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为何不能收皈依弟子? 佛学答疑“在家居士为何不能收皈依弟子?”。昄依三宝的僧宝,是指皈依一切比丘教团,修学佛法。居士的职责是护法,出家众则要肩负起续佛慧法的传教使命,比丘、居士两者身份不同,责任不同。居士并非比丘,不能僭越,妄受皈依弟子。相关图书推荐:∵《佛教基本知识》《佛教知识小百科》∵《现代学佛者修正对话》《聚散因缘——佛教缘起观》《金刚经心经坛经∵》∵∵《...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如何修地藏法门,修地藏法门是净土宗的修持吗? 佛学答疑“如何修地藏法门,修地藏法门是净土宗的修持吗?”。地藏法门是以地藏王菩萨为核心,以地藏王菩萨的愿力为基础,普度一切有情众生,尤其是恶业重,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地藏法门的基本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教的基础,因为它讲明了因果报应的原理,讲明了孝亲尊师、集福修善的重要性。∵当今世界,人们缺乏因果观念,广造恶业,广泛地杀、吃动物,这些...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佛所说的第一经是什么? 佛学答疑“佛所说的第一经是什么?”。“第一经”的说法并不常见,佛经中有“经王”之说,可参见以下解释:【经王】(譬喻)称其经胜于他经,曰经王。即经中之王也。法华经药王品曰:“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中略)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法华嘉祥疏九曰:“言经王者,此经于今昔权实开合自在,故称为王。又独一无...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请出家法师开示佛法,怎样做才如法? 佛学答疑“请出家法师开示佛法,怎样做才如法?”。请出家师父开示佛法,应如法而请法,晚近以来,佛教徒请法都太随便了,礼仪腐化,失去伦次,太随便往往容易轻法、轻僧,恭敬心提不起来,自生傲慢,增长无明故。请僧宝开示佛法所用之道场有多种,譬如有大型弘法、中型弘法、小型弘法、乃至一对一的开示佛法。请法之礼节而言,在整体佛教界所制定之仪规,大同小异;在请法者...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学佛虔诚为何还多病? 佛学答疑“学佛虔诚为何还多病?”。所谓病,可分为心病和身病两种,心病是内在的贪、嗔、痴等的业障病,身病是现今四大(地、水、火、风)失调的老、死病。治心病要用佛法;治身病可用世法(医术),若能二者兼施,则疾病易除。学佛的功德,固然可以增福增慧,却病延年。但由于各人宿世的业力和现在修行的勤惰不同,就难免有点病痛,好比说,有一位贫民(喻病...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戒条数量是否体现性别不平等? 佛学答疑“戒条数量是否体现性别不平等?”。问:在家人可否受具足戒?比丘和比丘尼所持戒条数量有别,是否体现性别的不平等?答:具足戒是出家比丘受持的戒律,在家人不可受。出家,包括身出家和心出家。对在家人来说,真正做到心出家并不容易。如果身在尘世而能发起出离心,固然是很好,但要成为比丘,受持具足戒,还须以身出家这种特定形式来完成。至于戒条数量,佛...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既然“心即是佛”,为何还要学佛? 佛学答疑“既然“心即是佛”,为何还要学佛?”。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满贪嗔痴,充满无明烦恼。所以,还应以佛法为指导,不断消除烦恼,使心的本来面目逐渐...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可以自受吗? 佛学答疑“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可以自受吗?”。“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不少佛弟子都受过五戒。五戒的规范,和世俗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而八关斋戒更接近于出家人的戒律,是佛陀为在家居士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其意义在于,在家居士可通过受持这些戒律,感受清净、离欲的出家生活。因八戒已接近沙弥戒,故...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佛学答疑“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有:多财鬼、少财鬼、饿鬼、恐怖鬼、厉鬼、孤独鬼、啖血鬼、啖气鬼、恶毒鬼王等等,鬼道众生的果报很多,千奇百态,完全依他个人过去造作何等罪业,因而感召不同的鬼道世界。鬼附身是常见常闻之事,并不是可怕或稀奇新闻,只要个人业障(梵语karmavarana)现...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亲人究竟是缘还是债? 佛学答疑“亲人究竟是缘还是债?”。夫妻是缘,儿女也是缘,兄弟姐妹还是缘。缘有善缘、恶缘。债,就是其中的恶缘。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既然走到一起,必然有很深的渊源。可能是讨债、还债的关系,也可能是由善缘聚会一处,志同道合,相互扶持。不论什么因缘走到一起,我们都要珍惜、善待。相关图书推荐:∵《佛教基本知识》《净土修学导引》∵《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