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解释能力的合法性证明 佛教史“论佛教解释能力的合法性证明”。论佛教解释能力的合法性证明黄文杰对佛教合法性的追问属于元佛教研究的层次。如果说佛教作为一种解释范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那么,以佛教理论为基础对宇宙和人生所作的解释也同样会受到挑战。我们认为,对佛教话语系统本身合法性的证明应该具有在先性和基础性的地位。我们将从佛教作为“解释范式”、“智证结构”和...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 佛教史“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梁启超梁故超先生自小聪明好学,而且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十二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二十四岁开始办报,二一十六岁参与变法维新运动。民国成立,做遇司法总长、财务总长,之後以两午时间游历欧洲。回国後专心着述,并在北京高等师范、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府讲学。他的研究范围遍及政...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论何充与东晋佛教发展之关系 佛教史“论何充与东晋佛教发展之关系”。论何充与东晋佛教发展之关系王永平按照一般的说法,佛教自汉代已传人中国,但长期以方术、巫术的形式流行于民间下层,虽间有个别上层人物接触佛教的记录,但终究无法改变佛教的境遇。魏晋之际,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与思想文化内部都发生了巨变,即所谓皇权式微、思想多元,佛教也因此而日益流传开来。从根本上说,佛教传播及...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早期佛教般若学和贵无派玄学的关系 佛教史“早期佛教般若学和贵无派玄学的关系”。早期佛教般若学和贵无派玄学的关系杜继文佛教思想传人我国以后,同我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发生了多方面的关系。在早期,人们特别注意般若学和玄学的关系,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魏晋南北朝期间,玄学上升为统治阶级主要的统治思想,般若学从中起了重要作用,佛教义学也因此而得到了广泛持久的发展,就我国封建主义整个意识形态的...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在“佛教教育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佛教史“在“佛教教育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在“佛教教育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老、法师、专家、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山色湖光归一览,欧公坡老峙千秋”的淮东第一观,举办佛教教育论坛,这是我省佛教教育事业的盛举,我仅代表江苏省佛教协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此次论坛是由中国佛教协会指...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再论原始佛教及其圣典集成 佛教史“再论原始佛教及其圣典集成”。再论原始佛教及其圣典集成蔡惠明印顺老法师在他新着“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中写道:“深信佛教于长期之发展中,必有以流变而失真者。……我对印度佛教史的论究,想理解佛法的实义与方便,而缩短佛法与现实佛教间的距离。方便,是不能没有的;方便适应,才能有利于佛法的弘布。然方便过时而不再适应的,应有气正直舍方便”的...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浴佛的历史沿革及其意义 佛教史“浴佛的历史沿革及其意义”。浴佛的历史沿革及其意义汝∵佛一年一度的佛诞日又再来临,各道场寺院纷纷举办庄严、隆重的浴佛法会,令缁素四众得以缅怀二干多年前佛陀降生印度蓝毗尼园的旷古因缘。据传当时,佛母摩耶夫人一日出游彼园,行至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这时,难陀、伏波难陀龙王纷吐净水,以灌沐太子身。这一段因缘遂成为后世佛子启建法...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略论死亡与佛教 佛教史“略论死亡与佛教”。略论死亡与佛教文/法曜法师在还没让心识灭去之前,修定的行者可以进入禅定的状态,保持对境的清晰,并免除或减低想、受蕴的干扰,从而随心所欲地转生为人或其他善趣。“死”这个字眼,在中国固有的文化里就蕴含着极其消沉及不吉利的意识形态。尽管现代人尝试给它一个比较乐观的诠释,然而,有大多数的中国人仍然对死亡存有...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
略论两晋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 佛教史“略论两晋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略论两晋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许抗生据史传记载,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正式传人中国,其时楚王刘英和汉桓帝等都前后曾为“浮屠”(即“佛”)斋戒祭祀。桓、灵帝之世更有外来僧人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三国时又有支谦与康僧会的来华传译佛经。自此佛教思想开始逐步地渗人中国。但是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它要能在我国生根发展,必须与我...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略论人间佛教及其在当代的推展 佛教史“略论人间佛教及其在当代的推展”。略论人间佛教及其在当代的推展洪修平一、人间佛教与佛陀本怀提到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确实,从一般意义上说,佛教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出世的宗教,其立论的基点是对人生所作的“一切皆苦”的价值判断,其根本宗旨就在于把人从现实的“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佛教的全部理论学说都可说是在论...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