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佛教之光——玄奘大师 文化杂谈“中印佛教之光——玄奘大师”。我国西行求法诸师,有的以于阗或大月氏为目的,有的甚至把大月氏当成印度。但从于阗和大月氏传来的经典皆属间接,因此,唐代西行求法诸师大多以印度为目的地,直探法源。自法显之后,三百年间赴印度求法的沙门以唐代为最多,以玄奘最着名。∵∵∵∵玄奘,世称唐三藏,俗姓陈,河南陈留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六○二),圆...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74 浏览
初传佛教的盛事 文化杂谈“初传佛教的盛事”。当印度佛教兴盛之时,阿育王派遣众多传教师到四方传布佛教教义,弘扬佛法。于是,佛教开始在印度以外的地区,如斯里兰卡、缅甸以及中亚、西域一带传播,印度佛教终于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究竟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历来有多种的说法。大致可以推断,随着汉朝与西域交通的开拓发展,佛教逐渐经由中亚、西域一带进入我国。因此...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文学家马鸣菩萨 文化杂谈“文学家马鸣菩萨”。大乘菩萨的另一位代表马鸣菩萨,与迦腻色迦王同时代,约为西元一世纪的人。他是位佛教诗人和哲学家,《佛所行赞》是他最重要的梵文诗歌作品。他可以说是古典时期梵语文学的先驱,开优美文学的先河,在梵语文学史上留下不朽的盛名。马鸣是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出身婆罗门家族,博学又善辩。曾与印度长老胁***对论,深...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
初期佛教僧信的典范 文化杂谈“初期佛教僧信的典范”。佛教初传时代,佛陀教化的弟子,以出家者为多,出家弟子过着有组织的僧团生活,在佛法的扩展与延续上,扮演着主要的推动者与弘传者的角色。在家弟子则尊重出家人,供给所需,扮演着护持佛教的重要任务。出家行者以成就阿罗汉为最高圣者,而在家行者也有成就果位的。因此,佛教的僧俗四众弟子在教史上,都一样有成就,各有修...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4 浏览
造像供养的优填王 文化杂谈“造像供养的优填王”。优填王(梵∵Udayana),是佛陀时代中印度憍赏弥国的国王。当时,憍赏弥国与摩竭陀国、憍萨罗国等对峙,威震四方。皇后崇信佛法,并已证得须陀洹果,但王妃无比夫人却是个瞋心极重的女人。无比夫人国色天香,娇艳动人,但因曾被佛陀拒绝婚事,怀恨在心。当时追求无比的豪门贵族众多,但她的父亲逝心长者一心只看中佛...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
从圆满到示现涅槃 文化杂谈“从圆满到示现涅槃”。一、最后遗教与涅盘∵∵∵∵佛陀一生的教化,有因缘的都已度尽,无缘的也已种下得度的因缘。涅盘之前,佛陀接受了金银匠淳陀最后真诚的供养。佛陀知道八十岁的应身世寿将尽,因此,选择拘尸那城娑罗双树林作为入灭的场所。∵∵∵∵阿难遵照佛陀的指示,在两株娑罗树的中间铺敷尼师坛为床。佛陀头向北,面朝西,右胁而卧,安...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9 浏览
人类存在第三只眼? 文化杂谈“人类存在第三只眼?”。关于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在东方的许多宗教仪式上,人们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第三只眼,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进行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中心部位,将其比喻为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直至今日,现代医学对第三只眼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不久前,俄罗斯《总结》周刊的一篇文章对“第三只眼...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9 浏览
学者评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文化杂谈“学者评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由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世界逐渐地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中华民族也不断地与其他民族特别是西方民族相遇,其中有冲突,也有交融。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生活、思想和语言等。正是在这种中西民族冲撞的时候,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中华民族精神是否具有其优越性?它是否要被西方的民族精神所同化?对此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主要...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
二月河:佛像前的沉吟 文化杂谈“二月河:佛像前的沉吟”。如今的美国最强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用得着“了得”二字。有朋友跟我谈,这个国家如今的情形与我们的大唐王朝差不多罢?我听了一笑,回说:“有些历史现象不是简单的类比可以清晰表述得的。如果从国民生产与生活享用的绝对值去算,美国早就超越了唐代了。如果论到‘鸡剔皮’(GDP),可能他还差着老大一截儿。”从文...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孔子学院何以开遍全球? 文化杂谈“孔子学院何以开遍全球?”。以孔学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着直接的劝诫作用,而且还与西方文化有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处。这恐怕就是“孔子学院”遍“球”开花的内在原因。4月初,一个澳大利亚学生告诉到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南澳地区刚刚成立了一所“孔子学院”。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就决定大力推动“孔...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