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真的存在吗? 佛学答疑“阿弥陀佛真的存在吗?”。我皈依净土宗半年多,阿弥陀佛一直是我生活的动力,去极乐世界也成了我的唯一目标,这个五浊恶世的一切我都不想再去争了,于是我念佛很专心,很卖力,生活真的很开心,我好像变得脱胎换骨一般。可突然我生了一个念头:阿弥陀佛的教义很好,可他真的存在吗?怎么证明他的存在呢?从此,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中,自己也好像迷失了...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念佛要计数吗? 佛学答疑“念佛要计数吗?”。南无阿弥陀佛!顶礼法师!我是一个佛教初学者,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有修持,说是可以消灾解难,有求必应.我就从网上把抄写在了本子上学习,可是家里条件有限,没有佛堂,佛像,我不能礼拜佛像,请香;我的愿望主要是想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我和姐姐早日托离精神的困扰,∵不知道许这些个愿望可不可以,还是选目前最重要的单一个...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杂行回向往生与九品与边地疑城,三者之关系? 佛学答疑“杂行回向往生与九品与边地疑城,三者之关系?”。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请师父慈悲开示∵1杂行回向往生与九品与边地疑城。三者之关系?∵2另外从事布教也很重要使这法门深入民间所谓自信教人信。真诚报佛恩若能如此则是将道业学业事业三者贯串三者合一·怎么理解?3甲说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佛的安排乙答那我们犯错也是佛的安排吗·我们靠佛是我们先去想干什么做上了佛才...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佛学答疑“什么叫大乘和小乘?”。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大乘。事实上,佛法共分五...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十二因缘是什么? 佛学答疑“十二因缘是什么?”。(术语)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一、无明,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二、行,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三、识,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四、名色,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何谓生相无明? 佛学答疑“何谓生相无明?”。生相无明又作无始无明、元品无明、根本无明(梵语mulavidya),相对于枝末无明。就是一切烦恼之根本,不觉迷妄之心。于真如(梵语bhuta-tathata)之海中,起动最初之一念者,即是此根本烦恼。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无始无明就是无始以来即恒常存在之无明,...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为什么佛教特别推崇荷花? 佛学答疑“为什么佛教特别推崇荷花?”。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印度迦毗罗国的王子,诞生在长有满池荷花的蓝毗尼花园。他母亲摩那夫人生他时空中飘来的彩云,其中一朵化为大莲花。小佛祖降生时,一双如同莲花的小手,合十坐莲花上。故佛教创立时,便把莲花视为“圣花”。因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它象征圣洁、吉祥、光明、清淳,符合佛教宣传世间皆烦恼污浊,唯有看破红尘脱...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什么是三智? 佛学答疑“什么是三智?”。(术语)智度论所说:一、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二、道种智,菩萨之智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三、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天台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谛之观智。然三智就人分别,虽如上各别,而就法之胜劣分别之,则以上兼下,于一切种智中容余...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什么是七众? 佛学答疑“什么是七众?”。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德;二引蔓旁布义,喻比丘度人不绝之德;三...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念佛的心都是佛吗? 佛学答疑“念佛的心都是佛吗?”。成佛不难,只在觉心。心是什么?不可言说。心在哪里?无处寻觅。一定要寻根究底,就是您当前的一念,空旷灵活,无有边际。如果是念佛生起的心,这个心就是佛心;念其他的心,当然就不是佛心。从这个地方入手,狠下功夫,修行就会渐渐得力。做到了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即是念佛三昧境界。... 佛学答疑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