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

列表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2)

佛教史“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2)”。第九课持戒与犯戒∵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戒行善,皆名尸罗。”由此可知,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处。受持戒法是信仰的实践,佛陀于遗教中告诫弟子们当以戒为师□,经典中也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佛教的戒律讲...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3)

佛教史“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3)”。第十六课密行百事∵密行是密而不宣的善行义举,以中国俗语来说,就是积阴德。譬如佛陀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每日托钵乞食、洗足敷坐、行化说法,令众生入佛知见等,就是密行;又如罗□罗忏悔改过,坚持清净戒行等,是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大迦叶住兰若处,寂静少欲,灵山会上□妙契真如法性,亦是密行;须菩提观空迎佛□,...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2)

佛教史“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2)”。第九课十二因缘∵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

越南的佛教教育——出家人地位很高

佛教史“越南的佛教教育——出家人地位很高”。越南佛教会下设有一个教育部,类似于中国佛教协会的教务部,它们的教育部给订有教学大纲,各佛教学校都得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所以越南的佛教教育有全盘的制度和计划,各寺庙彼此互相合作,因此教育做的比较好,荣获硕士、博士学位的僧人很多。佛学院的设立一定得经过佛教会的许可,并分成初、中、高三级,每年举办联合招...

唐宋时期的敦煌生活(一)

佛教史“唐宋时期的敦煌生活(一)”。唐宋时期的敦煌生活(一)∵走近敦煌∵抗日战争的1942年,在寒冷的敦煌莫高窟,北大教授向达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之所以不甘为奴为隶,情愿忍受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困苦,来奋战求存,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是有历史有文化的民族,我们有生存的权利,我们也有承先启后的义务。千佛洞是我们民族在精神方面一个...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佛教史“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人道之法简言之,就是信念与智慧,有信能使归向法,有智能够见真理,二者之中智为主,先决条件是信念。”这里说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这“信”字有三重含义:一是真心喜爱,二是坚信不疑,三是坚定追求。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

佛教与理学在本体论上的联系

佛教史“佛教与理学在本体论上的联系”。佛教与理学在本体论上的联系陈远宁[长沙]湖湘论坛,1995年第5期31-34页--------------------------------------------------------------------------------【作者简介】陈远宁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论宋代以降的佛教孝亲观及其特征

佛教史“论宋代以降的佛教孝亲观及其特征”。论宋代以降的佛教孝亲观及其特征王月清[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61-66页--------------------------------------------------------------------------------【作者简介】王月清,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内...

南北朝佛教史

佛教史“南北朝佛教史”。南北朝佛教史∵东晋之后,南北分裂,南方有宋、齐、梁、陈,称为南朝(四二○|五八八);北方有北魏(又称跖跋魏),嗣后分为东西二魏,而禅位于北齐、北周,称为北朝(三九六|五八一)。南北朝形成对峙局面,历时一百六十余年,后由隋文帝统一。这个时期的佛教由于各帝王的支持拥护,寺院僧尼急遽增多□,佛教译经更为隆...

里达与佛教哲学

佛教史“里达与佛教哲学”。德里达与佛教哲学作者:∵郭延成(南开大学哲学系[摘∵∵要]∵针对德里达思想被误读的现象,对德里达研究提出了以中西比较为重点的研究方法。以佛家思想为参照系,对两者在世界“有”“无”关系的本体论问题,世界存在方式问题及语言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占主流的。此外,对德里达逝世之后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