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海

列表

宣化上人:六道轮回

修学指导“宣化上人:六道轮回”。我们人为何颠倒?即是无智慧。为何背觉合尘?也是因为无智慧。为何总在六道中轮回?也是因为无智慧。所以修道,应该以智慧为首。所以佛要修福修慧,修到福慧双圆,便成无上觉。「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是修福。「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修慧。「诸恶不作」,这就是修慧。「众善奉行」,这就是修福。所以修道人勿贪小便宜...

佛教的皈依仪轨

修学指导“佛教的皈依仪轨”。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译,也译为“归依”,是说佛法广大无边,可以依托。归为归投,依为依伏,故称“归依”。皈依是由非佛教徒转变成为佛教徒必须走的一步。经过了这个仪式,表明这个人从不信仰佛教开始信仰佛教,并正式取得佛教徒的资格了。因为佛教是由佛、法、僧三要素构成的,所以,皈依佛教也可以说是皈依佛、...

净空法师:智慧比王位殊胜

修学指导“净空法师:智慧比王位殊胜”。释迦牟尼佛是王子身份,而且是长子,这继承王位的,他能把王位舍掉,到处去求学,这是告诉我们:智慧比王位殊胜,超过太多!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他一生除三衣一钵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不是没有,他什么都有,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父亲的王位,这是一国之君,中国古人所谓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为什么要把王位舍...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修学指导“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谈:一、忍辱的重要性及其功德我们学佛,特别是大乘佛法,就是要自度度人。修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众生的范围很广,所以,佛教把忍辱列为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即从生死...

昌臻法师《心地与命运》

修学指导“昌臻法师《心地与命运》”。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说明“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

昌臻法师《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

修学指导“昌臻法师《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之风。称,当面的称颂。讥,当面的讥讽。毁,背后的毁谤。誉,背后的赞誉。利,获得的利益。衰,遭受损害。苦,遭遇痛苦困难。乐,获得称心快乐。前四项偏于名,后四项偏于利。这八种境界是人生名利、得失、盛衰、成败的总和。众生时时刻刻都被这八风所吹动,袭击,甚至被飘...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修学指导“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少同修对于这个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总觉得一句佛号太简单了。怕不保险,所以想方设法多增加一些。念这样经那样经,这样咒那样咒,甚至于兼修其他的法门,认为这样才“保险”。有些同修,学佛很用...

宣化上人:何谓三藏十二部

修学指导“宣化上人:何谓三藏十二部”。「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是说定学,律藏是说戒学,论藏是说慧学。释迦牟尼佛入涅盘之后,大迦叶***率领五百位证果的罗汉在七叶窟结集三藏,阿难***将佛一生所说的法,记录成为「经藏」;优波离***将佛所规定的戒律,整理成为「律藏」;大迦叶***将佛弟子读经研律的心得,收集成为「论藏」。「十二...

恶行可以掩盖一时,却不可能掩盖一世

修学指导“恶行可以掩盖一时,却不可能掩盖一世”。离开青青草原的灰太狼一身的轻松,我一定不会回来的!灰太狼开始了自己新的觅食生涯。首先成为灰太狼目标的是一个牧羊人赶着的一大群羊,这是一群没有思想的羊,这让灰太狼很有失落感:没有对手也不见的是件好事。灰太狼一直跟在羊群后面不远处,他既不快也不慢,因为他发现牧羊人是很强壮的,尤其是手中那件不知名的武器威...

净空法师:善人恶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修学指导“净空法师:善人恶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华严经》上就有例子,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里面就有好几位。胜热婆罗门,以愚痴为佛事,甘露火王,以瞋恚为佛事,他们用贪瞋痴来做佛事。『以诸烦恼为利益事』,他用这个方法叫众生觉悟。这个话要是难懂的话,我举个比喻,大家就好懂。知道逆增上缘往往也能帮助你、成就你的利益功德。譬如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人大家都很熟悉...