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修行

列表

口业之过(妙祥法师)

持戒修行“口业之过(妙祥法师)”。口业之过目录编辑说明口业之过说僧过恶∵∵犯大重罪摄心守口真教化常行忏悔【附录一】依法不依人【附录二】远离口业的功德【附录三】“人面疮”的故事【附录四】劝大众勿造口业——昙影法师编着【附录五】勿见他人过编∵辑∵说∵明《口业之过》是二○○一年,上妙下祥法师于大悲寺对沙弥所做的开示。因为很多学佛人,包括僧...

71.问曰:尸罗波罗蜜则总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所谓不饮酒,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

持戒修行“71.问曰:尸罗波罗蜜则总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所谓不饮酒,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71.问曰:尸罗波罗蜜则总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所谓不饮酒,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摄,何以但说十善?答曰:佛总相说六波罗蜜,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不饮酒、不过中食,入不贪中;杖不加众生等,入不瞋中;余随义相从。戒名身业、口业,七善道所摄。十善道及初后:如发心欲杀,是时作方便恶...

漫谈“不饮酒”

持戒修行“漫谈“不饮酒””。漫谈“不饮酒”作者:文真清知晓“五戒”的人很多,但说到“不饮酒”这一戒,好多青年朋友便不理解,甚至不以为然。认为这一戒只是对出家人的要求,居家学佛者守不守这一戒都无所谓。一些自以为学禅的朋友,表现得似乎更达观,论调也很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对禅,我领悟不多,不敢妄断,但对“不饮酒”这一戒,...

和颜爱语: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解脱烦恼的人生之道∵【日】山田无文

持戒修行“和颜爱语: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解脱烦恼的人生之道∵【日】山田无文”。作者简介山田无文(1900-1988)日本禅宗当代宗师,佛教界领袖。生前曾任花园大学校长及名誉校长、日本禅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通过禅文化向世界呼吁和平,曾向加拿大特鲁多总理、法国密特朗总统等教授禅法,是日本面向世界的禅修导师第一人。生前曾四次访华,对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戒杀四十八问白话∵凡夫居士白话译

持戒修行“戒杀四十八问白话∵凡夫居士白话译”。(清)崑山周思仁述凡夫白话译「戒杀四十八问」是清朝周思仁(安士)居士,劝在家众吃素之文章。因版本缘故,其中少了十五问,日後如有缘,当补齐。戒杀四十八问呜呼。杀劫之来。亦惨矣哉。其在人道。或数十年。或百余年。方一见。在畜生道。则无日不见。一遇鸡鸣。即有无限狠心屠户。执利刃。伺群畜奋然捆缚。群畜自知不免...

口业如山∵谨语慎言(胜译)

持戒修行“口业如山∵谨语慎言(胜译)”。口业如山,谨语慎言(胜译)文殊讲堂中自立的门规:一、不说是非,二、不谈是非,三、不传是非,四、不打妄语。其所立门规都是为了防止讲堂中的学佛之人造口业而障道。宣化上人也曾言:“我们修行,群居要防口。”口业如山,我们应谨语慎言,释迦世尊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曾当过印度波罗奈国的太子,名慕魄,他一出生,便知自...

《四十二章经》第二十四章∵色欲障道

持戒修行“《四十二章经》第二十四章∵色欲障道”。第二十四章色欲障道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爱欲,是一种贪爱的俗念,也是生死轮回的源头。众生因无法透彻生死本源而堕入爱欲之流,以致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世间人最贪爱的莫过于「色」;色,泛指一切的物质,它具有...

《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戒杀

持戒修行“《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戒杀”。第二清净明诲——戒杀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襌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贰,释六重戒-大妄语戒第三

持戒修行“《在家菩萨戒本释义》贰,释六重戒-大妄语戒第三”。道源法师大妄语戒第三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三重。【注释】〔大妄语〕:妄语分大妄语、小妄语两种。大妄语是以不净心,作不实的言说...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耽乐饮酒戒第二

持戒修行“《在家菩萨戒本释义》耽乐饮酒戒第二”。道源法师耽乐饮酒戒第二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注释】〔耽乐〕:「耽」与「乐」意义相近,过于迷恋,谓之「耽」。过于迷恋心喜,谓之耽乐。〔饮酒〕:「饮酒」就是「喝酒」,饮酒能伤身,并能迷魂、失性,甚至发狂发癫,不但不能行道业,连正业亦不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