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随想 禅茶一味“品茶随想”。品茶随想郑勇全冬日的重庆,时面雾气笼罩,时而星雨不断。人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久了,难免心情不悦。这不,今儿心情不快,坐在电脑前码了半天字儿,也就百来十个。索性带上女友,来到一茶楼,品起茶来……揭开碗盖,一阵浓香扑鼻而来,茶叶也在沸水里扑腾着,时而沉到水底,时而又浮到水面上。闻着茶香,看着茶叶在水里游...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浅谈禅与茶 禅茶一味“浅谈禅与茶”。浅谈禅与茶楚涵《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但最初茶是作药用的,神农尝百草用之解毒。后逐渐成为皇室贵族的特权饮料,至晋隋才在民间普及。陆羽于公元760年隐居湖州苕溪,闭门十余载着述《茶经》,影响天下声名海外,世尊为茶圣。陆羽是弃儿,被竟陵笼盖寺住持僧智积收养,壮年后与僧人皎然结忘...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我的茶禅生活 禅茶一味“我的茶禅生活”。我的茶禅生活应该说,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而言,我并不是一个十分狂热的茶禅人士,但是偶然的机会,让我对中国的茶道产生了浓厚的喜爱情趣儿,那种茶味香气缠绵入了我的心境,居然久久不能够忘却了。我是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今年春节刚过不长时间,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复习阶段了,我知道自己这一刻是真正步入到了“冲...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平常心泡茶 禅茶一味“平常心泡茶”。平常心泡茶雨过江南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泡好茶要有好水,据说八分之茶泡十分之水,茶就有十分,八分之水泡十分之茶,茶只有八分。据说称得上好水的是山中乳泉水,只有用山中乳泉水泡的茶,才能表现物契合于自然的最高境界。∵∵品尝茶色茶香茶味,是品茶人最平常的需求,但茶不同于其他饮品,它与明月清风云雾为伴,得大地...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禅人品出的茶味 禅茶一味“禅人品出的茶味”。禅人品出的茶味——皎然《饮茶歌》中的禅味中国的茶圣是唐代的陆羽,这是不争的,因为他写了第一部《茶经》,阐述了茶的物质属性。茶中的亚圣一般认为是唐代的卢仝,因为他写了着名的《七碗茶诗》,把饮茶上升到精神领域。其实我倒更推崇陆羽的忘年之交诗僧皎然。他写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不仅比卢仝的作品早三十多年,对...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茶中有禅 禅茶一味“茶中有禅”。茶中有禅林文钦今年开春,在上市的新茶中,我最先品尝到的是福宁元宵绿。闻一闻带有茉莉花的淡淡茶香;看一眼清澈光润的翠绿,未喝而精神为之一爽。随着纤细的条形绿叶逐渐舒展,一个不新不旧的话题??茶与禅,萦绕在脑海中,竟日日挥之不去。∵茶中有禅否?茶中无禅乎?想必,茶中是有禅的。不然,何以有九华佛茶?何以有...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幽幽不尽茶与禅 禅茶一味“幽幽不尽茶与禅”。幽幽不尽茶与禅禅茶阁居士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由于久坐疲累,眼皮无法张开,因此撕下眼皮,丢弃在地上。而在丢弃眼皮的地方,竟然长出一株矮树。达摩祖师的弟子们,摘下矮树上的绿叶,酿制成水饮用,竟能保持禅坐的清醒,这即是禅茶的来源。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也因此人们常说茶禅一味...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人生与茶 禅茶一味“人生与茶”。人生与茶作者∵∵李博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无论是出差还是在家,每天晚上必须冲一杯香茶,看一会书。将书与茶结合,使茶有其韵味,书有其精髓,心有其灵犀。常常会想起爷爷的一句话:我把自己看作一片茶叶,不论走到哪里,都保持朴实的本色。在书香与茶道中,我逐渐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望着杯中上下翻腾的茶叶,不由得...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品∵茶∵悟∵禅 禅茶一味“品∵茶∵悟∵禅”。品∵茶∵悟∵禅浅尘大师茶是什么?禅又是什么?茶的禅?亦或禅的茶?有何关系?禅中品茶,茶中悟禅。身体和灵魂的双重眷顾。只合:吃茶去。∵----题记∵茶的前生,是自由的,是散漫的,不受约束的。吸取天地精华,不过也只是普罗众生之一。随春发,随秋老。生生灭灭只有日月为证。茶的今生,在它诞生的那一时起,就注定...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禅门吃茶 禅茶一味“禅门吃茶”。[饮茶生活]禅门吃茶∵柏林寺就坐落在我居住的小城里,我极是熟悉。寺院距我家不过两华里,与我姨表哥家也就一墙之隔。我的孩童时代,没有游船、过山车、蹦蹦床等等之类的游艺设施,于是,赵州芳草萋萋的古城墙、彩虹般的赵州桥以及柏林寺,就成了小伙伴们最常去的地方。那时,柏林寺远不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只有几株苍... 禅茶一味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