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反而能发达? 佛教问答“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反而能发达?”。问:为什么一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反而能发达。有一些人老实做人,反而不能发福,方海权答:目前做坏事,不能代表他以前过去生没做好事。目前做好事,不能代表他以前过去生不造罪业。目前做坏事,以后会受报应。但是,报应不一定会现生报。若能善恶业都会现生报应,那这个世界就没有人做坏事了,都会去做善事。因为今天做了点...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
佛教是禁欲主义吗? 佛教问答“佛教是禁欲主义吗?”。佛教是禁欲主义吗?答:佛教不是禁欲主义。这里所指的欲,主要是淫欲。佛陀历来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即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于五欲的享受。倾于欲乐的生活,对修道无益,当然要避免,但是热衷于苦行的生活,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因为修行是为了得到解脱,而苦行非目的。佛教主张的是中道的生活。只要按八正道(八种正确的修...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愿速成? 佛教问答“如何能得福最快,所愿速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如愿。方海权答:日行一善,最快。“日行一善”者,就是每一天做一件好事。好事的含义非常广大,能利益大众的事就行。或时以钱财施人、或以教人为善、或以安慰正处在痛苦中的人、或以修桥修路、或以建佛塔寺、或以送米送油到贫穷人家中、或以送医送药济病人...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 佛教问答“婚姻的意义是什么?”。婚姻的意义是什么?答:婚姻本身是责任和义务的肯定与承担。通常一般人在结婚之前,不但没有想到如何让父母颐养晚年,反而一直受到父母的呵护照顾;可是,结婚之后因为有了家室,同时因为孩子的诞生,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而产生家庭的责任感。所以结婚和没结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婚姻本身是家庭责任的肯定与开始。婚姻...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佛教问答“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婚姻的本质是什么?答:婚姻的本质——就是“因缘生、因缘灭”,它是无常、无我、无自性和唯识的。婚姻怎么生?很多因缘和合而生;怎么灭?因缘散了就灭。但是,我们对于因缘生灭,有太多的情绪在里面。“情绪”不一定不好,可是如果是太复杂、完全无法操纵、包含太多的我执和情绪在里面,那就会变成痛苦和折磨。其实,婚姻...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佛教问答“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答:不反对。佛教决不勉强改变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出家,仅仅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家庭才是佛教建设的根基所在。佛陀曾积极勉励家庭生活的如理建立,比如《善生经》,就是一部指导在家生活的经典,指导在家人应该建立正确的伦理生活:子女对父母要报恩要孝顺,父母对子女要教养,成人后要帮助他们...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
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处理感情? 佛教问答“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处理感情?”。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处理感情?答:佛教所说的“情”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亲情、人情、友情、爱情,以及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快乐,欢喜、孤独、忧愁、寂寞,所有这些都属于情的范畴。感情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道德,都是佛教容许和肯定的。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却主张以慈悲来升华感情,以般若(...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 佛教问答“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问: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很多咒?还是要诵经?慧律法师答:问题不在这个地方。今天你念佛,能开智慧吗?能断烦恼吗?能入一心不乱吗?问题不在佛号,不在诵经,问题在心。虽然念这句佛号,可是烦恼、计较、执着还在,这个就是夹杂烦恼而修,这是真正的杂修,没有用清净心。如果用清净心念佛,那就...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
居家如何处理人伦感情? 佛教问答“居家如何处理人伦感情?”。居家如何处理人伦感情?答:居家要善处各种感情生活,如:亲情、人情、友情、爱情。基本的处理原则如下:(1)∵对父母长辈要恭敬孝养,以尽人伦之情;(2)∵对夫妻伴侣要相敬相爱,生活无令缺乏,以克尽夫妻互谅互信之情;(3)∵对兄弟姊妹要助其创业,使其生活顺利,以尽手足之情;(4)∵对年幼子弟要教授礼仪及处...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佛教问答“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问:您认为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慧律法师答:修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见性,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禅宗里面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世间的孝子,首先要体会和理解父母的这颗心,才叫做孝子;学佛的佛弟子,要体会佛的心,才叫做真正的佛弟子。修行分三个角度: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第一,无念... 佛教问答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