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禅观(四)∵∵释性广∵∵∵∵∵因果当作如是观 禅修指导“四念处禅观(四)∵∵释性广∵∵∵∵∵因果当作如是观”。四念处禅观(四)性广法师开示陈∵玉∵芬整理时间:1.八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禅七首日之三)∵2.八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禅七第二日之一)地点:双林寺痛苦觉受,正念正知脚如果痛怎么办?不用我教,你自己会移动的。但是我要求诸位,第一,如果腿不是很痛,你尽量不要移动。禅定境界是在专注安静中得,日后方能以此定力...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七凈门与禅观诸境 禅修指导“七凈门与禅观诸境”。七凈门与禅观诸境∵七凈门与禅观诸境马哈希法师着智如比丘译∵唯依佛法正修,方能取证道、果、涅槃(nibbana),清除我见、疑使,免沦恶道,息诸烦恼,脱离诸苦,而得究竟常乐。兹简介七凈门及禅观诸境,使正修法门者知循道智(magganana)及果智(phalanana)趣向涅槃——∵一、戒清凈门∵欲入戒...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
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 禅修指导“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马哈希法师著林武瑞译人都趋乐避苦的道理众所皆知。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竭尽所能想免除、减轻痛苦,享受幸福快乐。然而他们的努力方针主要想藉物质的手段造就色身的福祉,殊不知,幸福取决於内心的态度,而且只有少数人真正着眼於心灵的开发,更少的人仍努力不懈地致力於心...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
奢摩他(止)及毗婆舍那(观)禅修问答 禅修指导“奢摩他(止)及毗婆舍那(观)禅修问答”。(一)2、第四禅的呼吸没有了,是否是指禅修者已经没有了呼吸?在达到四禅时,呼吸的确是停止的,没有了呼吸的,也就是不再有入息和出息,即是说修行者不再有呼吸。不只是入出息念的四禅是如此,其他的遍处定或者是其他业处的四禅也是如此,呼吸都是停止的,这时定力是很深,呼吸停止之后,四禅定力是很深的。但是修禅者不...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禅修地图 禅修指导“禅修地图”。目录目录导览***第一部关于关于修道次第的著作英文版出版序匡正人们对佛法的误解导言进入佛法的门钥序言进入修道次第第一章、什么是心?第二章、修心第三章、悲心第四章、培养平等舍——慈心之根本第五章、认清痛苦的本质第六章、智慧第七章、修习止观的先决条件第八章、奢摩他的修习第九章、成就毗婆舍那第十章、方便与...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因是子静坐法∵附篇:静坐要诀 禅修指导“因是子静坐法∵附篇:静坐要诀”。目录目录因是子静坐法正篇9序9生命与呼吸11疾病的来源13疾病的预防14静坐的方法15甲身体的姿势15乙精神的集中19丙呼吸的练习22丁治病与防病的功效23原理篇24人类之根本24全身之重心25静坐与生理的关系26静坐与心理的关系28重心即身心一致之根本30静字之真义30静坐中安定重心之现象31形骸...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禅修指导∵10个导向成佛之法∵5种方法去除愚癡 禅修指导“禅修指导∵10个导向成佛之法∵5种方法去除愚癡”。 *修持篇* 10个导向成佛之法 布施DANA∵持戒SILA 出离VEKKHAMA∵智慧PABBA 精进VIRIYA∵忍辱KHANTI 真实SACCA∵决意ADHITTHANA 慈心METTA∵舍心UPEKKHA 5种方法去除愚癡 ?依照导师指导而生活起居。 ?学习佛法。 ?研...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第二章、坐禅、行禅的注意事项 禅修指导“第二章、坐禅、行禅的注意事项”。 二、坐禅、行禅的注意事项 在坐禅的时候,修行者必须端身正坐,身体保持正直,不要向前倾,或向后仰,或偏向右边、左边。头部颈部也要保持正直,眼睛轻轻闭着,在坐禅静坐的过程,眼睛绝对不要睁开,有时候修行者内心烦燥不安就想要睁开眼睛,但是修行者不应该睁开眼睛,因为如果养成睁开眼睛的习惯,有时候不知不觉...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二∵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準则 禅修指导“二∵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準则”。 二.∵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準则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说:「对于凡夫,祇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凈,克服忧愁哀伤,袪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即发展对身、受、心和法的专注力的内观禅修法。专注的修习是一条大路,很多小路都自称可以进入它。各式各样宣称可以成功地建立起专注的禅法都被提...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0 浏览
第八章∵修行四念处之七项利益禅修问与答 禅修指导“第八章∵修行四念处之七项利益禅修问与答”。 八、禅修问与答 学者十天的禅修已经到了尾声,十天的时间只是一个开始,还不足够让您证悟阿罗汉果,不过对于老修行的人,他可能在这十天当中能够达到某种深度的内观智慧,是婆舍那智慧,在佛法当中有四个阶段的证悟,第一阶段须陀洹初果的证悟,第二斯陀含翻译一来,二果的证悟,第三阿那含翻译不来,三果的证悟,第... 禅修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7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