅必须具备强而有力的定力,但须师摩经里的阿罗汉们却未有”。问:根据禅师开示,要达到观禅必须具备强而有力的定力,但须师摩经里的阿罗汉们却未有止禅,可否请禅师对慧解脱作个解析?∵答:慧解脱就是没有证得任何禅那、只是通过修行纯观禅而证得解脱,但这并不表示不需要依靠强而有力的定力就能够证得慧解脱。欲证得慧解脱者必须修行四界分别观,照见自己全身地、水、火、风四大之相...

问:「我」是概念;「愿望」是概念;禅那、天神、梵天神、恶道及其他一切世间与出世间

佛学答疑“问:「我」是概念;「愿望」是概念;禅那、天神、梵天神、恶道及其他一切世间与出世间”。问:「我」是概念;「愿望」是概念;禅那、天神、梵天神、恶道及其他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事物都是概念。在生死轮回里,只有概念在追求概念。涅盘是否也是概念?如果不是的话,「我」这个概念如何证悟不属于概念的涅盘?「我」这个概念如何在般涅盘时证悟非概念法?从概念的角度来看,是否可以说诸佛及诸阿罗汉将在涅盘里会面...

不予取有哪三种情况

佛学答疑“不予取有哪三种情况”。∵偷盗(不予取)有哪三种情况?∵偷盗也就是不与取,可以分三种:强权不与取,盗窃不与取,欺骗不与取。∵强权不与取:是通过自己的势力和权利,用强硬的手段夺占别人的东西。例如君主不依靠合法税收,而是凭借暴力甚至军队来劫夺财物。∵盗窃不与取:是在暗地,偷偷摸摸地窃取别人的东西。∵欺诳不与取:是通过欺诳、诈骗...

问:有一些经里,佛陀说在般涅槃之后会有一种心存在,那是什么心?

佛学答疑“问:有一些经里,佛陀说在般涅槃之后会有一种心存在,那是什么心?”。问:有一些经里,佛陀说在般涅盘之后会有一种心存在,那是什么心?答:上座部的巴利圣典与注疏里并没有这种记载,但是则很清楚地说到在般涅盘之后,包括一切心在内的五蕴都完全灭尽。...

问:修行至行舍智,且具初禅以上的禅修者,多数而言是否此世可证涅槃呢?证初果圣者死

佛学答疑“问:修行至行舍智,且具初禅以上的禅修者,多数而言是否此世可证涅槃呢?证初果圣者死”。问:修行至行舍智,且具初禅以上的禅修者,多数而言是否此世可证涅盘呢?证初果圣者死后是否多数会投生色界天呢?答:是的,他们多数能在今世即证悟涅盘,如果不能则多数能在下一世证悟涅盘。至于圣者死后是否会投生到色界天,那要视他们证得了多少个圣道果、是否有证得禅那及想要投生到哪一界的意愿而定。对于诸阿罗汉,已...

问:据说涅槃是常、乐、我的,这是否正确?

佛学答疑“问:据说涅槃是常、乐、我的,这是否正确?”。问:据说涅盘是常、乐、我的,这是否正确?答:不正确。虽然涅盘是恒常且寂乐的,但它是无我的。在《法句经》里,佛陀说:「诸行无常;无行是苦;诸法无我。」诸行包括一切色法、心及心所,而诸法除了包括诸行之外,还包括涅盘及概念法。你要特别注意,佛陀不只是说诸行无我,而是说诸法无我。因此,诸行是无常、苦、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