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答疑
列表
初见性者,为何其力未充?
佛学答疑“初见性者,为何其力未充?”。初见性者,为何其力未充?在很多人看来,明心者便是成就者。这是一种误解。在佛法修证中,存在两种成就方式,一种是事上和理上同时圆满,象这样的人,只有六祖等祖师有这样的成就。其原因是,前世理事基础较好,在这一生因缘聚会,善根成熟,因此见性之时,当下证悟。这里不开往世的清净修行。就像《佛说四十二章经》所说的...
所修万善,以何为根本乎?
佛学答疑“所修万善,以何为根本乎?”。所修万善,以何为根本乎?永明寿禅师一切理事,以心为本。约理者,经云:观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以真如观真实心为本;约事者,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此以心识观缘虑心为本。真实心为体,缘虑心为用,用即心生灭门,体即心真如门。约体用分二,惟是一心,即体之...
学佛女众该不该与男众保持距离?
佛学答疑“学佛女众该不该与男众保持距离?”。学佛女众该不该与男众保持距离?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才来学习佛法的。在学法初期,由于不懂佛理和戒律,在亲近法师或其它男众的过程中,往往发生思想和行为的颠倒和错位。举例表现如下:∵1、把师父当精神病医生,不是为求解佛法,而是偏离成为找个可以耐心听自己倾诉的对象,从而产生感情...
佛学答问--永惺长老
佛学答疑“佛学答问--永惺长老”。佛学答问--永惺长老陆小明:听说佛陀是以慈悲喜舍的心,来度化众生的觉者,佛对众生的关爱犹如世间父母对子女的想念。在我个人的观感中,佛陀与众生应该是毫不相干的个体,为何这位圣者要花费那么多的心血,来化度这些不成材的子女呢?请长老以佛教所强调的慈悲心为题旨,解说一下佛陀如何以父母关爱子女的心态来救渡众生...
我们为学佛修行付出过什么?
佛学答疑“我们为学佛修行付出过什么?”。我们为学佛修行付出过什么?∵作者:达真***∵∵“五种自圆满”的第四个是意乐圆满。现在很多修行人都没有学佛修行的动力。什么是动力?就是希求正法的心。什么叫希求正法的心?特别喜欢***三宝,特别喜欢***三宝的功德,特别愿意学佛修行,不顾吃穿、不顾休息,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修习佛法。为什么我们现在大都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